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林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214121)
关于动画角色设计的探讨
刘松林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21412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动画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动画设计中角色的设计和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动画作品受欢迎的程度。近几年我国的动画产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将历史观点,美学因素,故事教育性融合在一起,本文对动画角色设计前的策划,动画角色的特点以及动画角色的设计阶段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形态
近几年我国的动画产业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国外的动画水平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进行一场动画产业内的变革是实现我国的动画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并将其余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受现代元素与传统民族特色的影响,设计师们在进行角色设计时,设计风格产生了很大的转变,现代的动画角色与过去相比往往更具时代感和民族特色。动画角色的设计在动画故事发展的情节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将故事情节串联起来的重要线索,兼具了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一)敲定动画角色的主题
现在动画的题材已经发展的相当丰富多彩了,无论是远古时期的恐龙,龙王,神仙,妖怪还是肉眼无法看到的微生物世界甚至是人类仍在探索中的外太空人物,都可能被刻画成一个个鲜活的动画角色,玲琅满目的形象均可以包络其中。尽管角色形象多种多样,但是设计师们还是要不断地进行挖掘和创新,设计出更多性格特征鲜明的动画形象,只有充分的将动画角色的个性特征与外形特征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被观众所接受并喜爱。设计师赋予角色什么样的情感,角色就会呈现怎样的特点,有丰富的感情投入才能创造出鲜活的角色形象。
(二)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角色
动画角色的主题敲定以后,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收集相关的资料,充分了解与角色相关的背景知识是将一个角色塑造好的基础。各种报道,书刊,网络信息将会发挥它们的巨大作用,可以说资料收集的越多角色设计起来就越得心应手,它们将会对后面的设计工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确定角色所处的大背景
任何事物都不是单独的存在,而是要与一定的时间空间相互依存,动画角色设计也是如此,每一个动画角色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存在的,他们的形象要紧紧与主题联系在一起。这里所说的大背景一般包括真实的环境世界,虚拟的历史时期,幻想环境世界,真实的历史时空和完全虚构的历史时空。
(二)主题下角色的性格特征
角色的形象特征可以直观的给观众留下他是聪明机敏还是愚蠢笨拙的印象,在角色的表情神态上,体现出其或善良温柔或阴险狡诈。不同的性格特点即使出现在同一个角色的不同阶段上,依然会给角色带来本质性的变化。一个满脸伤疤,满脸横肉的角色形象是不可能与聪明伶俐善良可爱联系在一起的,又比如一个满面笑容,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是不可能与一个罪大恶极的坏人联系在一起的,驴唇不对马嘴的角色是不成功的,因此角色设计的过程中角色的个性特点绝对不能忽视。
(三)建立主题下的形态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划分角色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在进行粗略的划分之后,就要根据角色的合成法来设计角色,比如“牛头”“马面”之类,都是人与兽相结合的产物,这类角色根据故事背景和角色地位进行设计,将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一)角色姿态
设计的第一步,就是给角色设计一个适合的姿态,在初稿中,基本上展示了正面,侧面,背面三个角度的笔直站立姿势,而在直观的效果图中,设计师往往会采用比较生动形象的姿态来进行角色的展示,姿态的设计往往与角色的特征有很大的相关性。如果角色的背部特征更能展示角色特征时,也可以适当的选用背面姿态,但是正脸或者是侧脸要展示给观众。
其实不只是吃炸串儿的瞬间让我快乐。北方的秋冬,下晚课差不多七点钟,天早就全黑了,寒风扑面是常态,有时伴着冷雨,满街都散着法桐的落叶和毛球,若遇到下雪,路上则只剩暮白。
(二)体型特征
通常我们所说的体态特征包括相貌,体型,衣着,民族特色和区别于其他角色的显著特征等几个方面,与此同时还要兼顾设计要求,要与设计的主题相呼应。
(三)神态刻画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角色内心特征的刻画,这类刻画往往需要根据命题要求来进行,刻画出来的效果要能体现出角色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然而这种刻画不仅要体现在姿态的选择上,神态表情的作用更甚。
角色的立场也对角色神态的刻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正面角色往往是一脸正气,表情严肃,一丝不苟,或者是笑容满面,谈吐轻松,又或者是和蔼可亲温柔亲切的,相反,反面角色一般面色暴戾,凶狠残暴,相比之下他们的表情更加丰富。还有一类角色他们头脑简单,十分无能,自卑是这类角色最典型的特征,不过一些一无所能的角色往往具有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神态,在故事中常常被教训。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常规动作
以我们最常见的人物角色为例,普通的行走动作称为常规动作,正常的形状,体量的正常移动都属这个范畴。
(二)特殊的运动状态
特殊的运动状态一般是指角色被外力作用快速移动奔跑的过程,这些动作没有固定的标准,角色高速运动中的变形,表情的瞬间夸张也属于这个范畴。
(三)表情配合
为了加强角色的表情常常配合以动作,这些动作与表情融为一体。观众常常需要根据角色的动作来感受角色想要表达的感情。
(四)特殊的表情动作
为了表现一些极端的表情,角色通常采用比较夸张的动作来强化,以传输情感,例如“大惊失色”“得意忘形”这里的失色与忘形就是指改变了常态的动作。充分调动角色的形象元素来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以服务主旨为目的从而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程度。
(五)动作性格化
动作性格化是每一个角色的生命,性格化动作是性格外化的体现,这种外化越明显越容易被观众感知。
动画角色设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仅要对主体合理划分,还要结合自然资源,现实生活和传统艺术,与此同时还要与观众的偏好相结合,拟人化和夸张化是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法,是丰富动画角色的手段。为了促进动画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充分结合民族工艺传统,值得注意的是,在动画角色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角色的性格特征,使其符合主题的需要。
[1]杨莹莹.浅议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J].大众文艺,2013(02)111-112.
[2]王楠.羌族文化视觉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J].现代装饰(理论),2014(07):85-87.
[3]耿诗南.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要素分析[J].艺术科技,2014(07):48-50.
[4]赵忠波.浅谈三维动画短片中的角色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4(1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