律国强
(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辽宁 本溪 117002)
股骨近端骨折手术重建的冶疗策略
律国强
(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辽宁 本溪 117002)
【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骨折手术重建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以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应用股骨近端重建钉术治疗,治疗组33例应用InterTan内固定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住院天数方面均与对照组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Harri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安全、有效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股骨近端骨折;重建;InterTan内固定;疗效
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粗隆骨折。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及人口老年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患者若无手术禁忌,应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已达到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卧床并发症的目的,降低骨折不愈合率和畸形愈合率[1]。临床上,采用手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已在广大医患人员中达成共识,而其常用手术方法包括股骨近端重建钉、髓内固定Gamma钉、InterTan等。尤其是重建钉与InterTan临床应用较多[2]。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我院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重建钉术与InterTan内固定术对两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发现采用InterTan内固定术治疗的一组效果更为显著,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n=33,±s)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n=33,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n=33,±s)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n=33,
指标 治疗组 对照组 t值 P值出血量(mL) 273.6±10.2 278.8±12.3 0.429 >0.05手术用时(min) 96.4±5.6 97.1±4.5 0.113 >0.05住院天数(d) 19.1±5.2 20.2±6.5 0.942 >0.05 Harris评分 79.1±8.2 74.3±6.7 4.352 <0.05骨折愈合时间(周) 7.5±1.8 9.7±1.5 6.108 <0.05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n(%)]
1.1 患者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22~68岁,平均(40.25±6.17)岁。病因:坠落所致10例,交通事故所致38例,摔跌所致14例,其他4例。Tronzo-Evans标准分型:Ⅰ型3例,Ⅱ型7例,Ⅲ型32例,Ⅳ型20例,Ⅴ型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InterTan内固定术)和对照组(近端重建钉术),每组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麻醉,取仰卧位,采用C型臂X线机对患侧正位及侧位进行观察,并使其充分暴露,之后行闭合复位。治疗组患者采取髓内钉InterTan内固定术,要点:使髋关节内收15°,于胫骨大粗隆顶点稍内确定进钉点,建立入口通道,将扩髓钻插入,扩髓。对于一些情况较特殊的患者,如严重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等,可先于主钉近端采用螺钉固定。之后,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置入髓内钉,并对其前倾角与深度进行调整。于胫骨颈中心置入导针,并沿导针方向分别将加压钉、拉力钉置入其中。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股骨近端重建钉术治疗,要点:于X线机辅助下确定自大转子顶点,将导针置入髓腔内,并沿导针方向置入重建钉,采用同样方法于胫骨颈中心留置2枚踝螺钉,并确保近端螺钉尾端与远端螺钉距离适当。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并评估随访1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处理采用软件包SPSS17.0。计量数据表示形式为“±s”,行t检验;计数数据表示形式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用时及住院天数上比较,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但治疗组在Harris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治疗组术后共发生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6%,而对照组发生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1 股骨近端骨折重建临床应用术式分析:髓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常用方法,既往多应用Gamma钉进行股骨近端重建,但由于其属于单一螺钉固定,把持力差,因此易引起螺钉松动、畸形愈合等并发症[3]。基于此,学者们对髓内固定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改进。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股骨近端重建钉,而关于InterTan临床近年来也多有应用。重建钉属于解剖型设计,在股骨头钉设计上,使用的是双钉固定,以提升骨折处旋转能力,但因其上下螺钉共同作用可产生大量的应力负荷,因此易使上方螺钉经股骨头穿入髋臼,最终使髋内翻内固定失败。而InterTan则规避了重建钉的缺点,其在股骨头钉设计上,使用的是联合交锁组合钉,该组合钉属于椭圆形联合钉,不仅具有良好的抵抗旋转性能,且可避免因负重而引起两个相互独立螺钉的“Z”效应[4-5]。另外,其主钉采用的是梯形横截面设计,能够有效增强钉的外侧壁与抗弯曲性能,使髓腔和钉体的匹配度明显提升,这与生物力学特点十分吻合。因此,相对来说,采用InterTan技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更为科学。
3.2 股骨近端骨折手术重建治疗效果分析: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应用股骨近端重建钉术治疗,治疗组应用InterTan内固定术治疗,分析其手术疗效可知,治疗组在Harri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2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InterTan内固定术不仅可有效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促进患者恢复,且并发症少。这与吕振刚等研究观点接近[6]。综上所述,InterTan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安全、有效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巍,罗从风,曾炳芳.髓内钉INTERTAN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回顾性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10):732-734.
[2] 朱新红,黄飞.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14,10(11):1035-1037.
[3] 韩晓军,张长青.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5,12(3):257-259.
[4] 汪金平,杨天府.两种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16(8):905-909.
[5] 张巍,罗从风.髓内钉INTERTAN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回顾性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0,19(10):731-734.
[6] 吕振刚,王雪飞.髓内钉InterTan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早期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6(24):4701-4703.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7-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