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祥
陶瓷与工夫茶造就潮州朱泥壶
卢文祥
潮州朱泥壶历史悠久,尤其是手拉朱泥壶,其制作手法精湛、线条流畅,清代中期起便独具一格,代代相传至今。谈及潮州朱泥壶的起源,离不开潮州陶瓷历史和茶文化的发展。
作为“中国瓷都”的潮州如今已成为国内重要的陶瓷产区。回顾其历史,潮州陶器烧制可追溯到距今6千年前至4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潮州瓷器烧制始于汉晋,在唐朝走向鼎盛。在潮安县归湖镇塘埔村的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葬墓,出土有瓷碗、瓷盂和瓷纺轮;在潮阳孤山的次年葬墓群也出土有八件瓷器,它们的胎质与潮州城北窑上埔陶瓷窑遗址的残片相同,由此可知潮州早在东晋已能烧制瓷器。而后发现的唐代窑址窑灶,出土的青釉瓷器无不向我们展示着唐朝潮州制瓷业的辉煌时期。
随着历史的发展,潮州陶瓷制作技艺逐步成熟完善,为潮州朱泥壶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午后小聚,一把茶壶,三两茶杯,或闲聊,或对弈,这是潮汕地区随处可见的生活剪影。几乎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必有工夫茶,它已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享受,一项茶艺,一份精神。
所谓工夫茶不是某类茶名,而是一种泡茶技法。从唐朝的煮茶,到宋代的点茶,再到明朝的泡茶(也称撮泡法),中国泡茶技法的演变影响着人们品茶的习惯。随着泡茶技法的演变,制茶方式和所用茶具也在不断进化改良。如今最典型的撮泡法就是形成于明代完善于清朝,至今依旧盛行于闽南、潮汕、台湾一带的“工夫茶”。而工夫茶冲泡所需的重要茶具便是茶壶,于是潮州朱泥壶应运而生。
潮州朱泥壶是采用朱泥(俗称“红泥”)制成的茶壶,泥料中因含氧化铁成分高,呈土黄色,烧制后为朱红色。不同于宜兴紫砂壶,潮州朱泥壶因泥料不含砂而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朱泥制壶目前大致有模具注浆法和手拉坯成形法,其中手拉坯朱泥壶精美圆润,浑然天成,视为潮州朱泥壶之最精美者。
潮州枫溪是手拉朱泥壶的发祥地,传承至今有谢氏、吴氏、章氏、张氏等制壶世系。手拉壶采用传统的辘轳手拉方法,其壶身和壶盖均由揉捏到适当程度的泥料手拉形成。将适当大小的泥料置于旋转的石膏圆板中心,时而自下而上,时而自上而下,拉伸挤压泥料,除去气泡和杂质;随后压饼、拉铜芯、塑壶型,整个过程手与旋转的泥料配合得天衣无缝。压、按、推、挤、捏,不同手指的交替运用促使泥坯形状变换无穷,或圆或扁,或高或矮。虽尽为旋转而成的圆器,但绝不单一,再配以形态各异的壶把、壶嘴、壶钮,经修形、打磨、烧制等近60道工序后,一把独一无二的纯手工朱泥手拉壶便呈现在你眼前。这一过程对于喜爱制壶的艺人也是一次身心的享受。
手拉朱泥壶素有“圆非一相”的美誉,但造型结构和使用功能上有着相同的评判标准:一、三点一线:所谓三点是指壶嘴、壶把、壶钮,此三点连成一直线(少数特殊器型除外);二、比例均衡、衔接自然:各部分比例尽量匀称美观,壶身和壶嘴、壶把连接处处理过渡自然,宛如一体;三、握感轻盈:手平提茶壶,感觉轻盈不费力,重心要稳;四、口盖严密:壶身和壶盖吻合得恰到好处,如何检验吻合程度,有如下两种方法:装水后,食指紧压气孔,倾倒壶身,滴水不流或者装水后,紧压壶嘴,颠倒壶身,壶盖不落,如此即为好壶;五、出水流畅:倾倒茶水时,水流急、长、圆、连续。
手拉朱泥壶追求造型完美,同时注重实用性,经发展改良,有着良好的透气性,有利于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手拉朱泥壶除了美观、实用,还有着把玩、养心的功能。不少上年纪的潮州人,冲泡工夫茶时喜欢用茶水淋浇茶壶,趁着余温未了,放在手心把玩、揉搓。以人养壶,长时间下来,壶身晶莹光亮,如玉石般温润。
陶瓷和工夫茶的发展造就潮州朱泥壶,而手拉朱泥壶在一代代的传承中,逐渐提升,如今更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在潮州弘扬传统工艺,努力造就“德艺双馨”工艺人才队伍的今天,但愿新一代手拉壶艺人能为手拉朱泥壶的发扬和传承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