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医生APP“益康”可行性分析和程序设计研究

2016-01-27 11:36华储曌王曹昆孙德良
消费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医疗

华储曌 王曹昆 孙德良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掌上医生APP“益康”可行性分析和程序设计研究

华储曌 王曹昆 孙德良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工具提供医疗服务的移动医疗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蕴藏了其巨大潜力。通过调研建立模型分析消费者对于移动医疗的理解与信任程度的影响因素为项目的创立提供基础。基于社会环境与技术环境的可行性分析与基于设计理论和具体功能方面的程序设计是移动医疗应用的理论土壤。全文通过细致全面的分析为项目掌上医生APP“益康”的创立提供指导意见。

移动医疗 可行性分析 程序设计

一、移动医疗概述

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时代的飞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医疗作为全世界范围内关注的话题在时代的风口中也获得新思路。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定义移动医疗,即通过使用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包括远程医疗数据收集与监控、电子病历与处方访问、在线诊断与治疗等,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以移动终端的医疗健康类应用为主。[1]

(一)发展现状

1.国外情况

国外网络普及较早,移动医疗现阶段十分活跃逐步普及。部分发达国家的远程医疗技术成熟,近年来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医疗服务的应用与研究也越来越多。[2]

七年前美国研究人员开发过基于便携式移动通讯设备和相应的支持系统,在急症神经疾病发生时为辅助远程诊断效果捕捉高质量的临床信息与影像资料的远程中风治疗与护理指导系统,为急性脑卒中的患者提供救治;德国医疗应用厂商曾建立过通过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收集患者皮肤图像数据和生物反馈信息再通过部署在PC端的数据分析平台为患者提供诊断的远程皮肤病学信息系统,为皮肤病患者提供诊断;法国人曾基于新型可移植系统双向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的重要生理指标实现远程监护和报警。[3]

移动技术在医疗领域地不断深入逐渐催化演变新的商业模式和医疗健康产品,并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拥趸和追随。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拥有较大的患者群基数而时空差异下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人力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移动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地思维可以缓解一部分医患压力。但我国由于政策、技术等种种壁垒以及发展时间尚短等原因在移动医疗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认知认可程度有待提高,移动医疗技术和商业运营模式尚未成熟。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有行业专家预测,2020年中国的移动医疗市场将达到1986.9亿,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

当前我国的移动医疗应用主要可以分为应用于医护工作者之间的工作沟通分享、信息传递归档的应用型工具和以需要医疗咨询的普通群众为目标群体用以在线实现各种医疗服务的支持型平台。根据功能类型又可以分为建立疾病数据库和整合医生资源为用户提供移动自诊和在线问诊服务的医患交互型,基于知识库信息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面向专业医护人员和部分患者开发移动信息查询和决策平台的知识辅助性,以及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由医院为患者提供的可以完成医疗便捷服务的综合服务型线上平台。[4]

(二)未来发展趋势

伴随移动医疗服务的蓬勃发展涌现出数量庞大的应用诞生,但不够突出的技术创新和不明确的盈利模式等使得并没有一款产品真正获得用户的忠诚度和足量的市场份额,更高效对接网络和医疗资源明确商业模式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根据实际情况调查会发现当下亟需医疗服务的群体对移动智能终端使用和信息产品的信任问题成为阻碍其拓展市场的一大阻碍,如何协调消费者之间的差异化需求、由其是对于信息相对闭塞资源相对贫乏的偏远落后地区的积极培养消费习惯与市场会是该领域抢占份额的关键。

最后在各项涉及民生议题中政府扮演的重要角色将对于协调各方利益、引导普通群众消费观念和给予资本注入的信心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政府在移动医疗服务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使命以及如何平衡干预市场程度也值得学者取得研究。

二、掌上医生APP“益康”的定位

前文提到的移动医疗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可以预见其未来广阔的市场潜力,但现阶段的市场反映程度却并不高涨,对其隐私与安全问题的顾虑亦存在。民众对于移动医疗领域的理解与认知程度究竟如何,可以通过对其初始信任以及采纳演进等问题重点考察,运用移动医疗服务的初始信任模型、采纳转移模型以及慢性病管理系统的初始采纳模型的搭建,探讨分析哪些因素影响消费者对移动医疗的理解与信任。[5]

装配式住宅工程施工完成以后,施工单位首先要对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施工工程没有隐患风险,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还要做好最基本的防护工作。监理人员要根据工程情况来设计防护方案,确保每项工程的质量都能达到标准,比如装配式住宅工程关键部位的连接情况和住宅的沉降量等,保证在既定设计范围内,避免出现裂缝问题,从而影响到住宅工程使用。

利用问卷和抽样等方法对消费者样本进行调研搭建模型研究分析,探索在医院声誉、技术程度、信息安全质量和个人信任倾向等因素对于初始信任的影响情况;研究网络医疗信息和感知易用性与初始信任直接或间接实现采纳转移,并且感知有用性和感知风险等因素均会对采纳转移机制产生影响;通过对某些具体案例的访谈和定量分析患者与家属在初始信任和采纳转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研究发现消费者较注重医院声誉和信息质量安全,要求移动医疗服务供应商需要注重服务的安全质量,在推广运营的同时可以选择信誉不错的医院进行合作开发;年龄和收入与初始信任的建立呈正相关而与学历教育程度相反,要求移动医疗服务的定位需要首先确立在高收入年轻群体进而扩散至关注健康的人群;对于已有网络医疗基础和移动互联网使用基础用户转变为移动医疗用户较为简单,要求提高这类人群的初始信任有利于最大效益圈住用户。

三、移动医疗应用研究

(一)可行性分析

移动互联网大环境背景下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的普及与信息通讯技术发展的支持以及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技术等迅猛发展为移动医疗创造雄厚的技术支持;医疗健康作为社会群众的广泛追求随着收到市场的与资本的竞相追逐等社会环境因素更加促进移动医疗的发展。[6]

1.社会环境

日益严峻的生活环境和高强度的生活状态带来的是流行病、传染病、慢性病等多发和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等不健康的生活状态,这一切对人类生活的威胁使得我们变得愈发脆弱,移动医疗对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被无限放大,可以改善身体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公共资源尤其是涉及到生存问题的医疗资源供求不均衡在发展中国家由其严峻,资源的地理空间、时间等缺乏和分布不均是造成我国“看病贵、看病难”这一社会矛盾的重要原因,移动医疗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求压力,互联网在资源跨时空的合理配置上发挥着独有的作用。医生与患者之间紧张微妙又脆弱的关系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双方的需求和责任决定的,而现实情况又会不断恶性循环由此形成的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棘手的现实问题,移动医疗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双方的交流形式与关系,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不一样的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联系避免并逐渐改善不良的社会现实问题。除此之外一些普遍国情也为移动医疗蕴藏着巨大潜力,黄种人的身体素质、国人的膳食习惯和养身观念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即将到来,都暗藏对移动医疗服务的巨大需求。[7]

2.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刷新着我们的认知,科技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智能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与普及可以实现个体信息的收集录入功能,包括各项生理指标和临床表现,相较于传统的手段更加便捷与高效;移动通信与物联网的发展成熟提供了更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信息包裹一手数据跨越时间空间等障碍更加安全可靠高效传输节约社会资源;云技术的发展为庞大的信息数据的保存处理提供技术支持,未来个人健康信息的数据信息量之大、处理运算之复杂早已超乎现在的判断,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出现让人类始终走在挑战之前。技术给移动医疗各个环节带来的支持与改变,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闭环,为居民的医疗服务开启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

(二)程序设计

1.功能设计

移动医疗应用从具体的功能上分工,包括但不限于下文提到的所有功能。健康方式养成功能具体又分为膳食与运动指导功能,将食品百科与个人生理数据结合对膳食健康提供例如热量摄入、营养搭配等指导,将运动数据同步储存并分析人体的各项指标收益;健康数据管理功能可以以移动智能终端作为数据的采集端收集各项身体指标通过大数据分析管理日常数据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参考依据和未病防治,并且建立用户云健康数据库和电子病历,为用户提供健康数据管理和实时查询,为医生诊断提供判断依据,降低误诊率;健康信息咨询功能又可以划分为自诊、问诊和导诊大致三类功能,为用户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沟通方式,通过诊断功能的主动发起方加以区分可以更加切近日常生活具有人性化的用户体验;健康个人医生功能在西方发达国家成熟较早也是我国移动医疗未来发展方向,具有一定条件的各人会可享受到私人医疗服务;以及为医学专业用户服务功能,凭借其专业性为主要但不局限于医护人员提供医疗信息指导建议功能。

2.界面设计

移动医疗应用的界面设计属于产品开发范畴,暂不做专业性研究,针对于属于用户体验层面的视觉效果、功能体验和情感认知层面就如何满足目标客户的审美需求和使用习惯加以研究。视觉体验层面需从色彩美观、元素适中和版式均衡入手,针对不同背景和图标颜色多组搭配进行用户测试,图片元素应简洁高效传达产品理念,版式设计理性规整视觉性强;功能体验需要交互设计细致前端稳定,需要做到易理解、易记忆、已操作;情感体验层面需要重点考虑满足消费者的安全、怀旧和社交需求,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8]

四、总结

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工具提供医疗服务的移动医疗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蕴藏了其巨大潜力。[9]通过调研建立模型分析消费者对于移动医疗的理解与信任程度的影响因素为项目的创立提供基础。基于社会环境与技术环境的可行性分析与基于设计理论和具体功能方面的程序设计是移动医疗应用的理论土壤。全文通过细致全面的分析为项目掌上医生APP“益康”的创立提供指导意见,在其具体的设计开发中,用户界面遵循视觉层面的色彩元素版式要求,功能层面交互设计细致并且情感层面强调人文情怀;功能设计在做到实名登记的安全需要外,尽可能多的搭载健康方式养成、生理数据管理、就医信息咨询、个人医生和专业知识服务等功能。“益康”移动医疗应用是移动医疗在我国发展现阶段一次学生阶段的尝试也是个人进入行业领域的初步探索,在为今后学术研究与科研创新打下基础的同时,也希望可以为社会的变革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1]张会丽.移动医疗在我国的广泛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

[2]汪鹏,吴昊.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14,1:8-10

[3]段万春,曹勤伟,李记.近10年国内外移动医疗研究述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8

[4]徐嘉琦,毛靖,李节.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护理学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5,1:103-106

[5]车小玲.消费者对移动医疗的信任及其采纳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6]赵冬杰.移动互联时代我国健康传播App的现状与趋势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7]杨玉清,李金叶.新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分析与索解.[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25-32

[8]魏祯.基于体验设计理论的咖啡馆家具设计研究--大学校园咖啡馆家具设计.[D].上海:东华大学,2013.

[9]陆忠芳.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医疗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13.

华储曌(1995-),男,安徽安庆人,安徽财经大学2014级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王曹昆(1997—),男,安徽六安人,安徽财经大学2014级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孙德良(1972-),男,安徽凤阳人,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理论。

猜你喜欢
医疗
医疗UDI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医疗合同中医方违约责任的判定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精准医疗蓄势待发
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当立法
让法治拥抱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