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茶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2016-01-27 16:27陈正芳匡模廖家鸿
中国果菜 2016年11期
关键词:湄潭县湄潭茶园

陈正芳,匡模,廖家鸿

(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贵州遵义 563000)

湄潭茶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陈正芳,匡模,廖家鸿

(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贵州遵义 563000)

茶产业是贵州三大经济作物之一,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全球性商品。贵州湄潭是“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和“中国名茶之乡”,在全国重点产茶县综合评比中排第二位。茶叶产业已成为湄潭农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本文从湄潭茶叶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探讨了茶产业的发展方向、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发展建议

湄潭县,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县城距遵义市区58km,总面积1864km2,辖3街道14镇、132个村(居、社区)。湄潭县是“贵州茶业第一县”,所产“湄潭翠芽”“遵义红”“贵州针”“湄江翠片”等品牌茶叶享誉中国。土地肥沃,山川秀丽、生态良好,被誉为“贵州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和“云贵小江南”。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3.7万hm2,投产茶园2.7万hm2,茶叶总产量5.15 万t、产值41.04亿元、茶业综合收入70亿元。

1 湄潭茶产业现状

1.1 茶叶基地规模

茶叶基地规模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湄潭县对宜茶区域科学规划,建成了6条茶园高度集中的茶叶产业带。全县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企业达到528家,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4家、省级19家、市级12家,年加工能力达6.5万t,固定资金总值达26亿元。产品涉及绿茶、红茶、黑茶及茶叶籽油、茶多酚、茶树花等综合开发产品。

1.2 茶叶市场及产业延伸

湄潭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地级以上城市设立湄潭茶叶专卖店、旗舰店、批发部218家,并进入北京马连道、老舍茶馆、国家茶博馆等全国重要展销平台和安徽鹅桥等国内重要茶叶市场。湄潭茶产业发展“接二联三”,产业链得到延伸,产品附加值得到提高。在做大做强茶叶一产、二产的同时,加快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1],投入巨资打造了天下第一壶茶文化主题公园4A级景区中国茶海、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象山茶博园、300里茶桂风情长廊等景区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纷沓而至。

1.3 品牌建设

“湄潭翠芽”和“遵义红”被列为全省“三绿一红”重点品牌;“湄潭翠芽”2011年获“驰名商标”,2014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2016年品牌价值达到16.38亿元;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湄潭翠芽”、“遵义红”均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企业品牌300余个,“兰馨及图”商标2012年获“驰名商标”。

2 主要经验

2.1 强化组织领导

2000年以来,湄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发展,四大班子团结一致,各部门上下一心,坚持“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成败在茶”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城乡统筹、后发赶超的小康之路。

2.2 强化政策扶持

为进一步推进茶叶产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实现由茶叶资源大县向茶叶产业强县迈进,湄潭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实现茶产业转型跨越的意见》、《关于2013~2015年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湄潭县茶文化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等纲领性文件,从茶叶基地、加工、市场、品牌、茶文化旅游等方面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

2.3 强化项目投入

湄潭县委县政府强化项目投入,上级财政茶产业项目资金7273万元,整合地方财政和上级财政项目资金3.0254亿元,加大茶产业及茶区基础设施建设。

3 存在问题

3.1 单产较低、效益不高

湘潭县多数企业都在芽头上做文章,而且重春茶生产,轻夏秋茶加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一芽一、二、三叶)茶叶生产量不大,茶青下树率低,茶园产量不高[2,3]。福建安溪茶园4万hm2,产值125亿元;湄潭茶园37333hm2,产值40亿元,效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3.2 品牌杂乱

贵州茶叶品牌众多,但有竞争力的较少,例如2015年“湄潭翠芽”品牌价值14.36亿元,全国排名笫28位,而“西湖龙井”、“铁观音”、“普洱”分别达到56.16亿元、52.15亿元、52.1亿元,差距很大。

3.3 机械化程度低

湄潭茶园基本上是人工进行采摘、病虫害防治、耕除、施肥等,生产成本高,茶农和加工企业利润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3.4 茶农组织化程度不高

湄潭茶园大部分属千家万户的茶农自主管理,在茶园施肥及茶树病虫害防治方面,难免出现一些不合理现象,既增加了茶农的生产投入成本,也给茶叶加工企业在选购加工原料方面增大了原料检测工作量[4]。因此亟待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推行茶叶生产、加工等环节的组织化管理、规范化经营。

4 湄潭茶产业发展建议

茶产业要产业化,真正实现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还是有一些问题和提升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提升质量安全

一是,按照“国家级出口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管控体系建设要求,深入推进湄潭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整体提升湄潭茶叶质量安全管控水平。二是,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茶园组织管理模式,提升组织化水平,强化从源头保障茶叶质量安全。三是,各部门要认真落实茶园面上检测、茶青市场检测、企业茶青进厂检测、产品出厂检测和市场成品茶检测“五项”检测制度,严把各道关口。四是,将茶叶质量安全宣传、培训经常化,通过“案例”宣传警示茶叶质量安全是茶产业的生命线,通过采取对不同涉茶群体人员的规范化生产管理技术培训提升从业技能,催生茶园生产管理者、茶叶产品加工生产者及茶叶产品营销从业者始终把提升茶叶质量安全作为自觉行为。

4.2 提升茶叶品牌

一是,通过提升基地管理,提升品牌质量。既要保持湄潭好山、好水自然出好茶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更要通过提升茶园管理,使茶叶品质再上一层楼,为树品牌奠定坚实基地。二是,扩大品牌产量,提升市场影响力。一方面要全面执行“湄潭翠芽”、“遵义红”新地方标准,多生产一芽一、二、三叶产品,扩大产量;其次,要大量生产夏秋茶,充分利用夏秋茶青,生产优质、安全、好喝、老百喝得起的“湄潭翠芽”和“遵义红”茶;然后要扩大“湄潭翠芽”和“遵义红”授权使用企业,增大区城品牌生产范围。三是,抓住品牌卖点加大宣传推广,提升知名度。按照市场发展计划,在主销区目标市场,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加大宣传推广,做到政府的宣传推广行动与企业产品落地销售紧密配合;采取政府政策支持与企业主动作为相结合,实现每批次入驻主销区目标市场企业达5家以上。四是,加强品牌管理,维护品牌形象。首先是行业内部要加强自律,建立品牌管理制度加以落实;其次是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要加大假冒伪劣和不合格产品打击力度。

4.3 提升茶叶加工

一是,扶持一批中小企业、加工大户扩大规模,提升全县茶叶加工能力。二是,全面实施茶叶加工企业改造,提升清洁化、标准化。同时要支持茶叶加工企业积极参与茶叶培训、斗茶、茶叶加工技能大赛,促进企业提升技术、提升工艺、提升品质、提升品牌。三是,支持企业联盟组建企业集团,形成规模、技术、人才、研发、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提升应对市场的综合实力。

4.4 提升综合利用

一是,大力发展茶园套种铁皮石斛等中药材、茶树菇、果树等经济植物,发展茶园生态鸡等养殖业,提升茶园综合利用。二是,充分利用茶果生产茶叶籽油、茶果废渣生产有机肥,利用茶树花生产茶树花茶,提升茶园边角料、附属物的利用。三是,充分利用茶叶资源,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扩大茶叶利用范围。

4.5 提升茶叶基地

一是,引进茶树优良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湄潭现有茶园以福鼎大白茶、黔湄系列、湄潭苔茶品种为主,近两年引进金观音、金牡丹、中茶108等新品种近2000hm2,还要规模化引进适制绿茶、红茶的优良新品种,力争在“十三五”新品种茶园达到3333hm2以上,大力研发生产优质茶。二是,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提升茶叶品质。三是,推广茶园管理机械化,大量降低劳动成本。湄潭茶园集中度高,大部分集中连片,地势比较平坦,推广机械作业具备良好条件,应大力推广机械除草、采摘、修剪和采用飞机进行统防统治。四是,打造景观茶园,提升茶园观赏性。在旅游景区茶叶基地大量套种果树、花草等观赏性植物,建设园林式彩色茶园,让茶园处处是美景。

4.6 提升茶文化旅游

一是,加快推进茶文化旅游景区开发,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把中国茶海、天下第一壶、象山茶博园、核金龙300里生态茶桂风情长廊,打造成全国知名的茶文化旅游景区。二是,紧跟旅游业发展趋势,开发涵盖观光、体验、求知、习艺、娱乐、商贸、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茶文化旅游产品,丰富茶文化内涵,满足旅游市场需要[5]。三是,科学规划设计,把茶文化旅游与湄潭新农村、观光、度假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打造湄潭旅游大环境。

4.7 提升保障能力

一是,提升人才、科技保障。着力培养五支涉茶人才队伍:即100000人的茶叶基地管理人才队伍,10000人的茶叶加工技能人才队伍,10000人的茶叶营销和品牌推广队伍,1000人的茶叶行业管理和技术推广队伍,100人的茶叶产业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加强与省茶研所试验站合作,试验示范推广茶产业新技术,大力实施科技兴茶。二是,提升政策保障。要加强茶产业调研,根据茶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调整原有产业政策,创新举措,强化政策导向,引领茶产业继续沿着健康方向快速发展。每年县财政预算茶产业专项资金应在1000万元以上。三是,提升资金保障。要积极申报财政项目,整合农、林、水、交通等项目资金,加大茶产业重要设施建设。各银行要根据茶叶生产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发信贷产品,大力予以金融支持。四是,提升组织保障。要加强县、镇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设,建立专题会议制度和科学决策机制,正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不定期研究解决茶产业发展相关问题。县、镇、村和各级部门要保持茶产业发展定力,全力推动湄潭茶产业在“十三五”实现新跨越。

[1]喻丹,吴文仙.黔茶三问[J].当代贵州,2012,(05):92-94.

[2]孟庆威.生态茶园旅游开发现状及前景探讨[J].福建茶叶, 2016,(09):75-76.

[3]戚康标.关于发展原生态茶园的理念与思考[J].广东茶业, 2013,(04):36-37.

[4]习有兰.临沧市生态茶园的发展对策[J].中国茶叶,2015, (05):25-26.

[5]杨正富.浅谈发展景福镇生态茶产业对策[J].云南农业, 2015,(08):34-35.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Tea Industry in Meitan County

CHEN Zheng-fang,KUANG Mo,LIAO Jia-hong
(Meitan County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Zunyi 563000,China)

Tea industry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economic crops in Guizhou province,and it is a global commodity which integrates economic,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Meitan county is the"national first batch of pollution-free tea production demonstration base"and"China's tea town",in the national focus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ea production ranked second.Tea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of Meitan county rural economy.In this paper,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and measures of tea from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Meitan tea industry,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ea industry.

Tea industry;development status;problem;development suggestions

F426.82献标识码:A

1008-1038(2016)11-0045-03

2016-08-19

陈正芳(1968—),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种植、茶园管理、茶园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研究

猜你喜欢
湄潭县湄潭茶园
湄潭县开展2021年“开学季·关爱行”助学活动
茶园飘香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湄潭茶园
湄潭县茶叶产量与气候关系
茶园观色
鉴赏
贵州湄潭:建管护运 四好通途 致富农村
2007-2008年度油菜“3414”肥料田间试验总结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