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卫钧
新训导员应把握犬在亲和关系建立阶段的行为特征
邹卫钧
犬的行为是指犬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生存环境,凭借其感官,感知来自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通过神经系统作出反应,产生各种应答性动作。我们通常称其为“犬的表情”或“犬的反应”。如当我们喂犬美食时,犬会作出流口水、塌耳朵、摇尾巴、扭动身体等愉悦、满足的动作;当我们训斥犬时,犬会出现低头、塌耳、夹尾、身体僵硬甚至发抖等沮丧动作。犬是一种具有高度发达神经系统的动物,它和人一样有“整个悟性活动”,其“内心活动”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在警犬技术中,人犬结合是其基本特点之一,且训导员是犬的主要复杂综合刺激者,是认识的主体;犬是客体,是训导员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因此,我们从第一天接触犬开始,就必须把考查犬的行为特征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亲和关系建立阶段也不例外。
一、亲和关系建立本身离不开对犬行为特征的把握
亲和关系是指训导员通过日常饲养管理建立的与犬亲善友好的关系,即犬对人的依恋性。在实践中,我们经常采用亲自喂食、散放、嬉戏抚拍、梳毛洗澡等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在这一过程中,犬将特别注意训导员的举止、表情、说话的语调等,能敏锐地察觉训导员行为中最细微的变化,并以其特定的行为方式将“内心活动”表现出来。如果训导员能及时捕捉到犬的这些行为反应,并了解其“内心”动机,及时、有效地调整对犬的影响手段,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犬对训导员的探求反射和防御反射,获得犬的信任,使亲和关系迅速建立。其次,亲和关系是训犬、用犬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我们在亲和关系建立阶段就有意识地对犬的行为特征做系统地了解,无疑将使后面的训练、使用在方法和手段上更具有针对性。
二、如何把握犬的行为特征
亲和关系建立阶段,是人犬初次接触,由陌生到熟悉的阶段。实践中,一般需要1~2周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对犬的行为特征做全面了解,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我们只要对训练、使用有关的主要行为特征进行把握,达到了解和掌握犬的神经类型和主要非条件反射强度的目的即可。
把握犬的行为特征的途径有两种,一是查阅犬的档案或向犬原主人询问犬的成长经历,有哪些习性?神经活动是兴奋还是抑制?对食物、物品是否感兴趣?攻击性是否强等?二是在建立亲和关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方法来观察犬的行为反应,从而确定犬的神经类型和主要非条件反射的强度。例如,在散放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犬的活动状况,以及制造突然性的声响来考查犬的兴奋情况。在犬休息状态时,突然抛出犬感兴趣的物品,观察犬转换快慢,可以了解犬的灵活性;通过食物、物品、陌生人的挑逗,可以掌握犬食物反射、猎取反射、防御反射的强弱。当犬来到陌生环境,表现积极嗅认,表示犬探求反射强;在给犬梳毛时,偶尔用力过大些,引起犬呻吟,表明此犬触觉敏感、痛反射较强等。
当然,亲和关系建立阶段把握犬的行为特征在方法的选用上应以不影响依恋性建立为原则,同时,必须科学地分析犬的行为动机,不能用人的思维过程去解读犬的行为。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公安局警犬基地,341000)
(编辑:颜 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