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渊 张超 (陕西省清涧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718399)
陕北丘陵沟壑区畜牧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贺渊 张超 (陕西省清涧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718399)
陕北是陕西省北部榆林、延安两市的总称。除榆林市毗邻内蒙的风沙区外。多数为丘陵沟壑区。沟壑纵横土地零散。虽说也属于农业区。但发展规模种植业条件极其有限。自本世纪初实行退耕还林以来。农耕地减少。林地、草地面积大幅增加。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养殖业也成了部分农民脱贫的一项产业。但是整体而言其发展还是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为此。笔者在黄土高原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清涧县。深入折家坪镇、宽州镇、下廿里铺乡等地。通过实地走访查看、与专业户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清涧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拙见一并报告如下。
畜牧业有较大的发展。但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困难较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重。近年。清涧县虽然没有大的疫病流行。但点状疫病时有发生。对畜牧业生产发展构成威胁。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清涧县的疫苗供应只有国家农业部规定强制免疫疫苗。但是强制免疫疫苗的供应按照每个养殖场的养殖数量免费足额供应。疫苗所产生的免疫抗体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免疫抗体合格率。然而强制免疫而外的疫苗却一概没有。养殖户只有自行采购。这样就导致了养殖场生产成本的增加。或采取减少一些疾病的免疫。存在疫病爆发隐患。
大部分村级防疫员年龄在50周岁以上。而可以接替的年轻人几乎断茬。严重影响防疫工作的开展。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大部分人劳力外出务工。年轻人普遍不想呆在农村。即使呆在农村的青年有的不具备当防疫员的条件。还有的不屑此类工作。
虽然清涧县将村级防疫员的补助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2200元。另外给每个村级防疫员投保100元人身意外保险。但是随着清涧县畜禽养殖量的持续增加。村级防疫员的劳动强度也在不断增强。另外村级防疫员发生意外的风险很大。所以防疫员工作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目前。清涧县的畜牧业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没有能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供销一体的龙头企业。只有下廿里铺高升养猪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模式。但是规模只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难以起到龙头引领作用。另外养殖户受市场影响的因素较大。行情好时。一哄而上抢着饲养;行情不好时。纷纷下马放弃生产。造成了产品的 “短缺”和“过剩”的交替出现。增大了市场波动 “峰”、 “谷”。市场难以搞活。产销衔接不畅。市场竞争力弱。影响畜禽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畜牧业的稳步发展。清涧县的畜禽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一条龙的产业链条。规模养殖户基本上是自产自销。而且是等贩运户上门收购。
养殖场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畜禽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饲养各阶段。不是根据畜禽营养需要科学饲喂。而是有什么喂什么;运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还很少。清涧县没有一家用青贮饲料的。粗放经营、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都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随着畜禽养殖数量的增加。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和生活废弃物。尤其是畜禽产生的粪便造成环境污染进一步凸显。虽然要求每个养殖场都建设化粪池。但是个别养殖场仍然把粪便排入河道。臭气熏天。周围的住户和过往行人反响很大;虽然要求养殖场将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是有些监管不到位。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据调查。养殖户普遍反映。规模养殖在种畜禽、圈舍、饲料等方面需投入大量资金。仅凭农民自有资金难以满足需要。而向银行贷款担保难、程序多、手续繁、费用大且信贷数额小。使一些想发展规模养殖的能人和已有一定规模的大户常因后续资金不足而难以实现较大的发展。另外。信贷需要抵押担保。但许多养殖场没有房产证。养殖场用地也没有办理手续。没有担保抵押就贷不了款。同时信贷手续繁杂。门槛高。以农行惠农卡为例。惠农卡最高只能贷5万元。但要五户农户联保或一名公务员担保。而且表格多。审批繁琐。许多养殖户宁愿向亲朋好友借贷。有的月息高达1.5分。但不愿跑银行。增加了养殖成本。
畜牧业是这一类地区农业的支柱产业。是农民经济来源的主要渠道。必须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不懈地抓好畜牧业发展工作。为此。笔者建议。
发展畜牧业。防疫是关键。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防疫工作的认识。把防疫工作作为发展畜牧业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建立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预防控制、防疫监督及预防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体系。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协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防疫体系。要科学合理搞好动物疫病防控三级网络建设。落实好村级防疫员的待遇。同时。进一步加大畜牧业的扶持。县、乡财政要增加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资金投入。完善检测设施。提高防控能力;要加强市场监控。严禁外来疫病侵入;要加强法律宣传和技术推广。提高防控疫病的意识。通过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促进清涧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把中介组织有效组织起来。进行组织化生产。实现与市场的有效链接。要按照 “政府扶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带农户。农户增效益”的思路。积极引导养殖户、销售户和龙头企业组建实体型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壮大畜牧经纪人队伍。积极培育和发展养殖业协会在市场准入、信息服务、行业规范等方面的作用。尽可能规避市场风险。切实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不断升级。要充分解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稳定基层技术队伍。履行服务职能。促进畜牧业发展。
加强和完善畜禽良种繁育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与现代畜牧业生产相适应的完善的良种繁育、供应和推广体系。迅速引进、改良畜禽品种。扩大试验示范规模。提高现有畜禽良种选育和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使个体生产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充分挖掘良种的贡献潜力。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增加建设优质品种的改良扩群。搞好现有精、氮供应联网服务。配备必要的测定和育种设备。做好繁育改良技术培训指导工作。通过人工授精、冻精冷配、胚胎移植等核心技术的推广。增加养殖户收益。
积极培育市场营销主体。支持发展一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网上交易等形式参与畜产品流通;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及时研究市场动向。分析价格变化。预测消费趁势。预警市场风险。借此指导生产。引导消费。
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对现已形成的养殖基地、优势的区域和适宜发展的地域。切实加大水、电、路等必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广大养殖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把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作为畜牧业投入的重要渠道。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不仅要继续实施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补贴制度。还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扩大其他畜禽的保险补贴范围;大力争取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省级农业专项资金、畜禽标准化创建等项目资金的补贴名额;继续完善家庭适度规模以奖代补政策。三是要通过采取小额信贷、贴息补助等形式。支持养殖户引进良种。扩大和提升养殖规模和水平。四是要在支农资金的安排上对畜牧业给予重点扶持和倾斜。并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引导。调动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发展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