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肺栓塞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研究
王丽丽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摘要】目的 研究及观察肺栓塞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3例肺栓塞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以43名同时期于本院体检显示健康的人员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进行血小板活化指标的检测,比较两组的统计结果,并比较不同PESI指数肺栓塞患者的统计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血小板活化指标统计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PESI指数肺栓塞患者的统计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肺栓塞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呈现高表达状态,且受肺栓塞严重程度的影响较大,可作为疾病诊断及严重程度了解的重要依据性指标。
【关键词】肺栓塞;血小板活化指标;PESI指数
肺栓塞的临床危害极大,可导致患者出现虚脱、出冷汗、咳嗽及呼吸困难、胸痛等,严重者可导致晕厥昏迷及咯血等情况,临床对于此类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其他方面的研究均较多,重视程度也较高。另外,较多研究显示[1],此类患者存在明显的血凝异常情况,而血小板活化指标是与机体血凝密切相关的指标,但是对于此类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却极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中笔者将43例肺栓塞患者的血小板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1临床资料:将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3例肺栓塞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以43名同时期于本院体检显示健康的人员为对照组。对照组的43名健康者人员中,男性25名,女性18名,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81岁,平均年龄为(53.6±6.7)岁。观察组的43例肺栓塞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19例,年龄最小者为23岁,最大者为82岁,平均年龄为(53.3±6.6)岁,根据PESI指数分为:轻度15例,中度15例,重度13例。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和年龄数据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集健康对照组和肺栓塞观察组的外周静脉血标本进行检测,血标本采集量为5.0 mL,检测指标为血小板活化指标,其包括GMP-140、GPⅡb/Ⅲa、CD62p及CD63,上述指标均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相应的检测,比较两组的统计结果,并比较观察组的43例患者中不同PESI指数者的4个指标统计结果。
1.3统计学处理:本文中的计量和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方式分别为t和χ2检验,而上述两类处理方式的软件版本为SAS5.0,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对照组的GMP-140、GPⅡb/Ⅲa、CD62p及CD63水平分别为(6.20± 0.68)%、(14.14±1.65)%、(1.61±0.24)%及(1.83±0.16)%,观察组的GMP-140、GPⅡb/Ⅲa、CD62p及CD63水平分别为(12.54± 1.29)%、(22.56±1.98)%、(4.10±0.57)%及(3.24±0.36)%。
观察组中轻度患者的GMP-140、GPⅡb/Ⅲa、CD62p及CD63水平分别为(7.61±0.73)%、(16.56±1.84)%、(2.10±0.38)%及(1.96 ±0.22)%。中度患者的GMP-140、GPⅡb/Ⅲa、CD62p及CD63水平分别为(11.32±1.18)%、(21.68±2.03)%、(4.25±0.69)%及(3.35±0.38)%,重度患者的GMP-140、GPⅡb/Ⅲa、CD62p及CD63水平分别为(15.62±1.40)%、(27.68±2.35)%、(6.35±0.80)%及(5.46±0.48)%。
观察组的血小板活化指标统计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重度肺栓塞患者的统计结果高于中度及轻度肺栓塞患者,中度肺栓塞患者的统计结果则高于轻度肺栓塞患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肺栓塞的临床危害极大,其具有极高的病死率,临床对于本类患者的诊治要求极高,相关研究中关于此类患者微循环及血凝方面的研究均不少见,研究证实此类患者的微循环处于相对较差的状态[2-8],而血小板是对机体血凝状态影响极大的方面,血小板指标的变化在此类患者中虽也可见,但是研究仍极为不足,而血小板活化状态作为其中重要的研究指标,对其在肺栓塞患者中的变化则尤为必要。本文中我们即就肺栓塞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将此类患者的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肺栓塞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指标统计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而其中轻度、中度及重度肺栓塞患者的差异也极为明显,表现为肺栓塞越为严重则表达水平越高,从而肯定了其在本类患者中的监测价值。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肺栓塞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呈现高表达状态,且受肺栓塞严重程度的影响较大,可作为疾病诊断及严重程度了解的重要依据性指标。
参考文献
[1] 陈嵩,张莹,戴月梅,等.急性肺栓塞患者血小板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9):2218-2223.
[2] Celik A,Ozcan IT,Gündes A,et al.Usefulness of admission hematologic parameters as diagnostic tools in acute pulmonaryembolism[J]. Kaohsiung J Med Sci,2015,31(3):145-149.
[3] 邵菊芳.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介导的血小板黏附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1):1192.
[4] 何承.低分子肝素治疗102例肺栓塞发生血小板减少8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5):899-899.
[5] 王海滨,李拥军.血小板分布宽度在肺栓塞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5.
[6] 杨寿娟,刘寅,赵茹.血小板减少症伴肺栓塞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道[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4,20(6):496-498.
[7] 陈嵩,张莹,戴月梅,等.急性肺栓塞患者血小板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9):2218-2223.
[8] 李静静,胡晓晨,李孟阳,等.急性肺栓塞大鼠血小板活化标志物GMP-140和CD63的表达[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8):581-585.
中图分类号:R5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4-00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