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内科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及其疗效分析

2016-01-28 23:55白城中心医院吉林白城137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内科治疗冠心病疗效

蒋 焱(白城中心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冠心病内科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及其疗效分析

蒋 焱
(白城中心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关键词】冠心病;内科治疗;方法;合理选择;疗效

冠心病是由于脂质代谢异常,脂质逐渐积累沉着在动脉内壁上并形成白色斑块,冠状动脉发生狭窄和阻塞,冠状动脉发生功能性改变,影响正常血液循坏致使心脏缺血缺氧的一种循环系统疾病。目前可供选择的冠心病内科治疗方法较多,需综合多种因素才能选择较佳的治疗方法。

1 冠心病内科治疗方法的选择

在冠心病内科治疗实践中,选择治疗方法应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①患者自身情况: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结合其年龄、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遵循一定的治疗原则,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②经济承受能力:可供选择的内科治疗冠心病方法较多,但介入治疗以及外科治疗所需费用较高,一般家庭无力承担较重的疾病负担,所以最初均选择药物治疗。③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有自主选择权,不同患者和家属会因对疾病、治疗方法认知能力的不同,选择自己认可的治疗方法。所以,临床医师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商定综合治疗方案。

2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药物是冠心病最基础的治疗方法,可供选择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 抗血小板凝集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临床常用的药物,单独使用具有一定效果,但二者联合应用的效果更好,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阿司匹林可以终生服用,每天用量可控制在100~300 mg。牛煊[1]将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前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后组在前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和负荷量2 h后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和2%,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表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具有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2 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等为常用药物。心绞痛、心肌梗死、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等患者,在无应用禁忌证时可长期服用,是治疗冠心病的基石。为了解国内高危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情况,张海波等[2]共获得具有服用β受体阻滞剂适应证的13078例冠心病患者,患者服用此类药物的比例仅为60%,心肌梗死后服用的比例也仅为61.9%,用药比例较高者为曾接受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和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是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可见,国内冠心病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比例与指南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临床医师应将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让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2.3 钙通道阻滞剂:该类药物具有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抑制心肌收缩、心肌兴奋、具有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降低血压,减少心肌细胞的耗氧量等作用,是治疗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首选药物,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等为常用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能显著减少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肌缺血事件,长期应用没有增加病死率及心肌梗死的风险,使新发心力衰竭、致残性卒中、任何卒中和短暂脑缺血发作、冠脉造影显著减少;硝苯地平缓释片改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运动能力和减少缺血发作的效益与阿替洛尔相当,显著优于安慰剂;氨氯地平治疗显著减少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有症状的和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发作;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应用氨氯地平治疗能显著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3]。

2.4 他汀类降血脂药:这类药物能抑制胆固醇合成、调节血脂,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避免病情发展,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为常用药物。穆伟[4]将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等量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等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同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两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指标均有程度不同的下降,研究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可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稳定斑块,改善冠心病。

2.5 硝酸酯类药物:硝酸甘油、消心痛、单硝酸异山梨酯等为常用药物。主要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扩张周围静脉和动脉分别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从而减少心脏做功和心肌耗氧量;同时,此类药物可直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帮助患者缓解心绞痛,减少发病次数,有较好的治疗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临床应用较广。硝酸酯类疗效肯定。硝酸甘油可逆转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或减轻重构的程度;急性心梗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后可明显降低血小板选择蛋白和膜表面蛋白;持续应用硝酸酯类可使血管产生耐药性,但随时间延长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并不减弱;要预防或减弱硝酸酯类的耐药性,要注意药物应用方法和减少抑制超氧自由基的产生[5]。

3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在相关仪器设备的辅助下,采用导管介入技术,改变原有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堵塞现状,帮助患者重建一条血液循坏,保证心肌供氧正常。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斑块旋磨、冠状动脉激光成形术、血栓切除等为主要治疗方法,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展,风险小、创伤小而且治疗效果较好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研究表明,一般患者再狭窄率为3.0%,复杂病变患者再狭窄率为10.0%,介入治疗成为冠心病主要治疗方法[6]。

与年轻患者比较,老年人接受PCI的风险较大获益更大。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积极接受包括PCI在内的血运重建治疗,会明显降低病死率;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有助于筛选适合PCI患者,改善预后[7]。

冠心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应做到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保证心脏正常的供血和供氧需求。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可选用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使冠心病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牛煊.冠心病治疗中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0):114,116.

[2] 张海波,张丹,李静,等.β受体阻滞剂在中国高危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调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6):422-425.

[3] 孙宁玲,王文,王拥军,等.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临床应用多学科专家建议书[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8):672-676.

[4] 穆伟.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202.

[5] 肖文星,石如海.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0):821-822.

[6] 刘晓辉.脑心通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22):13-15.

[7] 郭新贵.老年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原则[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0):1009-1012.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295-02

猜你喜欢
内科治疗冠心病疗效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内科治疗措施
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与内科治疗研究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