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明 崔 凯 曹玉强 邰鹏越
(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双钢板治疗合并胫骨远端关节面压缩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分析
王先明崔 凯曹玉强邰鹏越
(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目的 分析双钢板治疗合并胫骨远端关节面压缩的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接收合并胫骨远端关节面压缩的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20例作为对象,对其行双钢板治疗处理,预后评定临床效果。结果CT检查结果显示,14例患者的塌陷关节面均位于胫骨远端前内侧,前缘较为严重;其余6例主要位于胫骨前内缘,未累及关节面中部。从整体效果上来看,20例患者治疗后优者17例,良者3例,优良率为100.0%。结论临床针对合并胫骨远端关节面压缩的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行双钢板疗法作用显著,可稳定关节面,减少复位丢失,降低并发症,值得借鉴。
旋后内收;踝关节骨折;双钢板;临床效果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疾病,由重力撞击导致,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资料显示,踝关节骨折疾病可分为旋后内收型、旋前外旋型、旋后外旋型、旋前外展型等各种类型,尤以旋后外旋型最为常见,而旋后内收型又分为Ⅰ度、Ⅱ度,一旦Ⅱ度骨折患者合并胫骨远端关节面压缩,将加重患者病情[1]。目前,临床针对此类疾病均以支撑、固定疗法为原则,但效果不明显。故而,探究安全、有效的疗法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评定患者临床效果,本文将我院接收者作为对象调查。
1.1一般资料:将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接收合并胫骨远端关节面压缩的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20例作为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段20~65岁,平均(42.6±2.6)岁;病发原因:高空坠落,患者10例;交通事故,患者6例;扭伤,患者4例。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无区别,可进行评定(P>0.05)。
1.2方法: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首先行手法复位处理,并借助石膏牵引固定。抬高患者病变肢体,冰敷。术前带领患者进行相关检查,以评估关节面情况。手术操作:术前行腰硬联合麻醉,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首先行外踝骨折切开复位,于患者踝关节行手术切口,切口性状为弧形,长度处于5.0~10.0 cm,依次切开,此过程需注意保护患者胫前肌腱、隐神经。内侧切开患者骨膜,暴露内踝骨折线;切开远端关节囊,暴露胫骨关节面。查看关节面压缩、关节面的塌陷程度,于直视状态下复位内踝和塌陷的关节面,植入填充骨填充缺陷软骨,到达关节面解剖复位。待复位满意后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在C臂机设备下观察踝关节,并适当调整复位情况。于患者内踝、胫骨前内侧使用钢板进行固定,内踝可使用解剖锁定钢板,在胫骨远端内缘对塌陷关节面行支撑、固定处理,并于患者软骨下方植入螺钉,以加强固定。最后行X线检查,确定复位满意后缝合切口。临床术后抬高患者病变肢体,行止痛、消肿处理。常规使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术后第2天引导患者康复训练(不负重),按时行X线常规检查,观察骨折愈合程度。
1.3评定项目:临床手术结束后观察其骨折复位情况,并评定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标准: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可自行行走为优;关节功能逐渐恢复,未并发症出现,短时间内可自行行走为良;关节功能仍处于治疗前状态,疼痛剧烈为差。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主要选用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按照临床参数种类进行t、χ2检验,分别用`(±s)、百分数表示,若P<0.05,则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1临床CT结果:20例患者经由CT扫描发现,14例患者的塌陷关节面均位于胫骨远端前内侧,前缘较为严重;其余6例主要位于胫骨前内缘,未累及关节面中部。
2.2临床效果:2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骨折2~4个月,平均(3.2 ±0.2)个月愈合,术后伤口均愈合,未感染现象出现。且随访期间的X线检查结果显示未出现固定松动现象,胫骨关节面未丢失,未骨性关节炎疾病。从整体效果上来看,20例患者治疗后优者17例,良者3例,优良率为100.0%。
报道显示,以往针对合并胫骨远端关节面压缩的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研究相对较少,临床上并未引起重视,尽管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手术疗法,但仍存在20.0%以内的患者由于剧烈的疼痛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2]。目前,临床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均将解剖复位、支撑固定作为原则,以预防骨性关节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调查通过对患者CT结果的观察,实施双钢板疗法,取得显著成效[3-5]。CT结果显示,14例患者的塌陷关节面均位于胫骨远端前内侧,前缘较为严重;其余6例主要位于胫骨前内缘,未累及关节面中部。且从整体效果上来看,20例患者经由双钢板疗法的处理后,优良率为100.0%。说明:临床手术前期充分了解患者的关节面累及范围,才能更好地选择手术方法,实现最终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踝关节病变部位行锁定钢板、防滑钢板固定,可增强固定稳定性,改善踝关节功能。此外,临床术后引导患者尽早功能训练,可预防骨性关节炎疾病,符合临床报道。
综上,临床针对合并胫骨远端关节面压缩的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行双钢板疗法作用显著,可稳定关节面,减少复位丢失,降低并发症,值得借鉴。
[1]康建国,孙永青,崔准,等.踝关节后踝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0,12(9):312-316.
[2]鹿军,孙川,梁晓军,等.低切迹腓骨远端后外侧接骨板治疗B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观察[J].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12,11(5):55-56.
[3]朱启仁,赵芸珂,安书仪.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1(12):1888.
[4]江尊平,孙仁光,梁彬彬,等.112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分析[J/CD].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09,4(2):176-179.
[5]俞光荣,樊健,周家钤,等.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治疗策略
[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4):336-340.
R687.3
B
1671-8194(2016)24-00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