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霞 广西科技大学汽车学院
广西高铁经济带建设对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郭红霞 广西科技大学汽车学院
概述广西高铁经济带建设对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通过调研,从专业市场需求定位角度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模式,探索复合型交通运输术专门人才人培养体系,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交通运输人才。
广西 高铁经济 交通运输
2013年 12月底,广西自治区内衡柳、柳南、南钦、钦北、钦防 5 条高铁同时开通,彻底改变了广西无高铁的局面。5 条高铁总开通里程达到 1095km,约占广西区内国铁里程的 20%。衡柳高铁和柳南客专属于湘桂高铁重要部分,衡柳高铁里程为 497.9km,柳南客专里程为 225.8km,两条线路东起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西至广西首府南宁市,并在柳州站交汇,设计和预留时速达250km,是湖南、广西省区间最便捷的运输通道,将构筑起广西连接中南、华东、华北地区的快速通道。湘桂线南宁至凭祥段改造完成后,与黔桂铁路和南昆铁路共同形成湘鄂赣等省西南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地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但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良好科学素质的人才的推动,特别是具有创造能力和付诸实现能力的新型人才。交通领域近年来一直是广西港口企业和部门人才竞争的焦点之一。目前,我区无论是交通运输的研究、操作还是交通运输系统开发的人才,都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随着广西高铁经济带的建设,未来一段时期广西对交通、物流技术人才有极大需求。因此人们对交通运输专业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各高校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办学积极性。为此,研究制定与完善专业建设规划,提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可以切实有效的促进本专业课程开发,推动本院本系教育改革实践活动的开展。
广西科技大学作为柳州市仅有的一所本科院校。柳州市通过湘桂高铁,在衡阳东站与武广客运专线连通,柳州至北京、长沙、广州、上海等主要节点城市的旅行时间大大缩短。未来柳州境内有还将建设开通贵广客运专线等高铁线路,届时柳州市与广西省内重要城市、贵阳、重庆等周边省会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缩短至3小时范围内。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运行多年后,开设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的院校由于所处的环境和区位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由于我校处于广西的重要工业城市柳州,且未来几年在广西建设高铁经济带的大环境影响下,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会大幅增加。
随着广西高铁经济带建设受到各界的关注,人才的培养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尚未有高校针对高铁经济带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而进行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制定。
为此,课题组赴南宁、柳州、北海等地的相关企业和高校进行了相关调研。经过调研组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1.广西高铁经济带的建设,完善了广西对外交通体系,形成了航空、高铁、普通铁路、公路等交通方式之间相互补充、紧密衔接的对外综合交通运输模式,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因此,随着广西高铁经济带的建设,未来一段时期广西既懂栋铁路相关知识,又懂综合交通相关知识的人才有极大需求。因此建议2017级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计划应增加交通运输组织学、机车车辆与牵引计算、综合交通学等相关课程。
2.随着广西高铁经济带的建设,高铁不是一个独立的交通体,其要实现良性发展,高铁必须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实现零换乘和运能的协调。由于高铁必须借助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运输,如果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发展滞后,就不能将高铁的旅客聚集到高铁车站,同样,也不能将高铁旅客分散到他们的目的地,高铁高效、便捷的优势将会大打折扣,其对区域经济的效应发挥也将受到影响。近年来,南宁市和柳州市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轨道交通的建设。南宁市规划2020年,南宁市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62%,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例达到30%。2016年,柳州将轨道交通开建,拟建的轨道交通试验工程区域为河东交通枢纽至柳东新区,从中选取合适路段进行建设,制式为高架跨座式单轨。主要对口大中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业,培养主要从事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运行组织与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建议2017级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计划应增加通信系统原理、智能交通通信与信息技术、线网规划、车站信号自动控制等相关课程。
3.为适应广西高铁经济带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应增加行业特定技能实习。其中包括城市轨道车辆或铁路车辆构造与检修实习、城市轨道或铁路线网电力牵引基础实习以及铁路客货运场站实习。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掌握现代交通运输系统设计与应用技术,熟悉交通运输基本理论与科学分析方法、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工程基础知识、经济、法规等宽厚的基本知识。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规划设计能力、优化控制能力的运输工程师、交通工程师、系统工程师。
根据专业市场定位和培养目标,由于交通运输专业设置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就应当体现以能力为本位;在开发专业课程设计时以任务驱动、行动为导向,具体由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技能课这五个学习模块。
1.通识必修课。本模块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基础。
该模块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思维与计算文化、高等数学A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电工电子技术、大学物理、线性代数。
2.学科基础课。本模块主要是为了培养交通运输专业方面的初步知识和能力。
该模块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力学、运筹学、金属工业学、科技英语、互换性与技术测量B、机械设计基础、运输经济学、运输技术经济学、运输系统工程、交通运输专业英语、通信系统原理、智能交通通信与信息技术、。
3.专业主干课。本模块完成交通运输专业方面初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该模块课程:交通运输规划、运输枢纽设计、交通运输组织学、机车车辆与牵引计算、综合交通学、线网规划、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城市轨道交通。
4.专业选修课。本模块完成交通运输专业从业的特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该模块课程:驾驶员安全可靠性评价、编组站工作自动化、城市交通监控系统、铁路行车组织仿真实验、货运代理、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数据库技术、Powerbuilder。
5.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理论课的课内实验、基本技能课、专业技能课、集中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等。
(1)行业通用技能课。包括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大作业、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运输枢纽课程设计、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等内容。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交通运输专业的基础技能。
(2)行业特定技能。包括铁路车辆及城市轨道车辆构造与检修实习、铁路轨道及城市轨道电力牵引基础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内容。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交通运输专业从业的特定技能。
我们的专业定位在懂高铁和轨道交通相关技术的交通运输人才,因此,其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属于理论应用型。建议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产学研政”式,发挥企业先进的设施设备和学校师资力量,在此基础上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以此来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二是“校企互动式”,由企业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并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与实践相结合;三是共建实习基地,按照学校与企业的一致达成的协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基地。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很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2] [3] [4]。
广西科技大学汽车学院在交通运输专业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发展创新之路。在交通运输专业建设中应继续的秉承以市场为导向,针对广西高铁经济带建设对广西区内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尤其是交通运输业的深远影响,提出合理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体现行业特色、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1]罗世民,幸筱流,陈红江.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J]. 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第2期(总第63期):72-74.
[2]马驷,王琳.国内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的比较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9-43.
[3]李丽华、周和平、柳伍生. 工程教育背景下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策略[J].高教发展与评钻,2015.1:83-90
[4]李美华.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J].科技创新导报,2011.1:27-30.
郭红霞(1979.5-),女,内蒙古,广西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2016年度广西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广西高铁经济带建设对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2.201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建设广西高铁经济带研究(项目编号:15BJY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