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0021)金 涛 指 导 何立人
何立人治疗小儿腹水一例随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0021)金 涛 指 导 何立人
小儿腹水何立人名医经验验案
2015年4月间笔者随师何立人教授门诊,一小儿推门雀跃而入,嬉笑顽皮。一进门就拉起衣服展示他的肚子:“看,没了(注:指腹水)”。小患者显然已对看病流程驾轻就熟了,自觉地伸出双手放在脉枕上。3个月不见,他面色口唇日趋红润有光泽,个子又长高了,脸上已有了同龄小孩的阳光。此小患儿命运多舛,出生时(2007年)发现先天性心脏单心室、肺动脉闭锁,于出生后一月第一次手术治疗,并在2008年10月、2011年11月行第二、第三次手术,具体手术内容不详。第三次手术后3月(2012年2月)出现大量胸水,曾行胸腔壁式引流,胸水未尽而出现大量腹水,手术医院众医束手。其母带他四处奔走求医,全国各地大小医院,各种西药中药服之无数,大江南北民间偏方,各种内治外治疗法几乎尝试殆尽,但腹部仍日渐膨隆,逐渐困顿不堪。记得初见此小患者时,他时年6岁,腹膨脐突,腹壁青筋暴露,精神萎靡,神情忧伤。他的妈妈在诉说病情时,他突然拉着他妈妈的手说:“妈妈,反正我也看不好了,我们回家吧。”6岁孩子绝望的眼神直击人内心深处的脆弱。
当时(2013年9月30日)患儿纳少,喜饮,便欠畅,形瘦,腹膨脐突,下肢无肿。B超证实有胸腹腔积液。脉细小,苔薄微腻。先生接诊反复斟酌后处方如下:桃仁9g,红花6g,炒当归9g,玉米须15g,炒赤芍9g,炒白芍9g,炒枣仁15g,灵芝草9g,景天三七15g,生黄芪10g,水红花子9g,蝉衣9g,白僵蚕10g,地龙10g,地鳖虫10g,蜈蚣1条,全蝎5g,平地木15g,薏仁根30g,猪苓30g,鸭跖草30g,大腹皮30g,八月扎10g,郁金10g,葶苈子20g(包煎),大枣10g,麦冬10g,五味子6g,麦芽30g。7剂。
一月后(2013年10月28日)复诊,患儿速尿量已减,尿线变粗,无咳喘,大便2~3日一行,如羊屎。脉小,苔薄。上方加桑白皮12g,太子参9g,竹叶9g,川朴花9g,椒目3g,佛手花9g。
三诊(2013年12月9日),患儿腹已平软,无腹膨脐突。精神活泼,纳佳,大便隔日行,畅无燥结。已停用速尿。故于二诊方剂中加坎炁1条。
之后,小患者的母亲观察孩子的腹部情况,将三诊方间断服用。三个月至半年间复诊一次,去年9月孩子适龄入学,正常参加课业活动,成绩优秀。目前停药近半年,故来诊随访。
先生云:此患儿先天不足,心肾阳虚,血瘀水泛,水走肠间,饮邪内结,壅滞气机故见腹胀、便结、尿少,津不上承为渴不喜饮,形成本虚标实、邪盛正衰的错综复杂证候。正气既虚,故不宜用甘遂、大戟之类峻下逐水的药物。小患者已经服用利尿药物而效果不佳,故拟用前后分消之法利水消肿。猪苓、米仁、鸭跖草淡渗利湿,使水饮清者从小便而出,葶苈子推饮于后,使浊者从大便而出[1]。大腹皮宽中消胀且善下行,用此药因势以利导,并用八月扎、郁金等行气以利水。鉴于水瘀互有影响,“血不利则为水”[2],“瘀阻可使水道更阻,瘀散可使水随气行”。用桃仁、红花及系列虫类药物如地龙、地鳖虫、蜈蚣、全蝎等活血化瘀,辅佐心脉营行,以利水饮运化。恐小儿正气不足,攻伐伤正,故使用灵芝草、生黄芪、麦冬等药物益气养阴。复诊时,患者尿量增多,但大便仍旧干结,故加椒目增加后消之力。取《金匮·痰饮咳嗽病》“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2]之意。并使用川朴花、佛手花加大行气之力,竹叶淡渗利湿。小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故尤重顾护正气[3],加用太子参补益正气,意寓“水不自行,赖气以动”。三诊时腹膨脐突改善,腹水明显消退,大便亦畅。顾念肾为水火之宅,阴阳互根,故在正盛邪退之机加用坎炁以阴中求阳,少火生气,运化水液,以善其后。
无独有偶,先生回想起上世纪70年代之初参与教改小分队下乡时的一个病例。一小儿大量腹水,跪卧在床,腹膨脐突如小灯盏,亦曾以本法本方治疗,亦喜获此效益。时光荏苒,20年后,先生阅读《新民晚报》时偶见一文章,依稀描述的即是当时诊治的情景,猜测不知此文撰写者是患者本人乎?其父辈乎?
[1]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M].第三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88-189.
[2]汉·张仲景著,何任,何若苹整理.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7-54.
[3]江育仁.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9.
R249
A
1006-4737(2016)01-0045-02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药科研基金(编号:2014S0);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何立人传承工作室
201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