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炳松 (云南省永胜县片角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74206)
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工作的经验交流
彭炳松 (云南省永胜县片角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74206)
2014年中央财政启动了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是一项较实惠的惠农政策,通过政策补贴项目实施,调动肉牛基础母牛的养殖积极性,增加基础母牛数量,提高基础母牛养殖水平,推动基础母牛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促进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近两年的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工作,对如何顺利开展此项工作,从几个方面谈谈工作经验,供同行参考。
全乡村 (居)委会范围内肉牛基础母牛存栏10头以上(含10头)的肉牛养殖户、养殖场 (含种牛场)、农民专业合作社 (基础母牛要求集中饲养)。
地方黄牛品种、经国家审定的肉牛培育品种和批准引进的肉牛品种,包括乳肉兼用牛品种和开展杂交生产的杂种母牛,不包括水牛和牦牛品种。
方式为 “先增后补”,实行母牛存栏定主体,新增犊牛定资金,新增犊牛应为自有母牛或外购母牛所产后代,外购犊牛不计入新增犊牛范围。
该项目是国家的重点惠农政策,乡镇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由乡镇政府牵头,乡镇长任组长,组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村 (居)委会相关人员组建工作组,组建工作组由乡镇政府形成文件,最后再按文件精神分工情况具体实施。
该项惠农政策涉及广大养殖户,统计工作要细致到位,具体由村委会组织村小组长到各养殖户家进行清点基础母牛,对达到条件的农户不能统计遗漏,对达不到条件的不能统计上报,以免产生群众纠纷,引发热点难点问题。
基础母牛数据统计上报后,由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安排相关人员对能繁母牛及规定时间内所产犊牛佩戴二维码耳标,做到100%能够溯源。在佩戴二维码耳标时要对基础母牛及犊牛安全保定,以免造成不安全事故。对每头基础母牛及所产犊牛认真做好二维码耳标的登记,在核实基础母牛时还未产的犊牛,产后适时佩戴二维码耳标,做到基础母牛与犊牛相符,情况真实,建立犊牛新增档案,做到纸质与电子档案齐全,真实性有据可依、可查。
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财政所在核查基础母牛和新增犊牛时要做到 “三见”,即:见牛:乡镇现场核查人员要对基础母牛和新增犊牛存栏数量进行逐头核查,填写基础母牛和新增犊牛现场核查表,并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做到“纸质文件留档、电子文件管理”。档案信息应包括基础母牛和所产犊牛二维码耳标号、基础母牛配种记录、所产犊牛初生记录等,确保有据可依、可查。见人:现场核查的基础母牛和新增犊牛存栏数量要经养殖户 (养殖场、合作社负责人)和核查人员共同签字确认。见榜:对基础母牛和新增犊牛现场核查结果需在当地村委会进行张榜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为7d。
县级将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规模和各乡镇核查确认的新增犊牛数量测算确定补助标准后,由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会同当地财政将补助资金分配落实到养殖户 (场、合作社),并进行张榜公示,无异议后确定补助发放清册。发放清册由乡镇人民政府领导审核后,报县级农业部门复核,县级农业部门汇总,审核确认无误后,交由财政部门将补助资金以惠农 “一折通”方式兑付给补助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