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息成像技术在历史古迹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016-01-27 12:01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401520
大众文艺 2016年13期
关键词:古迹全息文脉

王 欢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401520)

论全息成像技术在历史古迹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王 欢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401520)

历史古迹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我们必须保护好它,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历史古迹焕发出应有的魅力。随着全息成像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古迹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为历史古迹规划设计,找到了新的表现形式。本文对历史古迹开发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全息成像技术在历史古迹规划设计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全息成像技术在历史古迹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历史古迹规划设计的新思路,为历史古迹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贡献。

全息成像;历史古迹;可持续性;可逆性;历史文脉

一、历史古迹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历史古迹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有效的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开发过程中,历史古迹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无序开发、粗暴开发、利益开发,简单的模仿,造成了诸多历史古迹开发项目的“有形无神”。单纯地以经济效果、参观人数来衡量项目开发是否成功,在遗址上新建一大批假古董。但是,有的历史古迹现存可视的东西很少,不新建改造、不开发互动体验项目,导致缺乏人气和资金保障,在痛苦中挣扎。还有大量的历史古迹处于无人管无人问的情况,任其衰败。如何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开发好,使其免遭不可逆的破坏,决策者陷入两难境地。

现今,历史古迹开发现状堪忧。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出:对历史文化和古迹的保护和传承,也是政绩。因此,在历史古迹规划设计中,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既让历史古迹全方位充分展示其魅力又不破坏历史古迹的表现形式。全息成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历史古迹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二、全息成像技术在历史古迹设计中的优势

全息成像技术原理是通过光的干涉和衍射,记录、再现三维图像效果。首先通过对光的干涉,记录对光波信息。再利用衍射再现所记录的光波信息,实现三维图像的再现。全息投影是一种无需佩戴眼镜的3D技术,观众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物和景象。幻像可以与实物结合,也可以与观众互动,使我们能够穿梭于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通过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让观者看到一个“虚拟的真实世界”。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全息成像技术逐渐突破环境、空间、技术等局限,在古迹保护与开发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全息成像技术在历史古迹设计中的优势如下:

1.可逆性

由于全息成像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完成,可以反复调整成像效果。如果人物和场景没有到达既定的效果,可以继续调整。随着考古、文脉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观点的产生,也可以重新构建新的全息图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开发新的三维图像,形成更为庞大的虚拟成像效果。虚拟图像的调整不会对古迹产生破坏,也不会产生资源的浪费;避免对古迹反复开发、重建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历史古迹是不可以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破坏将是不可逆的,全息图像却是可逆的。正是基于可逆性,也为实体景观开发提供了大量的成像效果参考,避免决策的失误,产生严重后果。通过成熟的全息成像作品在实际古迹开发中进行应用,论证其可行性,并通过时间和市场的检验,为后续的真实复原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2.互动性

互动性主要是全息成像古迹与真实古迹的互动,全息成像内容中各元素之间的互动、全息成像内容与开发者、管理者之间的互动、最重要的是与游览者之间的互动。古迹的旅游开发,必须考虑市场化的检验,通过市场化产生经济效益,为古迹保护提供资金保障,使其能良性循环。同时,在对古迹的规划设计和开发中也要考虑市场化所带来的的问题。互动是游客体验古迹文化、了解古迹文化、感受古迹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重要的游客重要的消费方式,但由于互动开发的滞后,产生要么没人去,要么对古迹产生破坏。对全息成像的互动式项目开发,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试想与李白共饮、与王羲之同书、与赵飞燕共舞、与赵云一战、与诸葛亮一辩……甚至根据项目的需要,开发比较现代、奇幻的互动项目。全息成像技术与其他艺术形式、技术手段相结合,形成新的试听语言和互动方式。例如,可以将全息成像技术与VR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全息成像技术是把虚拟画面带到现实世界里,VR技术是把现实的内容带到虚拟世界去,在古迹规划设计和互动项目开发,以全息成像技术为主VR技术为辅。在玩中感受,古迹的文化和历史。

3.延续性

延续性主要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首先,古迹发展到今天是经过了漫长的数月,朝代更迭,兴衰荣辱,是时间把这些历史、文化、故事串了起来。通过全息成像技术,可以实现时间性、故事性的表达。由诞生、繁盛、衰落、复兴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示出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故事,像一部连续剧一样。通过古迹这个索引,展示与之相关的所有文化。通过文化的背景,能更好的让我们去认识古迹,感受古迹的前世今生。同时,也能促进旅游的丰富性,给观众不断的推陈出新。其次是在空间方面的无限延续,通过形状、维度、体量、比例、位置的变化,实现在空间的变化和延续,收放自如。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相互转换,人从画中来到我们身边,古迹从图中长出。还有就是形状、体量、位置等方面的变化,随着创造者们的想象和故事需要,进行空间方面可变调整。在现实古迹规划中,空间的把握尤为重要,存在诸多的局限性,让真实的古迹规划设计,很多时候敢想不敢做。虚拟空间是无限空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游客可以自己定义空间,沉浸其中,在流动中体验古迹的历史文化。

4.多样性

全息成像技术下的古迹展示形式多样,特效可变、色彩可变、造型可变、故事可变、时间可变、空间可变……更真实的还原历史,让观者全方位的感触到古迹文化,从而引发心里的情感变化。通过声、光、电营造震撼的视听效果,甚至能闻到、摸到……从传统的古迹单一展示,到听觉、视觉、触觉、嗅觉最后集成为独立的感受,全方位的体验。三维效果可根据数字内容的变化而调整,大大提高了古迹的文化内涵,古迹从残垣断壁到富丽堂皇,从死气沉沉变成有生命的空间。新媒体艺术形式,产生的奇幻的艺术形式,满足了游览者的猎奇心理,在虚拟的世界中进行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和互动,一切都非常真实。

三、全息成像技术在历史古迹规划设计应用的原则

1.历史古迹文脉的挖掘

从深层次来说最难的就是古迹文脉的挖掘,这才是古迹再现的根本。甚至很多文化内涵还在不断的解读中,当前很多对于古迹的认识,不一定是正确的,随着文化的研究和文物开发解密,新的认识就会产生。全息成像技术在历史古迹上的应用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真实的呈现其文化内涵;表现的形式和内容能否与文脉紧密结合。先进的技术必须服务于古迹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古迹最大的遗产就是其所蕴含的文化,不同的人通过对文化不同的解读,产生了不同的思想。通过对文化的解读,让观者真正走进这个亦真亦幻的世界。全息成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景配合声光电,具有故事性、连续性,让游览者沉浸其中。就像看了一部大片,不同的是自己是自身其中,像做了一场的梦一样。

2.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

全息成像技术应用到古迹规划设计中涉及很多领域。项目的规划必须充分考虑虚拟模型、场景设计、脚本设计、交互设计、人物设定、声效设计、服装设计、光环境设计、空间设计、历史文化挖掘等问题。需要各个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才参与其中,还得打破学科、领域的界限,相互认识、理解和配合。因此,在规划设计前,必须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参与各方了解彼此的能力和技术极限,进行技术方面的整合。各方进行技术交底,展示各自工作的流程和工艺,使大家对项目的最终效果有预见性。通过调研论证,找出古迹的文化精髓,制定出顶层设计,最后确定能达到的规划设计。除了实体展示平台领域的规划设计以外,还应该考虑数字媒体平台的开发。通过互联网,古迹的展示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电脑、全息投影仪器等,把古迹搬到世界各地进行展示。数字信息共享、共用,避免数字信息重复建设,产生多方位的经济效益。通过各种媒介展示古迹的文化,形成线上和线下共享互通。

3.建立可持续性开发和保护机制

历史古迹必须建立分区、分级规划设计,全息成像技术根据不同的情况应用到规划设计中去。空间环境合理布局,处理好空间变与不变的关系,变的是虚拟空间,不变的是现实空间。在古迹规划设计中可分为核心区、过渡区、体验区,分区应用全息成像技术。核心区主要展示古迹建筑的复原效果和在历史长河中的演进过程,游客不能行走到和触碰到,可以通过过渡区的设计进行隔离和引导。过渡区是游客可以到达的地方,并存有一定古迹的地方,比如一些古桥、古道、古树……,一些不易损坏的古迹。过渡区衔接互动体验区,两个区域相互穿插。互动区里除了虚拟的图像互动,还需要配合一些真人表演,演员和虚拟画面互动、演员和游客互动,让其走完成全程才发现梦醒了。通过分区、分级的保护,达到即能互动又不会对古迹产生破坏。因此,在全息成像技术应用过程中,必须建立全局观,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

四、结论

结合历史古迹开发现状,遵循历史古迹开发与设计原则,深入挖掘历史古迹的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将全息成像技术与历史古迹规划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历史古迹开发与保护的和谐发展,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全息成像技术给予历史古迹其“形”,文脉赋予历史古迹其“神”,让其形神兼备,焕发出新的生命。掌握全息成像技术发展趋势,建立优质项目开发队伍,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对历史古迹进行提档升级。虚拟成像效果融入真实的历史古迹环境中,亦真亦幻,让游览者全方位感受历史古迹魅力。通过优化管理机制、艺术与技术对接、考古研究、技术更新、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开发机制,形成体系,整体推进,才能满足现今历史古迹开发与保护的需要,才能具有持久性和普适性。

[1]庄凯凯.游离于现实与虚拟之间——全息影像在公共艺术中的研究与探索[D].中央美术学院,2014.

[2]黄建.3D全息投影技术发展应用[J].演艺科技,2015(05).

[3]师国伟 等.增强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J].系统仿真学院,2009(09).

[4]黄克忠.遗址保护方案现存问题剖析[J].东南文化,2009(11).

王欢(1984.1),男,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风景园林研究生,讲师,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

猜你喜欢
古迹全息文脉
王亦如:只为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全息“魔镜”在身边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岩上觅古迹 画中释春秋——纪念盖山林先生
敦煌古迹旅游景点与《周易》
京都古迹
意象的组合——杜甫《咏怀古迹·明妃村》 李元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