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颖(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人民医院,辽宁 本溪 117200)
8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曲 颖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人民医院,辽宁 本溪 117200)
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治疗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8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全部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各40例,A组为恩替卡韦组,B组为内科综合治疗组,B组住院期间采用内科综合治疗,A组在B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强恩替卡韦。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60.0%;B组总有效率为32.5%;A组早期治疗有效率与B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中期、晚期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恩替卡韦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应用时有显著疗效,而在中、晚期治疗时,效果不是很明显,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临床效果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恩替卡韦;乙型肝炎;治疗
国内引起肝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其导致的病死率非常高,尽管此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可能够降低减轻抗原的数量,从而减轻对免疫系统激活与减轻肝脏的免疫损伤,随着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不断研制,核苷类似物的问世,国内外均有尝试相关药物的报道,但治疗效果不尽相同,恩替卡韦是新型的核苷类似物,能够迅速且强力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能力,以下应用恩替卡韦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评估其有效性。
1.1 基本资料: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8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男性55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的患者79岁,年龄最小的患者19岁,早期患者38例,中期患者35例,晚期患者7例,80例患者在治疗前HBV DNA均在10拷贝/mL,无应用核苷类似物抗乙型肝炎治疗的病史,排除其他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
1.2 方法:全部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各40例,A组为恩替卡韦组,B组为内科综合治疗组,B组住院期间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甲胎蛋白、HBV DNA定量以及腹部B超,出院后继续常规护肝治疗,门诊随访,治疗后12周为观察终点,B组不应用抗不毒药物与免疫调节剂;A组在B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强恩替卡韦,口服0.5 mg/d,24周为1个疗程,A组患者服药后要紧密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A、B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3 疗效评定。痊愈:肝功能损害指标恢复正常,胆红素与转氨素水平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与相关实验室各项指标有所改善、逐渐恢复。无效:各项指标显示肝损害加重或出现肝外脏器功能衰竭与严重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痊愈19例(47.5%),有效5例(12.5%),无效3例(7.5%),死亡13例(32.5%),总有效率为60.0%;B组痊愈9例(22.5%),有效4例(10.0%),无效6例(15.0%),死亡21例(52.5%),总有效率为32.5%;A组早期治疗有效率与B组相比,A组明显高于B组(P=0.0156),中期、晚期两组相比(P=0.5016);A组有1例患者出现头痛反应,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或因不良反应停药的病例。
恩替卡韦是新型的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国内外相关资料[1]都有证实恩替卡韦的抗病毒活性比其他药物有更强并且更快的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本次研究中,B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A组在B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强适量的恩替卡韦口服治疗,A组的总有效率为60.0%,B组的总有效率为32.5%,两组采用不同方法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有明显差异;此外,其耐药突变的发生率明显比其他药物要低很多,恩替卡韦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应用时有显著疗效,而在中、晚期治疗时,效果不是很明显[2],此说法在本次研究中得到证实,A组早期治疗有效率与B组相比,A组明显高于B组(P=0.0156),中期、晚期两组相比(P=0.5016),既往认为免疫病理损伤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发病的重要因素,而和乙型肝炎病毒数量无明显关系,目前,因为HBV DNA检测的广泛开展,大部分研究表明血清HBV DNA载量和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预后有关,低HBV DNA载量者预后则更好,通常乙型肝炎病毒与机体免疫特性共同作用造成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出现,有效抑制肝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能够从根本上控制受攻击肝细胞的数量与免疫的进一步活化[3],从而因此减轻肝脏病变的进展,由于机体有免疫清除作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的HBV DNA载量明显高于中期和晚期,恩替卡韦治疗的有效病例大多数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患者,且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过程中,A组40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头痛反应,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或因不良反应停药的病例,此数据说明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上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总之,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的慢性重型肝炎治疗时,在正确的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合理的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不仅能够迅速控制病毒继续复制,还能够减轻机体细胞免疫对肝功能的损伤,最终有效控制病情恶化。
[1]王芳芳,陈萱.乙肝病毒垂直传播机制的研究[J].医药前沿,2014,4(1):65-66.
[2]邹世清,唐舟.乙肝患者血小板五项参数检测结果的分析和探讨[J].今日健康,2013(9):125-126.
[3]张明五,余运贤.乙肝患者血清HBV cccDNA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5,34(2):88-89.
R512.6+2
B
1671-8194(2016)18-0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