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宗魁
新年伊始就遭遇“股汇双杀”的洗礼,已经预示着2015年经济的收官之战凶多吉少。如今战火又烧到了港币身上,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香港联系汇率岌岌可危。
6.9%的GDP增速,创下25年来最低水平,中国经济告别了“7”时代,又下了个台阶。各季度增长逐渐下降,从一季度的7%下滑到四季度的6.8%。
困难的日子远还没有过去,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首先,在去产能的背景下,传统工业恐怕还会在低位徘徊。其次,去库存仍然是房地产调整的主要任务,房地产投资下行仍未见底。再次,牛市的消失,使得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大幅下滑。最后,全球新兴市场经济集体萎靡,外需仍毫无指望。
与经济下行相伴随的是通缩加剧。四季度名义GDP增速只有6.1%,GDP平减指数为-0.7%,全年为-0.45%;而PPI已经连续46个月负增长。
经济仍在下行,通缩也在加剧,资金外流还在缩减国内流动性,央行还在等什么呢?仅仅通过一些非常规的操作释放流动性恐怕还不够吧。
经济最困难时期远未过去
市场普遍预计,中国经济将呈L型增长,已经接近底部区域。实际上,L型增长有可能都是乐观了,中国经济目前面对的内外环境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要差,经济最困难时期远未过去。
2015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6.8%,比三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从产业的角度看,第三产业的下滑,尤其是金融业的下滑是四季度经济不振的主要原因。
四季度第一产业同比增长4.1%,与三季度持平;第二产业同比增长6.1%,比三季度略提高0.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同比增长8.2%,比三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受到股市成交量大幅萎缩的影响,金融业同比增长12.9%,比三季度下降3.2个百分点。
根据2007年至2008年的经验,当时金融业增速从30%高位下滑至10%左右,如今金融业的下降估计还未结束,2016年上半年又受到高基数的影响,金融业增速恐怕会继续跌至个位数,拖累第三产业和整个经济增速。
不过,从长期的产业变化看,产业结构的确已经发生了趋势性改变。自2011年以来,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占比在逐步下降,而第三产业的占比逐渐提升。2015年第二产业占比为40.5%,比2010年下降5.7个百分点;2015年第三产业占比达50.5%,比2010年已经提高了6.3个百分点。
工业继续维持极低水平。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比11月下降0.3个百分点。对应的12月发电量同比增速为-3.7%,再度回归负增长。
投资全面下行。1-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比前11个月下降0.2个百分点,12月单月投资仅同比增长6.8%。
三大类投资增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1-12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比前11个月下降0.3个百分点;单月投资增速已连续5个月负增长。2015年房地产销售虽有所改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6.5%,比2014年提高近14个百分点,但并没有带动房地产投资的回升,说明房地产仍处在去库存的痛苦阶段。1-12月制造业投资增长8.1%,比前11个月下降0.3个百分点,12月单月同比仅增长4.4%。1-12月基建投资增长17.3%,比前11个月下降0.7个百分点。
12月出口同比增速(以美元计价)为-1.4%,比11月上升5.7个百分点。从季度数据看,四季度出口同比增速为-5.1%,也比三季度略微回升1个百分点。对发达国家出口的改善,是出口在四季度及12月有所改观的主要原因。
从长期的角度看,2015年出口同比增速为-2.8%,比2014年大幅下滑了8.8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大幅恶化,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增速大幅下滑。
汇率稳定与资本开放难兼得
过去我们对外汇储备的高企忧心忡忡,害怕这么多美元不好管理,如今我们却开始担心外汇储备可能不够用了。目前中国还有3.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担心不够用,短期确实有些杞人忧天了,但长期来看确实有未雨绸缪的必要。
外汇储备上升一般表明经济环境风和日丽,一旦它开始持续下降往往预示着危机开始靠近。
这一年多来,外汇储备下降并非中国独有,而是新兴市场国家普遍的现象。根据IMF的数据,整个新兴市场外汇储备在2014年二季度达到高点,到2015年一季度,比高点下降了6.8%,同期中国外汇储备从3.99万亿美元的峰值下降到3.73万亿美元,下降了6.5%。
而上一次新兴市场外汇储备下降还要追溯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当时两个季度下降了约6.8%,然后外汇储备又回归了增长。从目前的情形看,新兴市场外汇储备下降的趋势远未结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新兴市场遭遇的困境要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更糟糕。
不过,从2015年二季度开始,中国外汇储备的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在截止到2015年底的三个季度里,中国外汇储备下降了10.7%。一年半的时间,外汇储备已经累计减少了16%。
对同期的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观察发现,此间它们的外汇储备并不是都出现下降的,比如像俄罗斯2015年外汇储备反而略有上升。这说明,中国外汇储备独特而异常的大幅下降主要来自下半年“8.11”汇改后,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加大,央行为了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消耗了更多的子弹。
如果中国继续限制汇率的波动,并加大资本账户的开放力度,在美元大幅升值的背景下,外汇储备会快速消耗。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只需要一年时间,外汇储备就会降至2.8万亿美元以下。
问题的症结是,在目前美元大幅升值的背景下,汇率的稳定和资本账户的开放不可兼得。要缓解外汇储备的下降,要么实行资本管制,放慢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要么在继续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允许汇率更为自由的波动。否则,外汇储备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只是下降速度快慢的问题。
如今人民币的问题又开始蔓延到港币身上,仍然是固定汇率制与资本开放的矛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发出了挑战,这一次香港能否幸免呢?
简单从外汇储备角度看,香港维护汇率的能力是非常强的。香港的外汇储备有3588亿美元,相当于香港广义货币M2的25%左右,可以说是非常充足的。但核心的问题不仅限于此,保住联系汇率制会加大紧缩的输入,不利于香港的经济和资本市场。
在目前美国加息的背景下,联系汇率制相当于跟随美国加息,本身就会输入紧缩。如果港币继续遭遇冲击,触及7.85的底线时,香港金管局就会抛售美元,买入港币来维持汇率稳定。这就相当于被动的大幅收紧港币的流动性,香港利率水平自然会上升,再度加剧紧缩。
央妈变相降准,力度仍不够
不管是从经济的下滑,还是从资金的外流角度看,都需要央行加大宽松的力度。
资金在大幅撤离,外汇占款的持续大幅下降就是明证。??2015年12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减少7028亿元,创历史最大降幅。2015年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仅在1月和10月录得增长。2015全年,外汇占款共减少2.21万亿元。
1月19日,央行宣布,根据春节前流动性缺口的构成和期限特点,人民银行将加强预调微调,提前对春节前后的流动性安排进行布局,有效满足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对于短期季节性的现金投放需求,将按历年做法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对主要金融机构实现全覆盖,节后到期与现金回笼自然对冲。
对于中期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将通过分别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操作安排6000亿元以上资金予以支持:一是根据金融机构需求情况,开展一定规模的MLF操作,并适当下调3个月MLF利率至2.75%;二是对合格中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将继续通过SLF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继续通过PSL和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提供适当成本资金支持。
1月19日,人民银行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100亿元,其中3个月期3280亿元,利率下调至2.75%;1年期820亿元,利率下调至3.25%。也就是说,到春节前估计还有2000亿元的中期流动性有待释放。
这一流动性释放幅度相当于变相降准0.5个百分点左右,而且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也有变相降息的作用。
但在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的背景下,这些非常规的流动性政策恐怕还不足以起到稳定增长的作用,继续降准降息仍然是央行必备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