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军
(辽宁省建昌县畜牧兽医局125300)
一起羊急性出血性败血病的诊疗报告
刘汉军
(辽宁省建昌县畜牧兽医局125300)
羊出血性败血病又称羊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病程短促、死亡率高,出血素质明显,常常突然发生来不及治疗,是羊常发生的病之一。
2015年6月,建昌县一个养羊户发生一起急性传染病,该户存栏小尾寒羊120只,7d内相继发病62只,死亡28只,经多方诊治,使用多种药物疗效不佳,后经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诊断和药敏试验,确诊为羊巴氏杆菌病,并集中用敏感药物治疗控制住了病情,除2只病重的死亡外,其他的恢复正常。
突然发病,急性死亡,有部分羊未见任何症状死在圈中,多数病羊初期表现体温升高达41℃以上,精神不振,卧地不起,或呆立墙角,不吃不喝,呼吸急促,鼻流黏液,咳嗽,眼结膜潮红,常发出难受的哼声,呻吟磨牙。个别羊出现拉稀腹泻,迅速消瘦。
病死羊的胸下、腹下、后腿内侧有大面积的红紫斑块,切开后皮下出血。血凝不良,病羊胸腔有淡黄色积液。肺脏呈暗紫红色,有大量出血斑,质地发硬,切面流出暗黑色血液,气管环出血,气管、支气管内有大量含血泡沫。脾极度肿大,呈紫黑色,表面布满大量黑色隆起。心肌变软,心冠脂肪有大量出血点,心内膜、心肌有多处出血斑。肝脏肿大,变性,质脆,易破碎。胆囊胀满,里面充满墨绿色胆汁。肾脏肿胀出血,皮质部分呈黑色,肺门淋巴结、肠系膜、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苍白,切面多汁。真胃、肠粘膜黏膜出血,脱落。肠系膜有胶冻样浸润。已成型的胎儿死在子宫中。
根据流行规律、临诊症状和剖检变化,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借助实验室手段,通过采集心血、肝、脾、淋巴结病料,分别做细菌分离培养,在血平板上长出较小、湿润,无色透明的菌落,无溶血区。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见两极染色的卵圆形杆菌,得到诊断。药敏试验:该菌对目前多数抗生素低敏,常用的抗生素基本没有出现抑菌圈,仅对多西环素、土霉素敏感,对恩诺沙星、林可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庆大霉素均不敏感。
对病羊停用其他药物,应用多西环素注射液注射,停止放牧,添加羊专用浓缩料和鱼肝油、K3,饮水中加入多维糖,连用3d,效果明显。圈舍及活动场所用聚维酮碘消毒液和戊二醛消毒液分上、下午每天各消毒一次,无害化处理病死羊。
巴氏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只有某种诱因导致羊体抵抗力降低时才发病,该户原来一直是舍饲,以玉米秸为主,未添加羊料,羊群普遍偏瘦,营养不良,发病前3天改为放牧,由吃干草突然改为青草,条件变化较大,加上体质差,爬山时消耗体力大,导致发病。
羊巴氏杆菌病临床上以败血症和肺炎两种类型为主,本例发病急,死亡快,全身广泛性出血,肺炎表现相对较轻,应以败血型为主。
巴氏杆菌对多种抗生素高敏,但本例多种抗生素无效,说明目前常在菌的耐药性很严重,如果再不控制乱用抗生素,将会出现无药可用的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