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句话很微妙地说出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有生活的地方有数学,数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现如今我们的数学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并根据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可以让学生真正重视数学的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面对的是实际年龄和心理年龄都小的孩子,在真正实施生活问题引入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较低的可控性,但是小学生在这一阶段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好奇心强,那么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点重新引导学生的生活问题教学。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实践中真正掌握数学的奥妙,激发学生更广泛的数学学习兴趣。本人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在这一点也多次尝试实践,希望以下几点教学建议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认识生活,利用生活打开课堂的“门窗”
在新兴时代的教学环境下,我们可以尝试在数学教学中多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脸型、类比等方式从抽象的感受中跳出来,用数学方法阐释这些现象,使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用数学术语解释生活物语。比如,在小学数学最初的教学中会教学生认识物体的形体。然后等学生带到课堂上教师便可以先在课上为学生讲述辨别物体形状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自己所带来的物品做出定义。回答自己所带的物体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椭圆体、球中的哪一个呢?那么,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充分地认识了物体的形状以及辨别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奇妙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更多地去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然后去辨别这些事物的形体是什么呢?又如,在学习基本加减法时,我们也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事物。学生每年都会拿到长辈给的零花钱,这些零花钱学生多半会存在自己的存钱罐中,那么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问:今年大家收到的零花钱一共是多少呢?如果每人拿出十元捐给山区的小朋友,你们是否愿意呢?捐完之后还剩多少呢?那么,剩下的零花钱你们打算怎么分配呢?等等,这些问题都与加减法有关系,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来计算自己的小金库到底有多少,那么通过提出捐款给贫困山区小朋友的建议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让学生尽自己的一份力来帮助别人,让学生珍惜自己眼前的幸福。对于零花钱的分配是让学生利用加减法合理分配自己的零花钱,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对学生课下生活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在课上问题很多,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都在课堂上提出,而有些学生在课上则是能不发言就不发言,提出问题的次数也是少之又少。这两种类型的学生中前者往往数学成绩较好,后者学习成绩则会很平常。好奇心强的学生问题就会多,求知欲也会增强,所以在一个个提问中掌握了很多知识,学习成绩很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要求学生每日提出一个或者两个问题,慢慢开发自己的大脑,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比如,在刚开始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定固定的生活场景来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家里的餐桌和茶几的长度是多少?比较一下哪一个更长一些?宽度又是多少呢?知道了长和宽那么面积是多少呢?是不是越长的面积就越大呢?面积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等等。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设置场景,最后再培养学生通过生活来发现数学问题。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尝到数学的好处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并非仅仅只是联系生活掌握数学知识,而是可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掌握一定的应用技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妙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比和比例”一节时,教师可以先在课上提出问题:谁能告诉老师教师旁边那个杨树的高度呢?学生刚一开始可能会很惊讶,想着那么高的树,难不成要爬上去测量吗?这时,教师便可以教学生在杨树的同一直线旁插一个竹竿,这样学生观察会发现竹竿与竹竿的影子和杨树与杨树的影子之间的关系,那么学生便可以根据竹竿和竹竿的影子以及杨树的影子长度来计算出杨树的高度。通过这样的方法解决了学生最初认为不可完成的任务,学生的信心将会大增,数学学习兴趣也一定会大增,最终的数学教学目的也就完成了。
参考文献:
任杰娜.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D].学周刊,2012(29).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