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萍霞茆春太 董爱瑞 吉荣华 孙 蔚
( 1.射阳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射阳224300; 2.射阳县农牧渔业总公司,江苏射阳224300)
射阳县水稻钵苗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黄萍霞1茆春太1董爱瑞1吉荣华1孙蔚2
( 1.射阳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射阳224300; 2.射阳县农牧渔业总公司,江苏射阳224300)
摘要:采用水稻钵盘育苗机插,配套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行超高产研究。结果表明:钵盘育出的秧苗带土量大,秧体干重大,充实度高,大田返青快,分蘖发生早,有利于构建高产群体,从而获得高产。
关键词:水稻;钵盘;机插;超高产栽培;秧苗素质;产量
收稿日期:2015-01-30
作者简介:黄萍霞( 1981-),女,农艺师,主要从事粮油作物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钵形塑盘育苗可育出根部带有完整钵型营养土块的秧苗,具有叶龄较长、秧体干重大、充实度高等特点,移栽时带钵土,不伤根,无植伤,因此栽后基本无缓苗现象,分蘖发生早,出穗早,增产效果显著[1]。本试验目的是探索水稻钵盘育苗机插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特点,建立适合本地区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为钵苗机插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1.1试验概况
试验在射阳县种牛场稻麦综合展示基地内进行,土壤类型为滨海盐土,基础地力:有机质17.1 g/kg、碱解氮76 mg/kg、速效磷3.9 mg/kg、速效钾154 mg/kg。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9108。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A:钵苗(硬盘育苗)移栽;处理B:上毡下钵(软盘育苗)移栽;处理C:毯苗(平盘)移栽( CK) ;处理D:抛秧栽插。各处理小区面积均为0.2 hm2。
1.3试验实施
1.3.1营养土准备。落谷前7 d按每100 kg床土拌入育苗伴侣0.6 kg,充分拌匀制成营养土备用,育秧基质为江苏科力农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科力牌育苗基质。
1.3.2播种。A: 5月28日播种,采用2BD-300 ( LSPE-40AM)型水稻钵苗播种机播种。播种约70 g/盘,每穴3~4粒。大田用约40盘/667 m2,用种量约3 kg/667 m2左右,底土为营养土与基质按2︰1比例复配。B、CK: 5月28日播种,采用2BL-280A型水稻播种流水线播种。播种约120 g/盘,大田用约26盘/667 m2,用种量约4.5 kg/ 667 m2。播种后覆盖无纺布。D: 5月17~18日落谷,软盘旱育,大田用约60盘/667 m2,用种量约3.5 kg/667 m2,无纺布覆盖。
1.3.3秧田管理。齐苗后揭膜不用无纺布覆盖,用吡蚜虫、毒死蜱轮换喷雾防治飞虱,每2 d喷药1次。2叶期100盘用15%多效唑4 g对水喷雾。1 叶1心时秧池上水追施尿素5 kg/667 m2; 2叶期后坚持不卷叶不补水。移栽前5 d秧池上水追施尿素7.5 kg/667 m2。
1.3.4移栽。处理A: 6月27日移栽,钵苗摆栽行距33 cm,株距12.4 cm,栽植1.63万穴/ 667 m2,基本苗6.5万/667 m2;处理B: CK,6 月27日机插,行距25 cm,株距12 cm,每穴3~4苗,基本苗7万/667 m2左右;处理D: 6月24日抛栽,秧龄5.5叶,1.8万~2万穴/667 m2,基本苗7万/667 m2左右。
1.3.5肥料运筹。基肥施水稻返青肥40 kg/ 667 m2( N≥15%,腐殖酸≥10%,中微量元素≥10%,有机质≥20%,氨基酸≥10%,N≥12%,P≥0%,K≥4%)。蘖肥分6月30日和7月8日2次施用,施尿素7.5 kg/667 m2和12.5 kg/ 667 m2。7月22日,施3~5 kg/667 m2尿素加复配锌、钾肥等弥补雨水过多造成肥料流失,满足生长的营养需求。8月2日施促花肥,用尿素10 kg/667 m2,8月15日施保花肥,用尿素7.5 kg/667 m2。
1.4调查项目与方法
移栽前考察秧苗素质,田间苗情记载;大田期间主要记载生育期及茎蘖变化动态,田间调查穗粒结构,5点梅花状取样实收计产。
2.1秧苗素质
试验结果表明,处理A、B、D秧苗素质好于
对照。移栽前处理A钵苗株高16.5~19.3 cm,平均17.16 cm,毯苗株高9.6~13.1 cm,平均11.63 cm,钵苗较毯苗高5.93 cm;叶龄,钵苗4.4~5.7叶,平均5.2叶,毯苗3.5~4.3叶,平均3.81叶,钵苗较毯苗多1.7叶;白根数,钵苗15~21根,平均17.6根,毯苗9~13根,平均11.5根,钵苗较毯苗多6.1根。百株干重钵苗较毯苗高5.51 g。从整齐度来看,钵苗、毯苗均好于塑盘旱育秧苗;从茎秆粗壮来看,处理A秧苗充实,茎秆粗壮,处理D好于B,而所有处理均好于对照。
2.2群体茎蘖动态
由表2看出,不同处理的群体茎蘖数和成穗率差异较大,钵苗机插的成穗数最多,达到25.3万/ 667 m2,成穗率也为4种不同技术中最高,为69.5%。毯苗机插的高峰苗及成穗数均少于其他3个处理,可能与栽插过程中植伤重、缓苗期长有关。塑盘旱育抛秧的高峰苗及成穗数低于钵苗机插、上毡下钵,可能与抛秧的无序化种植,光能利用率低于其他几种栽插方式有关。
表1 不同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表2 不同处理对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表3 不同处理生育进程比较
2.3生育进程。
从表3可以看出,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生育期最短,仅为151 d,较毯苗机插少了5 d,主要是因为这项技术在秧苗移栽时植伤小,缓苗期较短。而水稻塑盘旱育抛(摆)秧技术简便易行,发苗快,成熟期较其他栽插方式提前6 d左右,主要是因为其落谷时间早于其他栽插方式。
2.4产量及其构成。
不同处理的产量差异较大,钵苗机插的产量最高,达到679.99 kg/667 m2,较CK产量( 603.67 kg/667 m2)增产76.32 kg/667 m2,增幅12.64%。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均最高,分别为25.3万/667 m2、113.7粒、92.7%,分别比CK高4万/667 m2、12.1粒、0.8%。但千粒重却低于其他栽插方式。水稻灌浆中后期曾出现连续3 d以上低温天气,受极端天气影响,水稻不同栽插方式灌浆速率差异较大。
由此可以看出,钵苗移栽显著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群体总颖花量的显著增加,同时保持良好的结实性状。
表4 不同处理产量构成及产量比较
综合4项技术表现,钵苗机插技术表现突出,基本无缓苗期,发棵快、分蘖多,产量最高。上毡下钵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与毯苗机插技术比较优势明显,毯苗机插植伤重,缓苗期达到了5~7 d,在2014年持续低温阴雨的条件下,最终生育期及产量较其他移栽方式均无优势。
结果表明,钵苗育出的秧苗带土量大,秧体干重大,充实度高,大田返青快,分蘖发生早,其育苗方法的创新有效克服了毯苗机插秧龄弹性小、容易超秧龄、秧苗素质差、移栽植伤重、个体生长量小等问题。实践证明,培育壮秧是关键,只有培育“齐、匀、壮”的标准化壮秧,才能保证机插后田间群体均衡一致,以弥补穴数少带来基本苗不足的弱点,达到足穗壮秆,实现高产优质[2]。施肥管理上,钵苗机插前期秧苗个体大、分蘖发生早,基本无缓苗期,中后期干物质积累多,需要养分多,建议减少分蘖肥的施用,提高穗肥用量,氮肥运筹基蘖肥∶穗肥=6∶4,基肥∶分蘖肥=5∶5。
射阳县小麦收获期集中在6月上旬,与水稻适宜栽插时间重叠,形成迟茬接迟茬的季节矛盾,钵苗机插移栽秧龄弹性较大,适宜移栽的秧龄可延长至25~35 d,有效的缓解了季节紧张的问题,同时延长了水稻生育期,能够充分发挥水稻产量潜力,获得超高产量。但由于钵苗插秧机及其配套机械价格高,且作业效率明显低于抛秧、上毡下钵、毯苗机插等栽插方式,农民对此难以接受,大面积推广仍然难度较大。
参考文献:
[1]张洪程.钵苗机插生产特点及其利用的核心技术[J].农机市场,2012 ( 8) : 19-21
[2]张洪程.水稻新型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
本刊加入有关数据库的特别声明
为了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和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网络化,提高作者所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和“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作者无需支付网络编审费。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由本刊编辑部一次性给付作者。如有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大麦与谷类科学》杂志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