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涌
——评黄碧云小说《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盛世恋》

2016-01-28 18:13:11施幸子广西师范学院南宁530299
名作欣赏 2016年20期
关键词:碧云情爱盛世

⊙施幸子[广西师范学院, 南宁 530299]

黄碧云小说研究(上)

暗涌
——评黄碧云小说《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盛世恋》

⊙施幸子[广西师范学院, 南宁530299]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异军突起于香港文学的黄碧云“以风格化的文字,捕捉天涯海角的爱欲生死即景”①。黄碧云的文字同她作品里的人物一样,有一种很低调的、很隐晦的诱惑。像海水,平静却不可知;像冰川,冷峻却不可测;像幸福,可见却不可得。

黄碧云情爱失落

这世上写情爱的人多矣,这世上写情爱的女人亦多矣。而这世上如黄碧云这般写情爱的女人却独她一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异军突起于香港文学的黄碧云“以风格化的文字,捕捉天涯海角的爱欲生死即景”。她笔下的人物多为社会的中产阶级,有识阶级,于是他们总是体面而不动声色。爱恨离别都如同港剧里的精彩演绎,内敛而无望。情绪被压抑着,慢慢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在这叹息下,在这无边的落寞下,暗自波涛汹涌着宏大的欲望。而这无果的爱,像人生的劫难,无处可逃。

一、丰盛与悲哀

“之行,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之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得丰盛。”②

——我原以为我可以与之行厮守终身的。③

《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讲的是大学里隐晦着烟视媚行的叶细细与醒目妖娆的同性许之行之间的爱与分离。与世俗的情爱一样,她们起初的吸引力“都是基于对方的卖相”④。她们又是不同的,并不在于作品所描述的情爱对象性别背离大众,而因为在黄碧云作品里鲜少有过的明亮与活泼的情绪,且语言轻巧。叶细细与许之行,会笑会泪,相爱相怨,能感知痛亦有所不甘、有所争。展示出情爱里完整的侧目、青睐、交好、隔阂、分离与落寞。情绪的起伏真切可感。而语言,即使克制,也漫着温情。“我记得我冷的时候她给我围巾暖我,我得意的时候她用硬币掷我,我冷漠的时候她拉紧我的手说‘赔了夫人又折兵’。我记得我记得,我替她束过发,剪过脚甲,为她买了一束太阳菊。”⑤

然而,两个女人,不只有情,亦有野心。像每段庸常的情爱一样,终不能抵过俗世荣辱,而陷入一败涂地之境。之行说:“叶细细,我不过是一个世俗的人。”⑥

“我”(叶细细)于是带着报复心理与其他男性交好,“我”掌掴污我床单的男人,“我”泪流如注,然而,之行说“何必如此”。她意已决。爱时便爱,去时便去。当丰盛的欲望战胜曾经的相互依偎,“我”也只能放下。这爱情与世情的战争在之行与细细,到底是败了。如此几多不甘与不舍,埋怨与失落,轻轻浅浅弥漫心头。“‘不要流泪,不要埋怨。’我希望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凡事都有迹可循……之行有她的选择。她离开我,是我不够好之故。但我记得的之行……我们是不言好坏的……”⑦

小说走的是雕琢的路子,一颦一笑一敛眉一举手一收足,都极具匠心,充满风情,是绝对的小“布尔乔亚”情调。然而因为写得克制便也未过分落于俗套。欢喜就欢喜,悲伤就悲伤,这里情绪是透彻的。文本便有了纯净的气质。

二、温柔与暴烈

我们不知道书静去了哪里。或许待她不再年轻……或许她会找一个比方国楚更糟的人,结婚生子。这个年代,看来她只能如此。太平盛世,最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也只能如此。八十年代的香港。⑧

《盛世恋》说的是80年代太平静默了无生气的香港里,一对师生方国楚与程书静有违纲常却不惊心动魄的结婚又离婚的故事。作者冷淡的笔调消解了一切曲折、反常与传奇性,使这“盛世恋”难符“盛世”之实,只剩“荒世”陈旧之感。程书静与方国楚,他们微笑,低头,转身,漠然。不争不吵,像暗夜里盛开的花,看着不露痕迹,但暗处却已用尽了心机。他们的过于理性的姿态,使得情爱失去了激烈,也失去了力度。虽是“盛世恋”,读来总也充斥了盈盈缠绕的怨意。作家不动声色地将读者拖入硕大无朋的悲伤绝望,使整个作品像一声巨大的悲鸣,沉重又无奈。

开篇,是这样一幅斑驳的图景:“书静初见方国楚的时候,是一个秋日的下午。不知道是因为微扬的秋色,还是他稍偻的背影,抑或是他办公室书架上过了时的硬皮书,熏出来那种陈旧的气息,她记得那是个秋日的下午,忘不了。”⑨

也有热烈的情绪。连带着紧张与不安:“她突然停下来,像戏子行将出场,预知台上厮杀热闹,便停下来,吸一口大气,再迎上去。”⑩

然后,故事展开:“书静一动不动地望他,不言不语,只望他。方国楚见到她双目,真伶俐,一黑一白,不染红尘……方国楚讲课的时候,神采飞扬,书静就坐在课室最后一排椅子,倚着身,只看他,她想他也不知道……下课的时候,书静没有动,只是轻轻地按着自己的心,心中有鸟,她想从此折翼。”⑪

而他们对彼此的追逐心情在婚后的“合法化”下被湮灭。当书静发现,国楚整个是在过去式,他的所有的情爱停留在了过去,过去的他自己,过去的小超,过去的美丽的女孩子黄翠娴。书静不禁绝望狂呼:“我!我这样年轻,你为什么要葬送我?为什么葬送我?”⑫

书静想,“她错了,她嫁给一个老人了。或许是她害了他。她嫁给他,完成他做人的责任,他便无事可做;她把他逼成老人了。或许只是她的错……头上是天,脚下是维多利亚港,书静一步一步,却知无路可走……一切都是徒然……”⑬

程书静与方国楚结婚,程书静与方国楚离婚;程书静与方国楚初见,程书静与方国楚“诀别”。程书静、方国楚这一双男女,没有取悦、没有承诺,因着一时昂扬的意气绑在了一起,因着一把眉目不明的欲望走进了婚姻,又因着对彼此的失望让他们的关系走向了绝望。作家写衣,写鞋,写花,写寻常的琐事,写心理的流变。可她就是不写人物相爱。“国楚,不要老提以前的事好不好。你又不是没有见识的人……我们都读过书……应该明白事理……很多事情,我们……难道要我开口说‘其实我最爱你’……很多事情,我们都不随便开口……你应该明白。”⑭如果不是书静有这样一番念白,便真找不出爱情曾经来过的痕迹。对于方国楚,爱来,爱去,都在一瞬。书静秉着“他从来没爱过她,就让他得不到她”⑮的性子战斗着。她以为自己会赢,可是,她却在还没察觉时,就已成“弃妇”。一千个作家笔下的女人有一千种姿态。当她们陷于情爱中,她们再兀自衍生出另外的一千种姿态。书静的温柔使时间的流淌张扬着永恒的意味。书静的暴烈,又令时间气短。然而这相互缠绕的爱与恨,温柔与暴烈,欲望与坚持……似乎都只在一瞬。

“生活里太多事情,来去都非人所能掌握。”⑯他们都后悔了,然后互相成为对方的负担。但终究是不甘心的。二人各自在心中念着,怨着,恨着,思量着,却不曾有坦诚的交流,因而一切只能是无效的。似赤脚踩一地碎渣子走了好远,佯装着从容,但脚下的千疮百孔,内心的波涛汹涌,却是无休止的“打土拨鼠”游戏,打下去一个又起来一个,一个一个,永生永世也打不完。整个作品漾起阵阵的绝望,“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他们的悲剧,说到底是因为二者是不同年代的人,且又固执生活在自己的价值观里,单因着生活节奏里暂歇的一小节,就以为自己遇上了千万万人中的那一个,轻率地托了终身。而当音乐再起时,却惊异地发现,原来他们的乐章并无半分重合,于是张皇、犹疑、痛苦、绝望不期而至。岁月是公平的,纵使程书静全力向前扑赶,方国楚也不能停止他凋敝的步伐,二人中间不得不隔上一个越不过的血脉贲张的十年。这异时空短暂交叉而迸发的爱恋,终是败给了现实。出尘如彼也不能倚着一个微笑咀嚼出一世的情缘。这太平盛世里最惊心动魄的爱恋便也只能以此惨淡的结局收尾。

三、结语

叶细细说:“我希望和之行养一只猫,拥有一块伊朗手织地毯。夜半的时候我和之行可以一起吃温暖柔软的糯沙汤圆。我对生命的要求很简朴。”⑰书静说:“国楚……和我离婚,好不好……方先生,你快乐吗?”⑱他们曾以为他们可以厮守终身。却因着对方,因着社会,因着无法从他人身上获得完整的自己,只好离开。这可爱的、可恨的、可笑的、可怨的世界;这丰盛的、悲哀的、温柔的、暴烈的我们的情爱,也都只能如此了。

黄碧云的文字同她作品里的人物一样,有一种很低调的、很隐晦的诱惑。像海水,平静却不可知;像冰川,冷峻却不可测;像幸福,可见却不可得。

①王德威:《暴烈的温柔:黄碧云论》,《当代小说二十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87页。

②③④⑤⑥⑦⑰黄碧云:《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王爱松、邵文实主编:《20世纪华人情人爱经典》,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9页,第425页,第427页,第438页,第429页,第438页,第433页。

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⑲ 黄碧云:《盛世恋》,《盛世恋——台港文学(短篇小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71页,第253页,第253页,第255页,第263页,第263—267页,第264页,第260页,第 267页,第268—270页。

作者:施幸子,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碧云情爱盛世
情爱永恒
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0
人在何时最清醒
盛世盛开盛唐花
碧云岫
宝藏(2019年6期)2019-07-04 12:26:34
盛世
当代音乐(2018年4期)2018-05-14 07:46:22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师道·教研(2017年9期)2017-09-26 20:34:57
情爱感怀
当代作家(2017年6期)2017-06-20 18:14:39
告别“文战”,来一场情爱“野战CS”
幸福(2016年9期)2016-12-01 03:08:40
盛世国庆
现代企业(2015年9期)2015-02-28 18:58:03
黄山奇松
流行色(2013年5期)2013-04-29 1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