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毕沙罗的水彩画艺术

2016-01-28 08:03佟杜鹃内蒙古师范大学011500
大众文艺 2016年4期

佟杜鹃 (内蒙古师范大学 011500)



浅析毕沙罗的水彩画艺术

佟杜鹃(内蒙古师范大学011500)

摘要:卡米耶・毕沙罗(1830-1903)是法国著名的印象派画家,也是印象派画家中年纪最长的一员,唯一一个参加了八次印象派展览的人员,他忠实于印象派理念,笔下描绘的田园风光和劳动场景同他的心境一样朴实无华,他曾说过:“画你所观察和感受到的,要豪迈和果断地面对,因此最好不要失掉你所感受到的第一印象,在自然面前不要胆怯人们必须得到唯一的大师——自然,它永远是可以请教的一位大师。”毕沙罗在的油画创作的同时也曾涉及过很多铜版画、水彩画和色粉笔画等等,而他的水彩画艺术正是本文要进行分析的。

关键词:毕沙罗;水彩画艺术;劳动场景

13世纪初的欧洲,有了水彩画的雏形,一些画家在风景素描作品中施以淡彩,从而得到富有视觉感染力的单色素描。拉开水彩画历史序幕的是十五世纪德国铜版画家丢勒,他的作品是早期水彩画的典范,《小野兔》《大草坪》等作品在今天看来也是难得的佳作,其后德国的拜因、鲁本斯、英国的凡代克等也都对水彩画有所涉及,他们有时利用水彩画为油画创作前绘制色彩小稿或者收集资料,颜色多为灰褐色调,虽然独立的水彩画并不多,却也为水彩画成为独立画种奠定了基础。18世纪的水彩画处于探索成长阶段,英国的地理环境和殖民扩张的需要逐渐促成了水彩画题材、色彩和工具方面的发展,且初步有了光和色的意识,这一时期代表人物弗朗西斯•普莱斯、保罗•桑德和汤姆斯•格尔丁比等人为之做出了贡献。19世纪是水彩画发展的成熟期,这时期欧洲出现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艺术运动和思潮,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抒情主义代表威廉•透纳、约翰•康斯泰布尔等对水彩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19世纪下半叶的印象主义思潮在之前的基础上促进了水彩画的发展,受抒情主义的影响,在用油画描绘自然光色的同时也将印象派的理念体现在了水彩画中,如贝尔特•莫里索、保罗•塞尚、卡米耶•毕沙罗和保罗•西涅克等人都运用水彩写生的方式进行创作,印象派在法国取得胜利之后,传入其他欧洲美洲国家,对二十世纪现代水彩画在美国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印象派在水彩画的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印象派画家毕沙罗的水彩画艺术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写生是印象派画家基本的活动之一,毕沙罗他在户外写生中作了许多水彩风景画,比如《巴森克尔的眺望》《干草堆•厄哈格尼的傍晚》和《伊拉格尔的道路》等,也许是早期受柯罗、米勒的影响的他十分崇尚自然,是一位坚定不移的自然主义者,以自然为师的他认为自己生来拥有描绘朴实风景的使命。有时毕沙罗还会运用水彩画为油画的创作绘制手稿,《乡村舞蹈》《蓬图瓦兹的工厂》等都有与之油画相联系的水彩稿,虽然以水彩稿的形式表现,却在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水彩作品。

毕沙罗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地迁居,看遍了巴黎近郊以及更多的乡村景象,为他在绘画上搜集了很多素材,即便生活中始终有不稳定的状态,他的作品风格却依旧质朴安静,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毕沙罗不得不去伦敦避难,在这期间他也继续作画,带回了一些油画水彩画和素描等,1872年回到卢孚西安,经历了战争的他在每日对景写生中找到了振奋自拔的力量,令他的心境更加的崇尚人与自然和谐,1872年《卢孚西安北部的小路》和《蓬图瓦兹的风景》等是这一时期的水彩画,都是对这种心境的诠释,整个画面安然质朴,天空的水分把握的恰到好处,小笔触的融合看出毕沙罗作画时的悠然,给人以安静的感受。毕沙罗喜欢描绘阳光下的小丘陵、简单的农舍、单纯的风景、无人的小径和安安静静在土地上工作的人们,米勒是杰出的农民画家,也描绘过很多土地上工作的农民,反映法国当代乡村生活劳苦大众的真实现状,而毕沙罗的态度相对自然,19世纪80年代他的作品中描绘了许多乡村农妇的形象和劳动者的场面,务农、采摘、除草等等,如1885年的《割晒干草》,笔法随性且放松,他与米勒不同的是,他将劳动者单纯的放在平常的环境里,并不刻意颂扬农民的生存方式,作品中劳动者的形象也都是以最普通的劳作姿势出现在画面中。

毕沙罗在1884年开始尝试了分色主义绘画技法,即新印象主义,1886年《厄哈格尼的风景》是他尝试的作品之一,从形式上可以看出,他将色彩分成小块均匀地排布在了画纸上,利用纯色的密集小点的综合完成了这幅画作,是一种色彩分割的点描法,从这幅点彩水彩画中也可以看出补色中红色与绿色、蓝色与橘色的搭配,新印象主义继承了印象主义主张的补色和对比色的运用,它是将感觉提升到一种理性的分析,属于一种科学表现形式,而毕沙罗在坚持了四年之后又回归到了他的印象派画风,他认为这与他热爱即兴的自由不相符合,在1889年1890年间毕沙罗开始专注于水彩画的写生,在这期间他描绘了许多厄哈格尼的风景,比如《厄哈格尼的阳光》和厄哈格尼的教堂》等,其实分色主义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且丰富了毕沙罗的绘画语言,比如毕沙罗《厄哈格尼的阳光》这幅画中造型上可以看出分色法的经验,在造型上也是以点彩的方式,并不拘泥于均匀的点彩,而是带有放松感的笔触,画面中蕴含着固有色、光源色和补色以及造成的色彩变化,干草垛在固有色绿色基础上以淡黄色和留白描绘出亮部,阴影部分有几笔蓝色的笔触,中间过度的地方利用了少量的橘色,以补色的对比描绘出了干草堆,接近干草堆的地方抹了几笔淡绿色来表现环境色的影响,可见毕沙罗在经历了新印象主义之后对色彩的把握精细了许多,1889年毕沙罗与他的儿子吕西安通信中曾提到:“水彩画获得巨大的成功,我想我会打算去鲁昂在创作几幅。”毕沙罗对自己的水彩画满意程度可想而知。

毕沙罗在晚年时期绘画技巧更为精湛1890年以后他热衷于集市场面,如1901年的《迪耶普的鱼市场》,在这幅水彩画中毕沙罗依旧运用了补色橘色与黄色,在用笔上更加娴熟。毕沙罗一向低调谦逊,尽管长期维持生计,但从不轻言放弃,安然质朴的题材表现出他内心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艺术上坚持追求新的表现形式,以放松的心态吸收其他艺术家的观念与技法,成为艺术家的典范。

参考文献:

[1]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毕沙罗[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2]毕沙罗著,罗威译.毕沙罗艺术书简[M].金城出版社,2013.

[3]弗朗索瓦兹・巴尔伯・嘎尔著,王文佳译.读懂印象派[M].北京美术出版社,2015(2).

佟杜鹃,硕士研究生,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水彩画艺术研究。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