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芳 通讯作者:高文远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 300072)
论中药鲜药特色技术传承与发展
王丽芳通讯作者:高文远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 300072)
【关键词】中药鲜药;特色技术;传承;发展
中药鲜药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特色突出,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鲜药资源丰富,在两千多种中药中有486种(占22.7%)在传统用法中是以鲜用为主的[1]。20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呼吁恢复鲜药临床供应,但近几十年来,其应用呈萎缩趋势,临床上医师与药师对鲜药了解有限。如此发展下去,中药鲜药历经几千年积累的宝贵用药经验将濒于失传。2010版《中国药典》中收载六味鲜药,其用法及贮藏等沿袭传统方法。对鲜药有别于干品的化学成分、药理药效等有待深入研究。我国的中药鲜用不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具原创优势,应予以充分的挖掘与保护。近年来中药鲜品保鲜与贮藏技术的革新也为其发展创造了可能的条件[2],现北京等地区已积极开发鲜药品种并应用于中医临床。因此,笔者呼吁积极开发鲜药市场,传承鲜药临床用药经验,推动中药鲜用特色技术的传承发展。
鲜药应用历史及现状
中药鲜药是指鲜采鲜用的中药品种,是伴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而产生的,“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即是鲜药应用的真实写照。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即有“取薯蓣(山药)茎干……以为浆,饮之”,用于化痔的记载。鲜药在两千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表现出了优于干品的独特临床效果,鲜明而独具特色,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地黄生者尤良,此生者实为鲜品”。后历代医家均重视应用鲜药组方治病,积累了宝贵的用药经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应用鲜药治疗各种病证已很普遍。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以青蒿鲜品绞汁治疗疟疾有效。明代《本草纲目》中运用鲜药的记载有1100多条,内容丰富。其所载附方中约有1/10的方剂配用鲜药。特别是鲜药外治皮肤病的记述颇为丰富,效果显著[3]。
随着中医温病学说的形成,鲜药用药品种及适应病证日趋广泛,并形成了鲜药有别于干品的药性特点、特殊功效及对某些适应证的特有疗效。其养阴生津法在临床用治温病中具有重要价值,鲜生地黄、鲜芦根、鲜石斛等得到很好的应用。运用鲜药治疗多种病证已经成为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特色之一,为后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世纪60年代,由于受到来源、保存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鲜药断档。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医临床基本都以干代鲜,鲜药在各大中城市基本无供应[4]。只是近十多年来,由于部分学者的呼吁与努力,鲜药的临床应用有所好转。
鲜药传统临床应用
1.鲜药用药特点。鲜药活性成分含量丰富、质量好、疗效快,特别是对于某些急症、表证及解毒、外治方面有着干品不可替代的功效[5]。分析中药鲜药临床用药特点,一般寒凉性药鲜品较干品偏凉偏润;辛香气药鲜品较干品味厚力峻;鲜药药汁润燥力强于干品,药汁起效快。此类鲜药多具有芳香轻清、滋阴凉血、生津止渴、解暑避浊、化湿和中的作用,在治疗急症、热证、表证、皮肤及解毒、外治等方面疗效显著,其作用非干品所能及。
2.临床用药经验。用药方法灵活多样。据历代典籍及方书记载,鲜品中药内服、外用方法多样,包括捣汁内服、连渣外敷,还有外洗及点眼、滴耳等孔窍用药、食疗用药等[6]。鲜药外用最具特色,是古代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单独外用,外用结合内服。外用主要包括外敷或外贴、外搽或外涂、外洗(熏)、熨、热敷、贴脐、贴腰、贴脚心;外用合药酒内服、外用结合煎服、熏鼻合内服;其他外用方法如点眼、塞耳、滴耳、灌鼻、塞鼻、敷舌、漱口、擦牙、贴牙、灌喉、敷喉等。鲜药在古代的外用方法已相当广泛,涉及的科目和病种也较为全面[7]。内服包括服自然汁、汤药、蒸、炖、炸品,如生姜、梨、葛根、百合等,或取自然汁,或做汤药服[8]。可见,传统中药鲜药的内服和外用方法非常丰富,是现代中医临床值得借鉴并研究的。鲜药治疗病种较广,极具特色。不仅用于内科疾病,还用于外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疾病等;不只用于一般疾病,还用于治疗疑难病症和抢救危急重症等[8],简、便、廉、验,内容十分丰富。尤其是鲜药应用呈现出的优于干品的独特临床治疗效果有待研究。鲜药适应证主要包括[9]:①治疗热证,如葛根汁治疗妊娠热病;生地黄治疗热伤胎等。②治疗疮症,如生荷根治疗口疮;生地榆治疗湿热疮等。③治疗咳嗽,如生射干治疗咳嗽上气;生百部治疗肺寒损伤及涕唾鼻塞等。④治疗消渴症,如生瓜蒌根等。可见,鲜药临证应用与其鲜品本身特质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治疗某些热证、急症、燥证疗效独特。⑤外治皮肤病经验丰富。中药鲜用外治皮肤病在历代典籍中占有极大比重,临床经验丰富,有待深入发掘。
谢海洲教授一贯提倡应用鲜药。孙一民教授[10]运用大剂量甘寒养阴鲜药治疗白血病,疗效卓著,通过76例难治性白血病临床疗效观察,完全缓解率达48.7%,部分缓解率为18.4%,总缓解率为67.1%。孙一民教授认为,白血病多属中医“温病”“血分证”范畴,热毒深重、阴虚内热、热毒炽盛是其主要病机,治宜养阴清热、凉血解毒,因此以养阴清热鲜药蒲公英、鲜小蓟、鲜白茅根、鲜生地黄等为主,辨证加减,远期疗效良好。
现代贮藏保鲜新技术对鲜药发展的影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鲜药的生产、运输、贮藏、保鲜等技术有了极大的改观,打破了制约鲜药发展的瓶颈,使鲜药的推广应用成为可能。
鲜药传统的贮藏方法有自然贮藏法、砂藏法、砂植法、冰箱贮藏法、薄膜包裹法和移栽法等[11],使用不便,易变质失效,制约了鲜药的推广和临床应用。据统计分析表明,传统医家提倡使用的鲜药品种大多含有挥发性成分、蛋白质及酶类、多肽类、维生素类等物质,这些物质成分对热极不稳定,表现为遇热则被破坏,这一点目前已得到现代实验研究的充分证明。
在贮藏及保鲜技术研究中,需充分考虑鲜药所含有效成分的特性,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既保持鲜药原有形态,又基本不破坏有效成分及原有药效活性。目前已经成功开发了限气贮藏、气调贮藏、辐照贮藏、冷冻干燥、冷冻或冷藏、密封冷藏、真空包装、用保鲜剂保鲜等不同贮藏方法[12]。如施氏活性保鲜人参、生姜、地黄、石斛的速冻保鲜;鲜三七的冷冻真空保鲜;鲜茅根、鲜芦根的真空低温保鲜等贮藏方法[13],可以较好地解决鲜药的贮藏保鲜问题,只是具体品种、具体方法还需在实践中摸索研究,寻求最佳保鲜效果。
现阶段主要制约因素
中药鲜药临床应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实现临床应用,仍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鲜药的培养、贮藏、保鲜等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对鲜药的整体认识有待加强,历史上经典的鲜药应用经验有待系统挖掘传承。①鲜药应用模式有待在医疗机构临床等应用部门推广。如自然汁内服法、直接捣烂外敷法、自然汁外用法等。②尚需建立有效供应渠道。由于鲜药停用时间较长,鲜药的生产、销售、应用都处于停滞状态。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多环节、多部门齐抓共管,做好鲜药生产、运输、贮藏、临床应用等环节工作,建立产业链、有效运转途径。③现代保鲜技术尚未广泛应用于中药鲜药,传统的保鲜方法费时费工且占地面积大,损耗多。鲜药在产地贮藏、运输过程、药房在库贮存中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④中药鲜药质量标准化体系有待建立,目前对中药的研究以干品为主,对鲜药的化学成分、药理药效等研究有待深入。⑤医师使用鲜药意识薄弱。随着临床中医和中药专业的分化,临床中医对鲜品中药的识别与应用知之甚少,而且民间使用鲜药的经方验方亦不断流失。
展望及建议
1.加强鲜药文献整理研究,理清鲜药历史脉络及渊源。重视鲜药历史文献研究,充分挖掘古方及经典方剂,整理历史上鲜药应用品种、临床应用范围、主治病证、历史沿革及变迁等。通过理论探讨,证明鲜干药品在药效上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广泛收集临床及民间用药经验,确定疗效肯定的常用中药鲜药及经典处方。
2.加强中药鲜药与其干品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首先,应加强临床用量大、基础好且易推广的鲜药品种予以重点研究,如生地黄、薄荷、紫苏、白茅根、蒲公英等,积极探寻其药效物质基础,为中药鲜药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中药材在干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量会发生变化,尤其是挥发性成分和易氧化或易分解的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有时其主要成分也会发生变化。如鲜佩兰经加工后其主要成分冰片烯由原来的63.65%减少到0.13%,鲜佩兰挥发油总量高于其干药近2倍[14];干姜和鲜姜比较,前者总挥发油含量低于生姜,而且有2个成分未检出[15]。目前,对于干、鲜品在药理作用和疗效上的差异研究,仅是针对少数有限的几种药材进行,缺乏系统性、完整性[16]。鲜药有别于干药的特殊药效成分是它能够对某些疾病产生特殊而有显著疗效的原因,对干、鲜品在疗效上确有差异的药材,需从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上进行研究,找出鲜药具有独特疗效的活性成分和使之保持稳定的方法,研究活性成分在干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如酶解、氧化、生物转化、挥发散失或者因其他原因的流失等,对中药鲜药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鲜药GAP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生产。鲜药应用最主要的是来源问题,仅靠野外采集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必须建立鲜药规范化生产基地,扩大鲜药生产规模。国家需从发展中医药的战略高度来加以重视和考虑,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支持鲜药GAP生产基地建设,按照GMP要求建立鲜药生产企业,实现鲜药的规模化生产,满足鲜药临床应用及制剂生产原料需求,彻底解决鲜药的来源及保鲜问题。实现鲜药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的规范化、现代化,形成现代化的质量标准体系[17]。
4.建立有效的供应渠道。目前,鲜药供应途径不畅,其种植、采购、供应未成体系、未能产业化运行。应建立有效的鲜药供应途径,保证鲜药的应用。鲜药经产地加工后,统一由规范的GMP及GSP认证资格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供应,并在城乡设立专门的鲜药店或鲜药市场。医院药房应根据医生用药习惯及用量备货,配备相应的鲜药储存设备,做好在库贮存,以供临床使用。
5.重视医师鲜药临证用药经验学习。目前,医师对鲜药重视程度不足,应用知识欠缺,对鲜药独特的治疗效果知之甚少。从医院到药店,从医师到药师,对独具疗效的鲜活植物药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治疗理论和实际应用中没有创新和突破,大量散落在民间的单方验方得不到挖掘和整理。因此,普及宣传鲜药应用知识、临床效果及现代研究成果,特别是鲜药治疗作用显著的重点疾病与应用范围,如皮肤、急症、表证及解毒、外治方面,更需要重点研究与开发,使传统的宝贵经验在实践中传承下去。
6.加强鲜药现代化、标准化研究。20世纪80年代,国内中医药领域的有识之士呼吁恢复鲜药供应,并加强对鲜药保鲜技术等基础工作的研究。国内许多临床工作者及科研单位投入鲜药的研究开发。相继开发了金龙胶囊、金水鲜胶囊等现代鲜药制剂,为我国鲜药的现代化、标准化研究做出了有益尝试。
鲜药的标准化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设立专项课题对鲜药进行系统研究,对鲜药发展环节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如鲜药保鲜技术、新制剂开发、干鲜品药效差异的物质基础等予以资金技术支持,采用现代科学手段来分析鲜药复方的协同、制约作用,完善鲜药配伍理论,逐步建立中药鲜药质量标准体系,规范鲜药从种植、采收、产地加工、贮藏、运输、销售、临床应用等各环节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标准化操作规程,促进鲜药产业化发展,满足临床应用。
我国鲜药资源丰富,大量的古籍记载、丰富的临床使用经验和多种多样的科学研究方法,都为鲜药的研发提供了方便,并且鲜药治疗某些疾病有着干药无法比拟的功效,这是其旺盛生命力的基础。随着鲜药保鲜技术、新制剂和新剂型的研究和推广,中药鲜药必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中药鲜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及其标准化研究体系的建立必将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银珠,黄红亮.中药鲜药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07,5(10):162.
[2]李俊萍,刘素香.中药保鲜技术与临床应用[J].中草药,2006,37(3):471-472.
[3]邓丙戌.《本草纲目》记载的鲜药外治皮肤病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3):198-199.
[4]郝近大.鲜药发展的历史沿革[J].首都医药,2009(21):42.
[5]郝近大.鲜品中药及其临床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6]刘天骏,张治华,吴积华.《本草纲目》运用鲜草药特点[J].中医文献杂志,2002(2):30-31.
[7]黄燕,娄国菁,张应文,等.鲜药在古代的外用方法[J].现代中医药,2004(3):60-61.
[8]周件贵.《本草纲目精要》中鲜品中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1996,7(3):130-131.
[9]刘世刚.《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应用生鲜药特点[J].中医文献杂志,2002(2):29.
[10]王泽民,杜艳林,王婧.孙一民应用中药鲜药治疗急性白血病经验[J].北京中医药,2008,27(1):51.
[11]郝近大.鲜药的贮藏与保鲜方法[J].基层中药杂志,1999,13(3):37.
[12]杨桦,郝近大,易红,等.速冻保鲜技术用于生姜、地黄、石斛保鲜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5):277.
[13]刘成梅,游海.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4-49.
[14]韩淑萍,冯毓秀.佩兰及同属3种植物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39-41.
[15]郝近大.鲜药的研究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66.
[16]封亮,贾晓斌,陈彦,等.夏枯草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5):428-434.
[17]彭国平,饶力群,唐晓春.鲜药现代研究的主要方向探讨[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39-40.
(收稿日期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