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杼穴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6-01-29 13:57孙丽英董清华郭春乐孙红丽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牙痛颈椎病针灸

孙丽英,董清华,郭春乐,孙红丽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大杼穴的临床研究进展

孙丽英,董清华,郭春乐,孙红丽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通过检索近10余年文献,探讨总结了大杼穴的临床应用近况,发现针刺大杼穴或配穴及推拿手法可用于腰背痛、膝关节痛、颈椎病、牙痛及哮喘等疾病,治疗疾病的种类可涉及到临床各科,表明大杼穴的临床应用范围广,疗效肯定。

大杼穴;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大杼,足太阳膀胱经代表穴之一,出自《灵枢·海论》,位于项第一椎下两傍各一寸五分陷者中,为足太阳经背俞穴中部位置最高者,八会穴之骨会,为督脉别络,手、足太阳经交会穴。《气穴论》即言:“督脉别经、手足太阳三脉之会,故为经脉之大机杼也。”别名背俞、本神、百劳。故大杼内通督脉,外可流走于太阳经,不但能调节本经经气,还可调节其手太阳小肠经经气,泻之可清泻太阳经之水湿、治疗虚火牙痛等病症,有通经解痉之效,正因为大杼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特殊地位[1],所以临床应用广泛,现总结如下。

1 腰背痛

大杼穴可治疗腰背痛[2]。腰背痛多由风、寒、水湿之邪,凝滞于太阳经脉,导致太阳经脉疏通不利,“不通则痛”,在大杼穴处施予针刺并行针,通利太阳经水气,可止肩背痛于顷刻[3]。《针灸甲乙经》云:“颈项痛,不可俯仰……腰背痛,大杼主之。”《外台秘要》载:大杼穴“主颈项痛不可以俯仰……腰背痛,项強急……僵仆不能久立。”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针灸门诊的王光安老师,常针刺大杼穴并行针治疗肩背等疾患。一穴两针,即刻见效。具体方法:患者取正坐位,取穴,用75%酒精棉球、碘伏常规消毒,夹持进针0.5寸,最深进针1.5寸,“肥人深刺,瘦薄之人浅刺”。左手对患者从大杼穴到肩井处提捏,右手缓慢进针运用提插手法行针把握好进针角度和方向,有时行针过程中会有阻碍感,左右手配合,3~5min之后渐觉针下松弛,出针,可见大杼穴处有乳黄色或透明色水珠冒出,用棉球擦拭消毒后再行拿肩井手法,令患者两手扣头,术者以膝抵其脊柱,嘱患者放松,环抱患者两臂,上提,施以扳复手法,有时会听见骨响声,之后告诉患者自由活动,患者多肩背不再痛,一穴两针疗效显著。付青梅等[4]以针刺大杼穴、阳陵泉治疗腰痛72例,痊愈36例,占50%;好转28例,占38.9%;无效8例,占11.1%,总有效率88.9%。廖炼炼[5]针刺大杼穴、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治愈26例,占65%;好转9例,占22.5%;无效5例,占12.5%;总有效率达87.5%。针刺大杼、委中穴按中医辨证论治配合其他穴位,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行气止痛治其标;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治其本。彭宜雨等[6]利用圆利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 膝关节痛

膝关节痛分为膝骨关节痛和类风湿性关节痛。膝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至软骨丢失破坏,伴有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反应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与雌激素下降、长期慢性关节劳损、膝关节负荷加重等有关。中医认为,本病病在筋骨,与肝肾亏虚有关。除在局部针刺、烤电、热熨等方法,临床针刺大杼穴疗效显著。《素问·骨痛论》篇载:“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大杼穴在其背内”。《针灸聚英》记载大杼穴的第一个主治病症就是“下肢痿痹”。国医大师贺普仁[7]在《一针一得治百病》也言:“膝痛不可屈伸,针大杼”,“膝痛难忍寻大杼”[8]。高树中[9]对大杼穴针刺行针治愈因双侧膝关节疼痛造成下肢痿痹的病症,按压双侧大杼穴都有条索状物且压痛明显,先以指针在其双侧大杼穴交替按揉2min左右,并伴随运动,明显好转,再针刺或用三棱针刺络拔罐,同时活动膝关节,针刺时宜注意,大杼穴不可针刺太深,以免伤及内脏,造成气胸,一般是向下斜刺0.5寸左右。大杼穴获效机理:膝关节炎病在骨,大杼穴为八会穴之一,骨会大杼,可疗骨疾。

中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为风寒湿邪所致。王健[10]在大杼穴刺络拔罐治疗因风寒湿邪引起的膝关节疼痛,大杼穴点刺出血,辅以火罐吸拔10min,出血量10~15ml,隔日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重症可持续两疗程。48例中,痊愈17例,占35.4%;好转30例,占62.5%;无效1例,占2.1%;总有效率97.9%,治疗期间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大杼穴能通利膀胱、三焦、小肠,使湿邪由膀胱、三焦、小肠而渗出,大杼穴能祛湿活血通络,加拔火罐更助其温阳活血之力。

3 颈椎病

大杼穴适用于各种证型的颈椎病[11]。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现在发病年龄年轻化,青年人多低头伏案工作,临床以颈部强直,活动受限,肩背部疼痛,上肢、手指麻木不适,眩晕、呕吐等为主要表现[12]。中医称“痹症”。谢衡辉[13]在大杼穴进行摩擦、点按或用梅花针敲打大杼穴3~5次再加拔火罐,对防治颈椎病有很好的作用,同时配合按摩肩井、风池、外关等穴治疗。范飞鸿等[14]在大杼穴刺络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46例,临床治愈23例,显效98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62%,对临床治愈及显效的病例,随访时间最长6年,最短1年,结果复发者10例,复发率18%,复发症状较治疗前轻。张挺等[15]对大杼穴、天柱穴施以温针灸治疗颈型眩晕120例,纳入标准的颈型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组,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愈显率63.33%,总有效率93.33%,针刺大杼、天柱穴可以通过调动足太阳经气,使气达病所,疏通经络,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改善大脑供血,从而达到治疗眩晕病症的目的。叶晓春等[16]在实验组与对照组取双侧大杼穴、天柱穴、夹脊穴分别施用2Hz、50Hz、100Hz不同频率的电针治疗神经根型脊椎病,有效率分别是80.6%、83.9%、93.8%,频率越大疗效越好(P<0.05)。结论:不同频率的电针刺激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部疼痛和枕顶部、上肢放射痛或麻木等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以高频率的电针效果最明显。

4 牙痛

牙痛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可见于西医的龃齿、牙髓炎;中医称为“骨槽风”“牙咬痛”“牙宣”。治疗牙痛,高树中[9]在《一针疗法》中指出,大杼穴治疗龋齿或虚火牙痛效果显著,“齿为骨之余”,而骨会大杼,按压大杼穴,牙痛即止。任华等[17]在大杼穴上施以电针,治疗牙痛32例,痊愈28例,占87.5%;有效3例,占9.38%;无效1例,占3.13%;总有效率96.88%。焦念学等[18]针刺大杼穴治疗牙痛100例,治愈78例,治愈率78%;显效12例,显效率12%;有效8例,有效率8%;无效2例;总有效率98%。可取患侧大杼穴也可取双侧,进针得气后3~5min行1次针,留针20min或牙痛消失。

5 哮喘

哮喘病,病程长,难治愈。《太平圣惠方》载:大杼穴主“风劳气,咳嗽,气急”。贺普仁[19]在临床常选用大杼与风门、肺俞、曲垣、秉风,施以毫针或火针,取得较好效果,此五穴为太阳经穴,太阳主一身之表,而肺主皮毛,两经气不利皮毛自开,外邪侵入则瘀滞于肺,使肺气不利而发生哮喘,故取太阳振奋体表之气,使外邪难入,入侵止血外出,再加上肺俞,健利肺气则哮喘缓解。另五穴在背部,背为肺所居,故又有局部治疗作用,可刺激局部放血,加强肺脏气血供养,以利肺气,另膀胱与肾互为表里经,故升太阳又能补少阴肾。赖东建[20]在大杼、肺俞穴进行埋线,同时艾灸膏肓、肾俞、足三里,治疗33例,治愈8例,占24.24%;好转21例,占63.64%;未愈4例,占12.12%;总有效率87.88%。结论:穴位埋线加艾灸治疗肺气亏虚型咳嗽有良好的疗效。

6 其它

除此之外大杼穴在临床研究中还涉及其他一些病症。于国强[21]认为捏脊至大杼到大椎穴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针灸真髓》泽田派见闻录[22]记载:“大杼治疗喉疾颇有效”,“一旦大杼处显出病状时即可取用”,“咽喉痛:太溪,列缺,大杼之第一行,最有效验,又灸尺泽二十壮亦有效”[23]。临床中针刺大杼穴治疗肝气不疏、脾气暴躁、心情抑郁,《千金方》载:“大杼、心输主胸中鬱鬱”。东垣曰:“五脏气乱,在于头,取之天柱、大杼,不补不泻,以导气而已”。大杼穴还可治疗多汗症,逢紫千等[24]针刺大杼穴配合合谷、复溜、尺泽、风门、肺俞、厥阴俞T1~T4段夹脊穴治疗原发性多汗症30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多汗症效果显著。熊芳丽等[25]针刺大杼、膈俞、肾俞及断端局部穴位促进骨折愈合疗效显著,针灸组在肿胀消退、总有效率、基本愈合率上均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灸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操作简单便于推广。大杼与其他穴位合用治疗发热,《素问·水热穴论》记载:“大杼、膺俞(缺盆)、背俞、(风门),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大杼穴常配风池、百会治头痛;配曲池、外关治疗发热[26];配列缺、尺泽治疗咳嗽气喘[26];《席弘赋》载:“大杼配长强治疗小肠气痛”;《肘后歌》记载:“大杼配曲泉治疗风痹痿软”。针刺大杼穴还可治疗中风、癫痫、虚劳等,针刺大杼、飞扬、足三里可使血钙增加;针刺大杼穴可调节肺功能,增加肺通气量[27]。苗英等[28]针刺大杼等穴配合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P<0.05有统计学意义。大杼穴可针可灸,王冰曰:“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七壮”。

7 小结

通过对近10年来的文献研究,探讨总结了大杼穴的临床应用近况,发现针刺大杼穴或配穴及推拿手法可用于腰背痛、膝关节痛、颈椎病、牙痛及哮喘等疾病,治疗疾病的种类可涉及到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表明大杼穴的临床应用范围广,疗效肯定。一穴两针,这也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和“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道理所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临床上应该在掌握大杼穴应用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依托于文献,不拘泥于文献。

[1] 李瑞超,李岩,焦召华,等.骨会大杼之刍议[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1):29-31

[2] 王德深.中国针灸穴位通鉴[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4:1029-1033

[3] 程宝书.新编针灸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23-42

[4] 付青梅,王淑琴.针刺阳陵泉及大杼穴治疗腰痛72例[J].人民军医,2008,51(6):385

[5] 廖炼炼.针刺大杼、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9):27

[6] 彭宜雨,黄移生,熊真荣,等.圆利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6,26(10):719-723

[7] 贺普仁.一针一得治百病[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2:248

[8] 侯中伟.膝痛难忍寻大杼[N].中国中医药报,2014-04-18(5)

[9] 高树中.一针疗法:《灵枢》诠释[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47-72

[10] 王健.大杼穴刺络拔罐治疗膝关节痛48例[J].中国针灸,2003,23(1):35

[11] 赵京生.中国针灸(英汉对照)[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118

[12] 王华,杜元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67

[13] 谢衡辉.防治颈椎病可按大杼穴[J].求医问药,2009(7):49

[14] 范飞鸿,马邦五.大杼穴刺络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46例[J].陕西中医,1994,15(2):77

[15] 张挺,庞国军.温针灸大杼治疗颈型眩晕12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0(7):305

[16] 叶晓春,巴东娇,赵普,等.不同频率电针刺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4):65

[17] 任华,任翠玉.电针大杼穴治疗牙痛3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5,14(2):52

[18] 焦念学,焦红波.针刺大杼穴治疗牙痛100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5(2):16

[19] 崔芮.贺氏针灸三通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72

[20] 赖东建.穴位埋线加艾灸治疗肺气虚型咳嗽33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46(2):181-182

[21] 于国强.降“糖”五穴之大杼穴[J].家庭中医药,2012(7):40-41

[22] 日代田文志.《针灸真髓》泽田派见闻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23

[23] 贺普仁.针灸聚英(明)高武纂集:临床点评丛书[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3:36

[24] 逢紫千,李一鸣,胡哲,等.针刺治疗原发性多汗症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1):128-130

[25] 熊芳丽,肖亚平,姬锋养.针灸大杼、膈俞、肾俞及断端局部穴位促进骨折愈合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5,23(11):100-101

[26] 王冰,王兴玉.《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临床分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23-268

[27] 何桥景,黄维媚,李万瑶.大杼穴的功用[J].蜜蜂杂志,2006(12):21

[28] 苗英,徐胜东,贺晓慧.六味地黄汤加味配合针刺对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2):142-143

孙丽英(1966-),女,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及临床研究。

R224.2

A

1005-0779(2016)10-0096-03

2016-04-15

猜你喜欢
牙痛颈椎病针灸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牙痛
有一种牙痛可能是心脏病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