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凡哲 王晨阳 张 娟 胡山林
(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山西运城 044000)
山西省蚕桑产业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思路
黄凡哲 王晨阳 张 娟 胡山林
(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山西运城 044000)
概述了“十二五”以来山西省蚕桑产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当前山西省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十三五”山西省蚕桑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即: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设立风险基金,稳定蚕桑产业发展;整合行业资源,加强综合利用与开发;狠抓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执法程序。
山西省;蚕桑产业;蚕丝文化;生态效益;产业化;科技创新;人才建设
我国是蚕桑产业的发源地,1926年10月,“中国考古学之父”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李济博士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到半粒人工割裂的蚕茧化石表明,山西省早在5 000多年前就已利用蚕丝作为织物原料,是蚕桑产业的主要发祥地[1]。“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在“调结构、创品牌、促升级”的发展思路和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政策的引导下,有效地整合了山西省蚕桑资源,促进了山西省蚕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至“十二五”时期,山西省的蚕桑产业已由之前分散的20多个县(市)集中到阳城、沁水、高平、柳林、垣曲等5个县(市),缫丝企业也由20家转型升级为4家,形成了规模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基本格局[2],年均桑园面积约9 700 hm2、养蚕农户约4.18万户、发种量约 11.5万张、蚕茧产量约5 530 t、蚕茧价格约35.3元/kg、蚕茧产值约1.96亿元、综合利用产值约1.13亿元。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山西省蚕桑产业的发展受到环境、资源、人才和市场约束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剧。为此,我们调查了“十二五”以来山西省蚕桑产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希望在分析山西省蚕桑产业当前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山西蚕桑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1 新品种选育、推广初见成效
新品种、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应用一直是山西蚕桑产业发展的根本,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原山西省蚕桑研究所)先后培育出了“晋桑一号”(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蚕三号”(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等优良蚕桑新品种,为山西省蚕桑产业的加速发展和优势产业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期间,晋蚕三号、菁松×皓月、871×872、873×874等家蚕品种得到大力推广,家蚕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与国内主产省(区)基本同步;桑品种晋桑一号、陕桑305、选792、特山1号、特山2号、农桑系列等桑品种实现规模种植,基本完成区域良种化的目标[2]。
1.2 产业化规模稳中有升
初步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以精准化经营取代千家万户粗放散养的局面,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打造公司形象,提高农民收入。如阳城县的绿桑生态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林下养殖2万只生态肉鸡、5 000只美国七彩山鸡,年收入20余万元;并在8 hm2桑园内放养2万只山鸡,兴建13栋大棚,养蚕产茧6 000 kg,年收入20万元,全年共计收入40余万元[3]。再如山西康禾农业责任有限公司,在长治市沁县通过流转农户土地200 hm2栽植果桑,并采取农户管理果桑园、公司经营加工桑椹酒的方式,带动周边2 500户农民通过发展优质果桑脱贫致富[4]。
1.3 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山西省的科技工作者一直注重科研和应用推广相结合,“十二五”期间实施了“山西省蚕桑种质资源基础平台建设”“山西省蚕种质资源发掘、保护、创新和利用”“多用途果桑品种的筛选及试验示范推广”“家蚕溶栓酶的溶栓作用研究”“桑枝生产食用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耐旱、耐盐转基因桑树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蚕蛹冬虫夏草的研制和产业化项目”等项目10多个,制定了“丰产桑园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桑蚕一代杂交种催青技术规程”“桑蚕小蚕共育操作技术规程”“方格蔟上蔟营茧技术规程”“桑蚕丝茧育大蚕大棚饲育技术规程”等省级技术标准5个,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件(“一种收集昆虫蛹吐出液的方法及装置”)、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奖集体二等奖1项(锯桩芽接桑树新品种改良技术)。
1.4 生态效益初步显现
桑树是速生木本植物,具有根深叶茂、抗污染、抗旱、耐盐碱、适应性强、易栽培养成的特点[5],能够绿化环境、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是修复生态、退耕还林的优良树种。目前,山西省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吕梁山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域通过栽植成片桑园和栽植地埂桑2种形式,栽植了生态桑树约650 hm2。其中柳林县栽植面积580 hm2,石楼县栽植面积40 hm2,汾西县、永和县栽植面积共计30 hm2[3]。另据研究推算,每公顷桑树年吸收二氧化碳(CO2)约 49.29 t,年释放氧气(O2)约35.85 t[6]。可见,山西省利用桑树进行水土保持和净化空气的生态效益日趋明显。
2.1 蚕桑产业风险加大
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极端气候频发等的影响,山西省蚕桑行业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不断加大,导致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不足,认为蚕桑产业是夕阳产业,产生了消极、抵触情绪,对行业发展、科研创新、技术推广产生了不利影响,使产业规划的执行滞后。据我们调查,尽管阳城县县政府对蚕农实行每公斤蚕茧补助2元的扶持政策,也只能勉强留住不到半数的年轻劳动力从事栽桑养蚕。
2.2 综合利用能力不强
我国蚕业生产的产业链较长,包括蚕种、桑种繁育,栽桑养蚕,蚕茧收烘,缫丝,织绸与印染,服装加工,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茧丝绸产品贸易等多个环节。而山西省的蚕桑生产主要集中在产业链前端的蚕茧生产、蚕丝被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在桑枝、桑椹、蚕蛾、蚕蛹加工利用等方面还未起步,山西省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科技人才严重短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蚕桑产业发展也进入了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蚕桑产业的提速发展对人才尤其是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山西省蚕桑产业人才培养数量持续萎缩,蚕桑专业人才存量严重不足,技术推广人员大量流失,科研队伍结构老龄化加剧,学历普遍偏低,人才引进困难,队伍建设远远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求,严重地制约了行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
2.4 市场监管不够规范
山西省的蚕业生产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存在多头管理和管理盲区,责任清单不明确,相关执法部门存在一定程度的推诿扯皮现象。据我们调查,由于市场监管不到位,欺行霸市、压级压价、坑农害农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地挫伤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致使劳动力大量外流。
3.1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
依托山西省夏县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优势,挖掘嫘祖文化资源,加强蚕桑传统文化保护,合理开发蚕业文化遗产,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丝绸博物馆和嫘祖文化园,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建设蚕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蚕业科普实践和养蚕体验。进一步弘扬蚕业文化,以民族特色和历史、地域文化为核心促进山西省蚕桑产业的品牌建设,有效提升山西省蚕桑产业在行业里的影响力。
3.2 设立风险基金 稳定蚕桑产业发展
为有效应对市场风险,保证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建议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蚕茧生产发展风险储备基金,实行价格保护政策。在蚕茧价格低于市场保护价时,按市场保护价收购;在蚕茧价格高于市场保护价时,按市场价格收购。维护蚕农的经济利益,提高蚕农的生产积极性。
3.3 整合行业资源 加强综合利用与开发
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研治理机制,通过政策引导推进资源整合,成立“山西省蚕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横向合作,提升科研实力。通过典型示范促进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山西省蚕桑产业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另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议山西省现阶段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拓展蚕桑产业功能,发展桑园间作套种和养殖业循环经济,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行业增收渠道,实现多元发展和产业升级,有效提高山西省蚕桑产业竞争力。
3.4 狠抓队伍建设 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蚕桑产业发展关键在人才,而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做好以下3点:第一,要发现人才,敢于起用新人。第二,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要改进人才的培养模式,开展蚕桑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强化产学研合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增加资金的投入力度,鼓励在职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提高科研人员的科学素养。第三,要因地制宜,合理引进外来人才,凝聚人心,为己所用,并聘请行业权威专家为山西省蚕业发展出谋献策。
3.5 加强市场监管 规范执法程序
完善农业、工商、物价、质监、公安、司法、财税等相关部门的责任清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明确企业的蚕种生产经营资质,严格执行《蚕种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坚决打击各种损害蚕农和企业利益的非法行为,保证蚕种质量。
[1]康少琼.半个蚕茧佐证嫘祖居夏县[N/OL].山西晚报,(2016-07-11).http://epaper.sxrb.com/shtml/sxwb/20150114/147779.shtml.
[2]韩红发.“十二五”山西蚕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径[J].中国蚕业,2012,33(1):18-19.
[3]孟宝奎,王宏恩,王艳萍,等.山西省桑树产业现状与前景分析[J].中国蚕业,2014,35(1):44-48.
[4]山西康禾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康禾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基本信息[EB/OL].山西康禾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网,https://sxkanghe.1688.com/?spm=a2615.7691481.0.0.ic5Vvq.
[5]秦俭,何宁佳,黄先智,等.桑树生态产业与蚕丝业的发展[J].蚕业科学,2010,36(6):987.
[6]廖森泰,肖更生,施英.蚕桑资源高效利用的新内涵和新思路[J].蚕业科学,2009,35(4):913-916.
[S88-9]
C
1007-0982(2016)03-0068-03
10.16839/j.cnki.zgcy.2016.03.018
2016-05-24;接受日期:2016-07-11
第1作者信息:黄凡哲(1987—),女,山西运城,本科,助理农艺师。Tel:0359-2403068,E-mail:5941956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