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方法的体育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分析

2016-01-29 20:13郑娟
重庆行政 2015年6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财政支出体育产业

郑娟

体育具有多元价值,在提高个人身体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都起着重要作用,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实现体育价值的必然要求。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在举国体制支撑下,历来是政府财政的重要支持领域,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需要政府从财政上予以扶持引导。公共财政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财政支出效率的高低是评判和引导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尺。

目前,学术界研究财政支出效率的文献较为丰硕,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从整体上测算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汪柱旺(2007)[1]、刘振亚(2009)[2]、代娟(2013)[3]等都是利用数据包络法对不同时间序列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财政支出效率表现及特点,陈诗一(2008)[4]等在测算财政支出效率之后则进一步利用Tobit模型等方法分析造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二是分地域、分部门研究财政支出效率,研究者们或是从环境、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医疗、农业、文化、科技、环境治理等微观层面对省际财政支出效率进行比较研究[5],或是以福建、广东、湖南等某省或某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辖区或县乡一级的财政支出效率分析[6]。

具体涉及到体育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研究相对较少。李丽(2010)主要对我国体育事业公共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进行整体分析[7],余平(2010)运用DEA方法测度分析了2003-2008年间我国财政体育投入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8]。匡勇进等(2009)从体育产业角度分析财政支持的效果[9],邵伟钰(2014)则以群众体育为切入点,运用DEA的CCR,BCC和SF-DEA模型分析评价2011年我国地方群众体育财政投入效率ade。除此之外,由于我国体育事业长期依赖公共财政支出得以发展,体育发展绩效在某种程度上是体育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呈现,陈颇(2009)分析了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11];袁春梅(2014)利用DEA方法对我国2008~2011年的体育公共服务效率进行评价,在其投入指标上设定为“人均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公共服务效率则可以视为体育财政支出效率的侧面反映[12]。

通过上述文献梳理可以看出,现有研究较多运用DEA方法实证分析我国体育公共财政支出效率,说明这种测算方法的有效性并对实践发展具有积极指导作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已有数据分析已不适应现时现状,或是单从体育公共服务、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某一方面衡量财政投入绩效,缺乏系统性视角去考察公共财政支出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与体育产业的综合表现。事实上,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将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政府需要为此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在财政上予以扶持引导。因此,本文基于DEA方法分析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在体育领域的综合表现,不仅涉及体育事业,同时囊括体育产业的财政支出效应。

一、DEA模型与指标选取

(一)模型选择

体育财政支出效率是衡量政府扶持发展体育事业绩效的重要指标,通常以财政投入产出比例予以测度,DEA方法自1978年由Charnes和Cooper等人创建以来,已成为测量财政支出效率的常用方法[13]。DEA方法是一种基于“相对效率”概念的非参数统计分析法,基本思路是将每一个评价对象作为一个决策单元(DMU),使用数学规划模型评价具有多个投入和多个产出的相同类型的DMU是否为DEA有效,即根据各个DMU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判断。运用DEA方法计算效率时可分为产出导向和投入导向两种方法,前者强调既定投入下的产出最大化,后者强调既定产出下的投入最小化,在假定规模收益不变(即决策单元可以通过增加投入等比例的扩大产出规模)的C2R模型中,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相等,在假定规模收益可变的BCC模型中,结果则可能不同。

由于本研究重点是我国体育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率,则基于投入角度,分别运用C2R和BCC模型进行测算。C2R模型利用线性规划方法求得最优生产前沿面,并基于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形下计算出每一个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效率。

+和s-是松弛变量,值为综合效率值,若=1,且s+=0和s-=0,表明决策单元有效,若<1或=1,且s+≠0或s-≠0,则该决策单元无效。

C2R模型假定规模收益不变,BCC模型则假定规模收益可变,并且把综合效率进一步区分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可具体判定到底是纯技术资源配置不当还是规模不适度,并且识别决策单元是处在规模收益递增、递减还是不变。经过线性变换,模型转化为:

Min

s.t

(二)指标选取

采用DEA方法评价体育公共财政支出效率,需要设定合理的投入产出指标。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率在于有限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到体育领域,则是有限的财政经费投入是否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方面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符合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在现有研究成果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基础上(表1),结合本文意图系统性和结构性衡量体育财政支出效率的目的,同时考虑到数据获取的可行性,确立两项投入指标和四项产出指标(表2)。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年份为2008~2012年,旨在了解中国政府体育财政支出效率在此期间的动态变化趋势。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2013)以及国家体育局官方网站公布的相关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体育财政透明度不高,体育财政专项支出的数据很难收集到,所以投入指标用统计年鉴中的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额替代,虽有偏差,但整体上依然能代表体育财政投入情况。与此同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包含国家预算部分,对体育产业发展具有扶持引导效用,将其作为一项投入指标。产出指标中“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的数据源于国家体育局分别于2003年(1.03m2)和2013年(1.46m2)的体育场地普查数据进行推算,主要代表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情况,产业增加值则取自统计年鉴中的文化体育与娱乐业产值增加值,包含体育产业表现,其余两项采取均量指标代表体育财政在竞技体育的均衡表现(表3)。

(二)体育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实证结果分析

基于上述DEA模型和原始数据,运用DEAP2.1测算我国体育公共财政支出在2008~2012年期间的效率得分(表4)。

从表3中可以看出,我国体育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在2008~2012年这五年期间的平均值达到95.9%,说明总体上是比较有效的,但呈下降趋势,五个年份中,2008与2009年的综合效率达到有效,随后的各个年份的效率值均处于无效率状态,这或许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有关,竞技体育成绩表现较好。具体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看,纯技术效率均达到有效值,表明我国体育财政管理水平还是见成效的,只是2010~2012年体育公共财政支出的规模无效造成综合效率没有达到最优状态,并且规模收益处于递减趋势。这说明产出的下降速度高于投入的下降速度,这可能需要适度控制体育财政投入规模,并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提高规模效率。

,进一步判定体育公共财政投入产出的具体情况,从投入冗余度上看,固定资产投资额有较强的投资冗余,这可能与指标数据中除包括国家预算部分外还涉及贷款与自筹资金等,但也表明我国财政资金在体育产业中的具体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产出上看,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这一块均有产出不足的表现,说明我国体育财政投入的产出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得出:我国自北京奥运后体育财政支出效率日趋下降,从数据上看,主要是受到规模效率无效的影响,从现实上分析则可能是奥运效应的体现,举办北京奥运会受到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不仅取得竞技体育成绩的巅峰表现,同时对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发展产生了连锁效应,致使2008与2009年体育财政综合效率达到最优,而后逐年下降,缺乏常态机制。进一步从投入产出上分析,体育产业存在投入冗余,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则产出不足,这说明未来需要调整对体育产业财政投入模式,提高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财政资源配置能力和财政管理水平。鉴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改善我国体育公共财政支出效率:

(一)变革现有体育公共财政投入模式,实行多元投入体制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长期依赖公共财政支持,举国体制造就了竞技体育的卓越表现,而这种政府包揽模式的财政绩效却随着奥运效应的消散日趋疲乏。在当前我国体育发展方式由行政主导向行政服务和市场推动相结合、政府办体育向扶持引导社会办体育转变的环境下,应当积极变革我国现行体育财政投入模式,避免单一计划式的投入,适度控制财政投入规模,充分应用政府购买、公私合作等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通过多元联动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二)调整体育财政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效应

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是体育发展的三大块,合理布局体育财政支出结构有利于发挥财政的积极效应。截至2013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46m2,虽比十年前的1.03m2有大幅提升,却不足美国现有相应数值的1/10,不足日本的1/12,而且绝大部分体育场馆都是为竞技体育服务。公共财政予以提供公共产品是其基本职能,基于群众体育产出不足的情况,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挥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不仅促进全民健身,而且拉动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关联发展。竞技体育一直是我国财政偏向的重点,但发展效率却显疲软,这是财政政策长时期的延续所产生的递减效应和稀释效应的体现,应当积极调整财政投入方向和方式,由金牌体育财政向民生体育财政转变。具体到体育产业上,我国起步较晚,市场开发程度不够,作为朝阳产业需要政府予以财政扶持,可由财政引导,筹集社会资本成立体育产业发展基金,发挥财政手段的奖抑效应和货币效应。

(三)提高体育财政透明度,注重财政支出绩效监测

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监测,重产出而非投入是提高体育财政支出效率的基本方向。当前,单从财政信息公开程度上看,体育类统计数据较难查询,甚至许多数据欠缺统计,以《中国统计年鉴》为例,自2011年以后,有关体育类统计指标主要有“体育系统机构人员情况”、“运动员获世界冠军情况”、“运动员分项创世界纪录情况”、“各地区分技术分项目等级运动员发展人数”和“各地区分等级教练员发展人数”,这些指标主要涉及竞技体育,却没有群众体育的专项统计,体育产业是与文化和娱乐业合并一起进行统计,体育财政支出的数据又是与文化相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每年编撰一册《中国体育事业统计年鉴》,这是目前我国唯一反映全国体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综合性统计资料,但为内部资料,没有公开发行。对于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监测来说,信息资源公开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各方主体利用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外部监督。

参考文献:

[1] 汪柱旺,谭安华.基于 DEA 的财政支出效率评价研究[J].当代财经,2007,275(10):34-37.

[2] 刘振亚,唐滔,杨武.省级财政支出效率的DEA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7):50-56.

[3] 代娟,甘金龙.基于DEA的财政支出效率研究[J].财政研究,2013,(8),22-25.

[4]陈诗一,张军.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研究:1978-2005[J].中国社会科学,2008,(4):65-78.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责任编辑:张 波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财政支出体育产业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