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与融合
——康定斯基与吴冠中艺术表现性比较研究

2016-01-28 11:50:27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21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期
关键词:康定斯基点线面吴冠中

陈 思(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21000)

介入与融合
——康定斯基与吴冠中艺术表现性比较研究

陈 思(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21000)

东西艺术上的差异,不论在文化、艺术、历史上都呈现出着不同的面貌,但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仅通过对康定斯基和吴冠中两位同时代却不同背景下艺术大师在绘画风格、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比较,文化理念的对比,分析出他们各自的不同特点,以及赋予各自特点的原因,“以点映面”通过解析两位艺术大师的风格背景,阐述东西方艺术的联系与共鸣。画家很多时候是出于直觉本能的冲动和感应去创作的,所以作品的意蕴毕然和画家的审美趣味、艺术修养、技法纯熟甚至社会阅历、即时的心境紧密相联。本文试阐解康定斯基和吴冠中绘画创作中的“艺术精神”。

形式美;点线面;内在因素;内在精神

对于中西艺术的探索,艺术家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写意与抽象、内容与形式、个人感受与风格、古代与现代,这些是一一摆在艺术家们面前的问题。吴冠中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油画家也是杰出的艺术理论家,同时他还是教育理论家,他提出了“如何认识、理解对象的美感,分析并掌握构成其美感的形式因素,应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并撰写了大量艺术理论著作。吴冠中说艺术家有国籍,但艺术没有国界。英国文学评论家苏迈克-苏立文说:“单凭发表的文字就足以让他(吴冠中)在艺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他那强烈、简练与坦诚的表达方式,可与他崇拜的梵高媲美。”康定斯的《艺术的精神》、《形式问题》、《点线面》这些艺术理论著作宣扬抽象艺术思想理论,因此他被视为抽象艺术的开山鼻祖。康定斯基认为:“不管种种表面上的难以克服的对立,事实上,今天的人仍然不满足外在性的东西。他的眼光更锐利,耳朵更灵敏,并且想透过外在看见内在,听到内在声音的愿望日益强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觉到基础平面这一沉默寡言又谦虚的存在的内在脉动。”艺术思想的契合,让两位艺术大师“不谋而合”。

形式美的阐解。形式美的创造,是艺术家作品具有时代气息、丰富表现力以及艺术个性不可缺少的条件。吴冠中说:“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人们对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喜爱是本能的。”那么抽象美探索的是什么呢?要在客观物象中分析构成其美的因素,将这些形、色、虚实、节奏等等因素抽出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这就是抽象美的探索。在《绘画形式美》一文中指出:“我认为形式美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描绘物件的能力只是绘画手法之一,而如何认识、理解物件美感,分析并掌握构成其美感的形式因素,应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美术学院学生的主食!”康定斯基认为抽象艺术不仅是现代艺术,而且也是未来艺术,与其说抽象艺术的生命于现代,不如说他的生命更在于未来。

艺术家求得与自己最契合的表现形态,一就是力求“无对象”的表现形态。抽象形态比之“对象的”形态,具有广阔的自由和丰实的内容。形式的选择取决于艺术家,但不要过分拘泥于形式。什么是点?在他看来,点是在工具与物质材料平面首次碰撞中产生的最基础的元素形式。绘画创作中的点,是一种具有空间性、界限性、可视性和几何学性质的元素形式。所谓最基础的元素形式,是相对于线和面而言的。点是线的基本构成元素,线是点的连续展开和运动状态。点是在空间上缩小了的面,面是在空间上扩大了的点。这就是说,对于线和面来说,点是最小的最基础的元素形式。其次,点具有空间可变性。康定斯基认为,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改变,抽象的点的相关声音也就可以改变。这就是说,与所有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一样,点也是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它的大小、形状等虽然大多偏向静止,可是并非绝对静止,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改变的;再次,点与面的相互转化关系。康定斯基敏锐地意识到,很难为所谓“最小形式”下定义,点能够扩展,稍不注意,就会覆盖整个基础平面。的确如此,大与小只能是相对而言的。小,对于更小的东西来说,它就是大;大,对于更大的东西来说,它就是小。没有绝对的小,也没有绝对的大。正因为这样,康定斯基才发出“点和平面之间的界限会在哪里呢”的感叹。我们认为,尽管点和面只是相对的,并处于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之中,但它们并非不可界定。对于同样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来说,点就是点,面就是面,点不能代替面,面也不能代替点。这是因为,点和面都是具有相应数量关系的空间形式,从空间形式的数量关系来看,处于小值的是点,处于大值的是面。点作为体现一定数量关系的空间形式,对于在数量关系上处于更小值的空间形式来说,它就是面;反之,对于在数量关系上处于更大值的空间形式即面来说,它就只能是点。

吴冠中提出的“中国画的现代化”与康定斯基强调的绘画内在因素之间的联系。在西方强势文化和西方中心主义背景下提出来的“中国画的现代化”亦在发展本土文化,制定发展东方国家的文化策略已对抗西方文化的单边主义。吴冠中的油画在探索油画民族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他的作品具有东方神韵,其内涵精神是对故土的深厚感情起形式是当代的中国的审美意象。《双燕》是吴冠中作于1981年的江南题材水墨画,将江南民宅的白墙横过画面,浅灰色的天空与水面上下夹着白墙,横着黑边墙沿与竖画的黑色门与窗。更显墙的白,作者将中国哲学中的“虚”“无”的概念在他的水墨画中充分地加以表现,画面朴素如初,传达出淡雅宁静的诗意,横、直的抽象线条、大面积的空白画面,给人质朴永恒的感觉。

在康定斯基看来,影响点的质地的主要因素,一是制作点的工具特征,二是承载点的平面的材质,三是点自身所表现的质地。制作点的工具不同,自然会在点上留下相应的痕迹;承载点的平面材质不同,当然也会在点上留下相应的材质特点,这两种因素对点的质地的影响不难理解。问题是第三种因素,即点自身所表现的质地,究竟指何而言?关于这一点,康定斯基的表述相当模糊。我们认为,点的大小、形状虽然主要体现的是数量关系,但是它们也潜在体现着与这种数量关系相对应的质量关系,从而可以显现出特定的形式意味。比如,点在大小方面呈现出的气势强弱,有的点像危峰坠石,有的点像润物春雨。点在形状方面显现出的阳刚阴柔,方正圆融,以及特定形状的仿生意味等。我们认为,这些形式意味,就是康定斯基所说的点自身的质地。正因为点具有上述多方面属性与特点,康定斯基才说,点在众多的艺术表达形式中相汇合,艺术家会越来越意识到它们内在的力量,这一重要性不容忽视。与线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统一性表现在深层关联方面,点是线的构成要素,线是点的连续延伸。没有点,线无从产生;没有线,也谈不上点的运动轨迹。进一步说,它们的统一性还表现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的彼此转换上,点可延伸为线,长点即为线;线也可缩短为点,短线即为点,点与线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点与线有统一性,并不是说它们就没有对立性,有时候它们的对立性还比较严重。康定斯基说:“线和绘画中的原元素——点——处于最严重的对立关系中。线既然是在点的运动中产生的,是点的运动轨迹,那么点又是借助什么样的动力才能产生相应的运动呢?康定斯基认为,“使点成为线的外部力量多种多样,线之间的各种变化取决于这些外力的数量与其的组合。”康定斯基从内在性、张力性、创造性、方向性等方面,把线区分为直线、曲线、角线、复合线等基本类型,进而又对这些基本类型进行了更为具体的类别划分。比如,在直线中区分出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等类别;在曲线中区分出简单曲线、波状曲线等类别;在角线中区分出直角线、锐角线、钝角线、多角线等类别。由于这些线的基本类型和具体类别的定性多与内在的张力,延展的方向,创造的目的等相关联,所以它们所具有的艺术特征也就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比如,关于直线的产生与特点,康定斯基就指出,来自外部的力量让点向某一方向运动时,点就产生了线的最初形状。此时方向一旦确定,就永远不变。线还具有笔直地伸向无限的趋势,这就是直线。因此可以这么说,直线的张力反映了无限运动的最简洁的形式。

绘画作品是经画家主观加工处理过得新生事物,在吴冠中看来常常把作品视为视如己出的孩子。康定斯基更是认为艺术作品是科学探索的结论,艺术的结晶。抽象画家的灵感并非是从任意的自然片段中产生的,而是从自然的整体中获得的。实际上,形形色色的自然形态都交汇于他的心中,继而是作品的诞生。康定斯基说,他的理论是建立在“内在需求”观念之上的。他把“内在需求”这个概念定义为“精神生活各个领域的指导原则”。他对点线面和色彩形式的分析,是“基于形式在个人身上产生精神作用这个基础”。他反对纯形式解决问题的想法,断定建构的问题仅有相对价值;任何艺术作品只依据内在需求选定属于自身的形式,每个形式元素有自己绝对的自然效果(价值),建构行为在这些素材中做出选择,在相对价值中形成绝对价值。”康定斯基对于绘画创作中的点线面形式、色彩形式、时间形式和空间形式等非常重视,画史上像他这样下大气力研究绘画艺术中的形式问题特别是所谓“纯粹”元素形式问题者可以说前所未有。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不重视内容。他曾多次明确表示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为形式而形式,反对只是为追求形式美而创作。他格外强调绘画艺术创作中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的关系,强调作为基本元素形式的点线面与精神内容的关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形式与内容关系问题上,他强调的重心是内容、是内在需要、是内在心灵、是精神内容。艺术语言不能打动观者的内心,也就称不上一件艺术作品。

指导教师:丁峰教授

[1]吴冠中.横站生涯五十年 [M].文汇出版社,1999.

[2]吴冠中.美术技法大全吴冠中绘画形式分析 [M].四川美术出版社,1998.

[3]朱和平.艺术概论 [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4]徐沛军.走近大师康定斯基[M].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5]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中国人民人大学出版社,2004.

[6]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艺[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7]吴冠中.心灵独白[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

陈思,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专业:美术学。

猜你喜欢
康定斯基点线面吴冠中
吴冠中的点线面
幼儿100(2023年22期)2023-06-21 03:21:06
勾股定理应用“点线面”
收藏康定斯基
东方企业家(2021年7期)2021-07-12 20:42:14
东郊记忆——点线面
少儿美术(2019年8期)2019-12-14 08:06:54
吴冠中 山一程,水一程
艺术品鉴(2019年8期)2019-09-18 01:22:54
绘画点线面
童话世界(2018年11期)2018-05-28 02:22:58
吴冠中最负盛名者最遭物议
公关世界(2016年18期)2016-12-06 11:11:32
吴冠中《荷塘》为什么能拍出1亿
公关世界(2016年20期)2016-02-27 11:15:08
浅谈抽象主义先驱瓦西里·康定斯基与包豪斯的艺术关系
戏剧之家(2015年7期)2015-06-01 00:27:33
康定斯基《3号即兴曲的研究》2116万美元成交
艺术品鉴(2013年8期)201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