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延亮
[摘要]20世纪60年代,王文农将有钱维城款井阮元、方濬颐题跋的《湖山清晓图》捐予鄂城县(今鄂州市)文博机构。此图卷入藏五十余年,未曾鉴定。释读题跋、印鉴,参考著录,可以发现此图存题跋抄袭以及印鉴作伪之嫌。故《湖山清晓图》或非钱氏真迹。
[关键词]钱维城 阮元 方濬颐 题跋款识
鄂州市博物馆新馆开放之际,书画厅展出查士标、杨守敬、刘墉、蒋廷锡、赵之谦等一大批名家作品。一幅钱维城款并阮元、梦园主人题跋的《湖山清晓图》长卷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众所周知,钱维城(1720-1772年)是清代宫廷书画家,作画很多,仅《石渠宝笈》续编、三编便收录近200幅。其作品主要保存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沈阳故宫等清宫藏品较多的博物馆里,另外也有一定数量的钱氏画作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广州市美术馆、吉林省博物院和扬州文物商店等处。而题名者阮元(1764-1849年)一生宦达,且不废学问,于经史、小学、天算、舆地、金石、校勘,无所不通,而尤长治经。其兴学教士,校刊图籍,主持风会五十余年,海内尊为山斗。至于梦园主人,则是有“定文章”之称的方濬颐(1815-1889年)。方氏字子箴,号梦园,晚居扬州,收藏甚富,精鉴赏。有此等宫廷书画家的作品自当细细品赏。查阅书画、印鉴著录文献,笔者发现此图存在题跋抄袭以及印鉴作伪之嫌。故,即使有名家题跋、印鉴,笔者仍不揣浅陋,斗胆发疑,对钱氏《湖山清晓图》提出一孔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画作概况
《湖山清晓图》手卷,尺寸287cm×27cm,纸本墨笔,破残,分引首、画心、拖尾三段,均有污损和过火痕迹(见图1),由王文农捐献。
王文农(1910-1994年),黄石大冶人。自幼喜书画,1930年求学武昌艺专高中师范科,1933年入北平京华美学中国画系,得齐白石、贺履器重,为入室弟子。擅写意花鸟,喜作梅、兰,竹、菊,尤以风雨竹、风雪竹见长。王文农系中国美协湖北分会理事,武汉市美协顾问、市文史馆馆员。”
该画人藏鄂州市博物馆五十余年来,一直存放于库房,且未经鉴定。由于新馆布展需要,此画送省文物商店进行修复、装裱,成为530em×36cm的长卷(见图2)。据鄂州市博物馆原副馆长熊亚云介绍:1962年,王文农随湖北省美协、书协所属“东湖印社”的金石书画家举办巡回展览到鄂州。王文农自称鄂城是他的故乡,怀念故土,热爱鄂城,因而将自藏书画67种114件捐予鄂城县文教局,转藏西山文物陈列室文物库。县政府派熊亚云为代表,为其颁发奖状和奖金。王文农后来回忆:1964年,捐赠字画144件,收下奖状作为纪念”。惜乎时代变迁,物是人非,特别是“文革”十年动乱期间,红卫兵冲击古灵泉寺,捣毁佛像,焚烧藏书、字画,使今日已无从了解捐赠时的状况。
二、释读与发疑
(一)引首
手卷引首文字:“湖山清晓图道光癸未秋日,颐性老人阮元题于文选楼下。”钤“伯元父”朱文印、“扬州阮口伯元”白文印(见图3)。
1.《湖山清晓图》
历代画家作《湖山清晓图》甚多,以五代宋初的僧巨然、刘道士,南宋的米友仁,元代的王蒙,现代的张大干、黄宾虹等所作较有名。特别是王蒙作于至正三年(1343年)七月八日的《黄鹤山人湖山清晓图卷》,有吴兴莫士安、长州文徵明、会稽吕中立、吴郡邹奕、吴郡王世贞、常熟严澍、中江刘若宰等明人的题跋,清人卞永誉(1645-1712年)的《式古堂书画汇考》有载。上述《湖山清晓图》多取观群山之一峰,而此钱维城款长卷,视野开阔,山岭重重,云气升腾,使人顿生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之感。阮元以此命名,或是如此。
2.道光癸未秋日
道光癸未年为道光三年(1823年),阮元时年六十。阮元曾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要职。《宣宗实录》卷四十六载:道光二年十二月十三日,调广东巡抚程含章为山东巡抚,以两广总督阮元兼署广东巡抚。《年谱》载,1823年下半年,阮元在两广巡察、阅兵。另《挛经室续集》卷五收录的癸未年阮元在两广各地所做诗文也证明此时阮元未曾至扬州。
3.颐性老人
阮元一生使用字、号甚多,字梁伯、又作良伯,后字伯元,号云台、芸台,又号瀛舟仙客、雷塘庵主、云翁、苍山画仙,晚号节性老人、节性斋老人、鞏经老人、研堂老人、怡性老人、颐性老人、选楼老人、北湖跛叟、扬州北湖定香亭长。其中“怡性老人”“颐性老人”与题跋有关。“怡性老人”始用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是年阮元致仕归里,奉“怡志林泉”之谕,故有此号。“颐性老人”始用于阮元八十岁(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时,道光帝赐御书“颐性延龄”匾等物品,遂用此号。
阮元《自题眉寿图记》与《张术未眉寿图说》(《鞏经室再续集》卷3)云:“元二三十年来,自署节性斋、节性老人。今年蒙恩赐‘颐性延龄匾,改署‘颐性老人。术未侄卒在此,为余刻‘颐性老人印。”张敬《光绪壬午重刻畴人传题识》亦有记述:“道光癸卯(1843年)四月,先父随从祖术未解元谒文达公于文选楼下。公是年寿八十,宣宗成皇帝恩赐‘颐性延龄额,遂号颐性老人。”
另,扬州“文选楼”与“隋文选楼”非一地名。“文选楼”在旌忠寺内,祀昭明太子;“隋文选楼”在阮氏家庙西,祀隋秘书监曹宪。
综上,题跋所说“1823年秋,60岁的‘颐性老人在扬州隋文选楼下”与此时阮元在两广巡视的史实不符。此该画存疑之一证。
4.阮元印鉴
粗略对比“伯元父”“扬州阮口伯元口口”两印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收录的七十余种便可发现:画作中的两枚印鉴制作粗糙,且不能合一,题跋字体与该书收录的阮元字体也大相径庭,尤其是“元”字末笔下拉(见图4、图5)。我们知道,如非刻意,一个人的书写习惯是难有较大变化的。将之与阮元文化网所载“颐性老人阮元”笔迹比对,阮元行书“元”字末笔均为上挑。画中的“元”字书写与阮元正常的书写习惯不符。此该画存疑之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