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 王 玮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050011)
在高职院校中加强专业教师教书育人作用的发挥
王 亮 王 玮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050011)
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中加强专业教师教书育人作用的发挥是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发挥教书育人作用的必要性、优势和途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促进专业教师将技能传授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为培养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较高的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职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专业教师;教书育人
课题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在高职院校中加强专业教师教书育人作用的发挥》
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即目标是实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正是因为高职院校强调技术和技能的培养,所以在教育活动中,重技轻德的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过程中教书与育人两张皮,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急需形成健全、有效的教书育人体系,将“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为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保驾护航。
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强调,教育的最基本手段是教学,而教学必须包含着教育作用。爱因斯坦也曾支出,科学教育必须作用于心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机器。所以,从教育的本质看,“教书”与“育人”必须相结合,辩证统一地融入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其中第一条原则就是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因此,高校教师包括专业教师都应以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
高职院校的培养过程其实具有天然的教书育人相结合的优势,因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已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导理念,这类项目类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的大班教学。项目课程在形式上主要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师徒”式的指导,例如在艺术类课程中的一对一的声乐或器乐教学;在内容上以完成项目为主要任务,主要侧重于实践和操作,如在建筑类课程中到建筑工地进行实际操作……这类形式的项目课程使得专业教师与学生接触多、接触广、接触深,也就意味着专业教师具有充足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1.“师徒”式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师的影响力
在中国传统伦常中,师徒关系是最重要的非血缘关系之一。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代教育家把师视为父,师就是师父,孟子也曾说,“师者,父兄也”。所以,现在这种近似于师徒式的师生关系本身就赋予了教师绝对的权威和影响力,这种影响力除了体现在专业技能上,也体现在思想教育上,专业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具有天然的引导优势。同时,专业教师向学生传授的技能为学生将来安身立命之本,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方向,所以,学生对专业教师更认可和敬重,更愿意接受专业教师的教诲和引导。
2.“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有助于专业教师思想引导作用的深入
因为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要进行实际操作,专业教师往往会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这种指导方式使得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更多、更深入,更易于将自己的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也易于学生体会和接受。而且,每位教师所带的学生数目较少且稳定,有利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专业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从职业技能延伸到职业道德、人文知识、心理健康、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学生热爱专业,培养职业精神,全面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
3.“全方位”的生活接触可以扩大专业教师的教育范畴
因为专业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所以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已经突破了固有的课堂,在生活中也会有更多的接触。专业教师的育人空间也更广阔,在课余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思想教育,教育的内容也拓展到了就业、交友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将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寓于日常教学及生活中,使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感悟。
1.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想重视
要破除专业教师重技能、轻德育的思想,改变其专业教师只负责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对教师职责的片面理解,从根本上上树立对教师职责片面思想。高职院校所有教师都具有育人职责,要树立全员教育的观念,所有教师都应以高度的自觉感投入到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和管理的方面方面面,及时发展学生在思想、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2.加强专业教师的个人修养
在传统师生关系中之教师被赋予一种权威性道德楷模身份,即,自伦理层面而论,既然为人师,则其于道德领域自当“为人师表”。因此,提升专业教师的个人修养是发挥其教书育人作用的必要之举。
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政策法规的学习,强调为人师表、以身立教,实现教师个体专业知识与专业精神在知性范畴和道德范畴的高度统一。
其次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增强其在教学、科研、创新方面的能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保证其教学的前沿性,通过其过硬的专业素质,增强其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3.拓展专业教师的教育手段
高职院校教书育人工作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不受教育形式和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拓展教书育人的手段,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环境。课堂教育、实践锻炼、生活体验、环境熏陶结合起来,提高教书育人工作的时效性。例如,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
在高职院校中,“教书”与“育人”始终是相辅相成、合二为一的,作为教育主体的专业教师更要牢记这一职责和使命,从教学、管理、服务各方面为引导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从而使高职学生既“成才”又“成人”,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费小平.高职院校教书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
[2]李星蕾,刘云生.传统中国“师徒如父子”隐喻及其伦理关联——师生关系之传统塑造及现代转型[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徐娟.高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整合探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6).
王亮,讲师职称,民族器乐教研室主任,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研究方向:音乐教育,主要从事唢呐教学。
王玮,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职称,美术系办公室副主任,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教育。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