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茹娜 乌日古玛拉 图门乌力吉
(1.内蒙古医科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
古籍探幽
经典著作《蒙医金匮》与传染病的预防
阿茹娜1乌日古玛拉1图门乌力吉2*
(1.内蒙古医科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
《蒙医金匮》是蒙医学三大经典著作之一,该书不仅在蒙医方剂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蒙医临床治疗学、病因病机、传染病防治等方面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传染病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已成为该书的一大鲜明特点。该书中除了强调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之外,首次提出了系统的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概括为:带药预防法、烟熏预防法、服药预防法、遮挡预防法、清洁预防法、消毒预防法、接种预防法等7种,这些措施不仅对当时广大蒙古地区及周边的传染病预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以预防为主的诊治传染病理念,对其后蒙医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和推动作用。
蒙医金匮;传染病;预防
《蒙医金匮》是蒙医临床治疗学的经典著作之一[1],被誉为蒙医学三大经典著作之一[2]。该书不仅在蒙医方剂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蒙医临床治疗学、病因病机、传染病防治等方面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对整个蒙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的影响。该书系清代著名蒙医学家明如勒占布拉( 公元1789 ~ 1838 年,全名明如勒占布拉. 却吉旦曾坡荣莱) 用藏文编著,成书于公元1829 年[3],藏文书名音译为《满阿嘎仁钦纵乃》( 汉意为“医诀之海”) ,曾汉译为《方海》、《医法海鉴》、《秘诀宝源》等。1977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用蒙语翻译出版了该书,以及它的4本释义书,蒙古语译为《额尔敦因桑》,汉语译为《蒙医金匮》[4]。该书是在阅读大量的蒙医古典著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医学知识,同时吸收了兄弟民族部分医学知识完成的。该书以临床药物治疗为重点,共搜集整理了2528[5]余种古方、验方及传统方剂,并对其成分、配伍、性能、功效及主治方面等做了详细的说明。此外还对内科、热症、传染病、外科、五官科,疑难杂症等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临床类型及防治方法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而对传染病进行的较为详细的论述也成为了该书的一大鲜明特点,如全书共112 章,其中传染病占34 章,加上热症病程分型诊治9章,与传染病相关的章节多达43章以上。在法定的甲乙丙类传染病中除对甲类传染病天花和霍乱有较详细论述外,还对8种乙类传染病,5种丙类传染病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该书在传染病总论部分阐述了传染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指出了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又在各章节中搜集整理了30余种传染病的防治方法[6]。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主要谈及该书对蒙医方剂学的影响,而很少谈及其对蒙医传染病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笔者认为该书中特别强调的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和首次系统提出的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应是其创新之处。该书在总论中阐述了传染病的总体预防方法,各章中又分述了每种传染病各自的预防方法。如在该书的总论部分中就提到:“传染病大多具热性,经气味等传染,故首先应采取预防方法”[7]。可见,该书已重点提出了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本文仅就传染病预防措施予以阐述,具体概括如下。
带药预防法是指在传染病流行期间需要预防的人员通过随身佩带特制的、具有预防性的药物来预防疾病传染的方法。通常用透气性好的纱布、绸缎或纸将药物包好后挂胸前或揣兜内。佩戴制剂有通用制剂和专用制剂,通用制剂是指对多种传染病具有预防作用的制剂,常用的有青丸制剂,劲丸制剂,黑丸制剂(分甲、乙、丙、丁4种方剂)等,专用制剂是指对某一种传染病具有预防作用的制剂,因病种不同而各异。带药预防法防病效果有待考证,具体防病原理不清,一般认为佩戴上述药物可能具有醒脑开窍,驱蚊防虫、避瘟除秽等作用,与中医的中药香囊有近似之处,但中药香囊多配伍使用藿香、苍术、艾叶等具有芳香化浊类中药,而蒙药常用草乌、金诃子、麝香、雄黄、阿魏等药物,即选用的药物有所不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也曾指出:根据中医和民间传统, 多用具有芳香化浊类中药, 制成香囊或香薰, 具有除瘴避秽的作用, 如苍术、艾叶、藿香、当归、白芷、山柰等[8]。研究报道苍术、艾叶等中药熏蒸散发的烟雾杀菌力强,是一种良好的空气与环境消毒用品,可以在有人环境里进行杀菌消毒[9]。现代研究证实中药香囊具有抑制呼吸道病原菌[10]、提高机体免疫功能[11,12]和穴位刺激作用等多项作用[13],因此蒙医学带药预防传染病方法作用原理可能是多方面的,从现代医学上阐明防病治病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通过将某些特制药物点燃后用其产生的烟气上熏人体、房屋、服装、被、褥、用具等,用来消毒及祛疫防病。可用于对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常用制剂有黑云香-11味、麝香-22味等,除此之外常单用黑云香、点燃后烟熏场所及物品。中医烟熏法亦有悠久历史,除具有防病作用外也用于治疗,将特定药物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上熏,借助药力和热力,达到杀虫灭菌、止痛、止痒、驱除秽浊恶气的一种治疗方法。汉代的张仲景就用苍术连同猪蹄甲一起焚烧,据说能避一切恶气[14]。研究认为苍术、艾条等多种中药烟熏具有空气消毒作用,从而达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作用[15,16,17,18]。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对需要预防的人群通过服用药物来预防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药物,有用于具体病种的专用药物和对各种传染病均有预防效果的通用方药,是蒙医最为常用的传染病预防方法。常用方药有盖汗希特制剂、特防制剂、嘎日迪-5味丸、诃子-10味丸、冰片-20味等,一般认为上述方药除了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外还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在传染病疫苗开发使用前口服药物预防曾是主要手段,如对与流脑病人密切接触的儿童曾使用磺胺嘧啶等药物口服预防。1989年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谈到对某些能用特效药物防治的传染病,必要时可用药物预防。如以抗疟药乙胺嘧啶、氯喹或伯喹预防疟疾;服用喹哌、增效磺胺甲氧吡嗪或青蒿素等预防耐药性疟疾;用强力霉素预防霍乱;用青霉素或磺胺药物预防猩红热等。药物预防传染病方法中医自古有记载,如早在《素问·刺法论》就用小金丹预防疫病[19]。晋人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瘴气疫病温毒诸方》中,列举了数种“辟瘟疫”、“辟天行疫病”的方剂[20],《干金方》记载饮用屠苏酒防疫的方法,还载有辟温杀鬼丸、雄黄丸,这些药物既可燃烧,又可佩戴,还可内服,具有避免邪毒、防止“卒中恶病及时疫”之功[21]。李时珍也曾提出的常食大蒜可预防疫痢、霍乱等病[22]。
遮挡预防法(亦称屏障预防法)包括两个内容,首先是通过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等方法遮挡病魔入体,其次是体表涂抹一些药物来防止病邪入侵。书中记载:“首先要漱口,然后全身用温开水洗浴,最后将石菖蒲、草乌、麝香等研磨后水煎,将汤汁搽于全身,可同时用黑云香烟熏。另外要采取戴口罩等遮挡措施进行预防。上述措施有利于防止粘症、白喉、炭疽、粘胸刺痛等经汗毛孔等传染[23]。”也就是说通过戴口罩、戴手套、穿衣服以及体表涂抹药物等手段,将人体呼吸道,皮肤,黏膜与病原体之间隔开,形成一个防护屏障,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在中医古籍中亦有全身涂药预防疾病的记载,如《外台秘要》中将“辟温病粉身散”搽于全身皮肤上进行预防[24]。
保持饮食、环境、个人卫生是蒙古族13世纪以前就有的卫生保健习俗[25]。如生活垃圾必须倒在离家园东南方向几十米远的固定地点,而妇女在家园的东南方向,男士在西南方向解手的习俗,是缘于蒙古地区西北风强烈的自然条件下制定的预防疾病的卫生守则[26],《蒙医金匮》记载:“预防传染病应保持饮食卫生,防止内部传染,清洗手,颜面,身体,衣物等防止外部传染,同时要保持房屋内外,井水等的清洁以防环境传染,隔离患者以防相互传染[27]”。也就是说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保持个人、饮食、环境等的卫生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书中虽没有专门提到隔离预防法,但清洁预防法中提到的“隔离患者以防相互传染”证明当时已采取通过隔离患者的手段来预防传染病的蔓延了。
指将病人的用具、衣物等用开水、蒸汽、药物进行消毒来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书中记载:“对可疑物品及用具,应该消毒的物品根据情况要用开水煮沸消毒,或经常用水蒸气消毒具有防病作用”[28]。用火消毒是蒙古族自古以来常用的消毒方法[29],该书在传染病总论部分中虽未提及用火消毒预防,但在细菌性痢疾一章的预防方法中提到:对所有可疑物品要通过用火烫,阳光晒,用水煮、蒸等方法进行消毒[30]。
在该书治疗“天花”一章中记载了预防天花的种痘术。其操作方法虽略显简陋,但关于疫苗的制作方法、操作方法、适应症等较为详细,尽管风险较大,但其原理同现代医学主动免疫是相同的。此法是预防“天花”最有效的措施,有效保护了人们的健康,由此可见,当时的诊疗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蒙医罗布桑苏勒禾木于1785年所著《接种天花药物制备及鼻接种方法》中最早记载了预防天花病的药方制备及接种方法[31]。关于中医人痘接种法出现的确切年代,历来有不同意见,综合文献来看,真正在全国范围内盛行起来,是在16世纪之后[32,33],因此也有学者推断蒙医可能吸收了中医种痘技术[34]。而英国乡村医生琴纳( Edward Jenner1749 ~ 1823)1796 年牛痘预防天花试验取得成功[35]。
经典著作《蒙医金匮》对传染病可能造成的危害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该书治疗粘颈项强直病一章中阐述:“病情凶险,瞬间致患者死亡的称为急性粘黑疫,患者无明显表现,突然导致患者猝死的称为突发粘黑疫,粘侵入肌腱,筋膜,脊髓等出现颈项强直,苦笑面容致患者突然死亡者称为粘颈项强直症,不及时治疗将在六七天内导致患者死亡。”在治疗“天花”一章中写到“粘热疫和天花是危害极大的传染病,应重视其预防和治疗方法。”该书不论在传染病总论还是各论部分始终将预防方法排在治疗方法之前,可以看到当时已形成“预防为主”的传染病防治理念。《蒙医金匮》不仅是个方剂学专著,而且是一部全面而精湛的传染病学论著。该书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蒙医学传染病预防措施,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但上述预防措施无不围绕现代医学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3个环节,书中不少内容是以往著作中从未提及的,仅就这一点而言该书就对当时广大蒙古地区及周边地区传染病预防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蒙医温病学的发展及形成独立学科做出了重要贡献。
[1]额日很巴图.清代蒙医药学家占布拉道尔吉考[J].中华医史杂志,1989,19(4):239.
[2]宝龙,杨阿民,道日娜.蒙医方剂学经典著作《方海》[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6,23:40 -42.
[3]巴·吉格木德.蒙医简史(蒙文版)[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5-187.
[4]占布拉著.巴盟临河县人民医院蒙医科,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研究所译.蒙医金匮[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
[5]包哈申.蒙医金匮方剂数目的统计研究[J].内蒙古民族医药杂志,2007,1:54.
[6]图门乌力吉,石淑慧,苏朝鲁门.论《蒙医金匮》对传染病的认识[J].内蒙古民族医药杂志,2015,1:53—56.
[7]占布拉著.巴盟临河县人民医院蒙医科,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研究所译.蒙医金匮[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214.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09):1983-1983.
[9]鲍风,程克邦.新型中药空气消毒片的效果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6):46.
[10]夏以琳,汤玉妹,陈悦.防感散对呼吸道病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2 ( 8): 91.
[11]吴葆德,何馥贞,孙朝琪,等.防感香囊的临床与药理研究[J].中医杂志,1991,3:42—43.
[12]王湘茗,纪战尚,张仲源.佩戴“防感香囊”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4,8(13)4:7.
[13]许晓莉.“治未病”思想在预防甲型H1N1流感中的应用探讨[J].中医儿科杂志,2010,6( 3): 23—24.
[14]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14.
[15]杨华明,袁朝森.消毒杀虫对室内表面的消毒效果[J].消毒与灭菌,1988,5(3):156.
[16]赖建秀,熊惠连,黄月红,古贱秀.苍术烟熏法在流动采血车空气消毒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2(12):84-84.
[17]曹凤,何俐,叶路.医院病区苍术烟熏法空气消毒效果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3720.2000.02.013
[18]孙翠娥,杨笃然,丁正琪.胡善联等.中草药烟熏对空气消毒及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作用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2):1884-1885.
[19]王洪图.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司、春秋出版社, 1988:576.
[20]葛洪.肘后备急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29.
[21]孙思邈.千金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65.
[22]李时珍.本草纲目[ M] .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9:214
[23]占布拉著.巴盟临河县人民医院蒙医科,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研究所译.蒙医金匮[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219.
[24]王焘.外台秘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30.
[25]布仁达来. 蒙医预防医学发展史概述[J].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9)9:73-75.
[26]忽思慧,饮膳正要(蒙文)[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5:19-21.
[27]占布拉著.巴盟临河县人民医院蒙医科,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研究所译.蒙医金匮[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219.
[28]占布拉著.巴盟临河县人民医院蒙医科,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研究所译.蒙医金匮[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220.
[29]普兰.卡尔宾蒙古游记[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2.
[30]占布拉著.巴盟临河县人民医院蒙医科,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研究所译.蒙医金匮[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343.
[31]舍·宝力德等.名老蒙医传略及典籍概述[M].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2: 118.
[32]苏峻等.古今中大疫启示录「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6.
[33]姜生.1522年中国种痘的最早记载及传说考论[J].自然科学史研究 第27卷 第1期2008年:123—130.
[34]宝龙,杨阿民,道日娜.蒙医方剂学经典著作《方海》[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6,总23期,40—42.
[35]周光炎 .免疫学原理 (第二版)[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
2016年8月1日收稿
(1.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2015 graduate student, Inner Mongolia Hohehot 0100202.Department of Mongolian Medicin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Inner Mongolia Hohehot 010020)
Mongolian Medicine Jingui and Prevent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runa1Wurigumala1Tu Menwuliji2*
Mongolian Medicine Jingui is one of the three masterpieces in Mongolian medicine. The boo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ot only the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Mongolian medical formulae, but also fields such as Mongolian medical clinical therapeutic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prevent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so on. In particular, the comparatively detailed discussion about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book has become its significant feature. Besides putting an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preventing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book brought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a systematic and specific methods to prevent infectious diseases,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as preventation through carrying medicine, fumigation, preventation through taking medicine, preventation through shielding, cleasning, disinfection and vaccination. These methods not only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eventing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vast Mongolian area and its perimeters at that time, but more importantly formed the infectious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deology giving priority to prevent, hence laid a foundation for and promoted later development of Mongolian medical science of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Mongolian Medicine Jingui,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ation
R291.2
B
1006-6810(2016)11-0065-04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