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01-28 15:15赵嘉明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第一中学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5期
关键词:参与式中学语文教学法

赵嘉明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第一中学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赵嘉明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第一中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与挑战。本文立足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就“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参与式教学;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策略;优势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灌输式”教学法已经难以适应新的教育要求,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及学生综合能力发展都构成了较大阻碍。作为一种灵活、开放、互动的新型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改变了以往“师讲生受”的课堂格局,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教育提供了一条十分可行的改革途径。

一、“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优势分析

“参与式”教学法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本质突破,不仅使中学语文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在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和全面健康发展上表现出巨大优势。首先,“参与式”教学强调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交流、讨论或争论的平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当局者”,课堂学习的选择权与主动权回归学生手中;其次,“参与式”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效率。一方面,教学环境的变化使学生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明显提高,长期以往就会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为持久的内在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以往更加自主、灵活,有利于其发散思维、增强学习能力,特别是实践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这使得他们的学习状态、效果得到有效改善。此外,“参与式”教学法还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交流,要求教师关注、倾听学生的“心声”,并积极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展开民主化交流,为构建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奠定了良好基础。

综上述,“参与式”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法的不足,使中学语文课堂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科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研究如何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来体现该教学法的价值。

二、“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以故事表演形式展开“参与式”教学

中学语文教材文本多样,内容丰富,一些文学作品更是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或情感意向,为了便于学生感知,我们可以尝试用故事表演形式来“还原”书中情景。比如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了解作者以个性化的语言和行为描写所刻画的人物特点是一个重点。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角色饰演,尤其是在“刘邦谢罪”、“范增示意”、“项庄舞剑”、及“樊哙闯帐”等情结,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深层次感受。“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教师应抓住“数目”、“举玉玦”和“默然”这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模仿表演,其他学生来做点评。通过课堂情景再现,学生们很容易理解文中人物的心理动向和性格特点,感受到鸿门宴上的勾心斗角、惊心动魄。

这样的故事表演环节,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加深了学生的文章印象与理解,还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学生在自我表现与认真倾听的表演过程中,锻炼了具体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对于不同句式的掌握更加牢固。

(二)以自主合作形式展开“参与式”教学

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开展“参与式”教学也应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作为突破口。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中学生学习现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重点提炼成问题式或话题式的讨论,并组织引导学生以小组、班级为形式进行自由讨论与合作交流,既能敢于提发表见解,又懂借鉴他人,从而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及时把控讨论方向,合理把握讨论时间,避免离题万里或流于形式,同时确保学生能够深入问题本质。

如在学习《拿来主义》一课时,文章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即批判的继承一切文化遗产。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将拿来主义片面理解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能以现代眼光去考虑拿来主义的时代内涵。基于此,教师首先结合实际,与学生共同分析了一些当今中外文化现象,让学生懂得在文明交流与碰撞中必须保持自主意识,懂得如何选择外来文化的有利因素;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日常生活中,你自己是怎样看待拿来主义这个问题的?”并进行总结汇报。最终,使学生真正领会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三)以班级辩论形式展开“参与式”教学

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语文学科所包含的知识、观点等很多都是开放式的,并非固守不变。及时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也可能会提出截然相反的意见。教师应该尊重和培养学生个性,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敢于创新求异,同时可以采取辩论形式展开教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如在学习《论语》后,教师可以拟定“论语在当今社会是否依旧完全适应”为辩题,组织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要求有轮据充分,条理清晰,最好结合实际案例)这样的参与式式教学中,学生不仅认真思考、搜集资料,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分析能力,还在热烈的辩论过程迸发出思维之火,提高了认知水平。

结语

现阶段,“参与式”教学方法已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紧密联系实际,不断创新优化“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细则,时刻确保其适用性与可行性。

[1]乌力吉.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03)

[2]蒙璇.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初探[J].文理导航(上旬),2016(09)

[3]马红梅.试论问题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书文摘,2016(16)

猜你喜欢
参与式中学语文教学法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
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