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有效防控

2016-01-28 16:45:41李荣玲李朋李超姚良青
大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养殖业畜牧防疫

李荣玲 李朋 李超 姚良青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河南驻马店 463700)

浅谈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有效防控

李荣玲 李朋 李超 姚良青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河南驻马店 463700)

畜牧养殖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的肉类食品市场产生了较大冲击。畜牧养殖业动物的疾病主要包括普通疾病、传染疾病及寄生虫病,通过分析此类疾病的病因,并结合患病动物的实际情况,从合理用药、定期病检和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降低畜牧养殖业中动物的患病风险。本文笔者对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有效防控进行了分析。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

1 引言

目前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动物疾病的发生和蔓延等,这就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进步,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并发现动物疾病的发病原因,这样才能及时做好动物疾病的防范措施,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进步。

2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常见类型以及发病原因

2.1 动物疾病的常见类型

①传染病。传染病主要是一些真菌、细菌引发的,在患上传染病后,动物可能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其他动物的接触也会患上传染病,此外,它还可以通过空气等介质进行传染,这一疾病的预防难度是最大的。②寄生虫病。这种疾病是动物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节肢动物、蠕虫、原虫三类,一般寄生在动物的体内或体外,利用动物本身的营养物质来完成自身的成长。这一疾病也可以通过接触而传染。③普通疾病。普通疾病的类型包括很多,内科、外科等等多种,普通疾病的发病率是最高的,常见的有外伤、眼病等。

2.2 动物养殖中疾病病因

(1)人为因素。在对动物的养殖过程中,可能由于饲养员的行为不规范而对动物造成伤害,还可能是对动物饲料以及水的管理上的不当,使事物中进入了细菌,在消毒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不负责任,这些一系列的问题都可能造成动物疾病的发生。人为因素是导致动物疾病的最主要原因。一方面,目前我国从事畜牧养殖业的工作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的知识储备,对于动物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未形成清楚认知。当发现动物患病后,还可能出现错误用药现象,导致机体出现药物性损伤。另一方面,现阶段仍有部分养殖场的基础设施缺乏有效建设,动物养殖人员未做好通风、排污等工作,加大疾病感染风险。

(2)环境因素。除了人为的因素以外,动物在发育过程中也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假如环境不通风或者通风效果差、食物较少等,这种状况都会直接影响着动物的生长发育。动物养殖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动物的健康与生长,若生长环境中存在某些有害物质、环境污染或有害气体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动物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导致机体调节失衡而致病。

(3)动物自身。部分动物在出生之前可能就患上了疾病,还可能在母体中先天性传染造成的,这些由动物自身造成的疾病也是动物发病原因中的一项。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有部分动物自未生育之前就已经有相关病症感染,故有必要加强对母体动物的病原菌检测分析,并据此做好防控工作。

3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防控策略

3.1 增加畜牧养殖业的资金支持

由于畜牧养殖业在我国现代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我国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畜牧养殖业中动物能否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物疾病的防控技术,为了提高动物疾病的防控技术,我国政府就应加强资金的投入力度。资金投入力度的增加,肯定会推动我国动物疾病防控技术的发展进步,除了资金上的支持,我国政府还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从政策上支持动物疾病防控技术的发展,这可以有效的控制畜牧养殖动物的疾病发生率。

3.2 加强日常饲养工作的重视度

畜牧养殖业动物疾病的防控首先要从日常饲养工作做起,对动物的日常饲养工作是十分困难的,需要饲养人员的坚持不懈,对动物食用的事物和水进行检查、对动物的住所进行打扫和消毒。假如在日常的饲养中,发现动物染上某种疾病,就要及时的将动物隔离饲养,单独对其照顾,以防传染给其他动物,这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动物疾病的发生率,达到了动物疾病的防控目的。

3.3 重视对动物的防疫工作

动物疾病防控的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做好防疫工作,我国应该建立并完善畜牧养殖业动物的防疫工作管理机制,从制度上重视防疫工作,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率,还要做好监督工作,对于一些不合格的防疫工作要及时作出严厉的惩罚。畜牧养殖工作人员要提高自己的管理工作力度,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重视对动物的防疫工作,做好对动物居住环境的打扫以及消毒工作。除了以上提到的动物疾病防控措施,畜牧养殖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对疾病防控技术的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这方面的科学技术,可以促进动物疾病的防控工作。还要确保动物生存的环境是良好的、健康的,生存环境是动物生长中的关键,它不仅要干净整洁,还要有丰富的物质资源。

3.4 控制养殖数量,合理使用防控类药物

①要求畜牧养殖人员能够首先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在饲养时注意考虑到动物所处的生长环境,合理确定投放量。②动物养殖人员应严格控制养殖动物的数量,避免由于密度过高而影响生活质量,不利于畜牧业健康发展。③研制出科学的饲养配方,为动物的营养需求提供物质支撑,促进动物免疫能力的提升,降低疾病感染率。

3.5 强调定期病检

动物发病的可能性始终贯穿于整个动物养殖过程中,对于部分具有潜伏期的疾病,由于早期并不具有特异性特征或处于潜伏期,应借助相关仪器对动物进行定期病检,确保所有动物都进行病检。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对动物所用器皿进行消毒,更好地控制动物疾病的发生。

3.6 及时有效的隔离措施

若发现某动物发生疾病感染,应在第一时间进行病检,若病检结果确诊为动物存在某一疾病感染,应结合动物的病情变化,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进行隔离,有效避免疾病传播。同时,应注意对未患病动物予以疫苗注射,对患病动物予以科学有效的药物处理,规范用药,如此才能更好地控制畜牧养殖方面的疾病传播率。

3.7 对畜牧业养殖场的养殖设施进行完善

在畜牧业养殖过程中,要对养殖设施进行相应的完善,尤其要对养殖场中的通风设施和排污设施进行完善。畜牧业动物经主要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空气的流通能有效减少养殖场内动物疾病的发生情况,排污设施则能够将养殖场内的脏物全都排除,保持养殖场内的干净和清洁,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生机率。

4 总结

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畜牧养殖业中动物疾病的发生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动物疾病的防控措施。总的说来,畜牧养殖过程中,为动物提供干净的生存环境、做好日常饲养工作、做好防疫工作等等,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率,动物才能得以健康成长,从而使我国畜牧养殖业得到发展,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国民经济总值。

[1]牡丹.浅谈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农民致富之友,2015(4).

[2]沙维,杨智勇,周来宝.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探讨.农民致富之友,2014(10).

[3]王玉田,靳兴军,刘月焕,李志军,韩磊,巴洪宇,石英男.兽医病理诊断技术在诊治中的作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

[4]律祥君,崔金良,孙素平,许景华,武树新,周思德,李汝良.动物生态医学研究初论[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2.

S851.3

A

1004-7344(2016)06-0215-02

2016-2-2

猜你喜欢
养殖业畜牧防疫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08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 16:24:34
“豪华防疫包”
环球时报(2022-05-20)2022-05-20 13:05:53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防爆电机(2022年1期)2022-02-16 01:14:08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猪业科学(2021年6期)2021-08-12 06:42:42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防疫、复工当“三员”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20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14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家禽科学(2018年10期)2018-10-16 09: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