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改革策略

2016-01-27 11:18兰鲜凤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546199
大众文艺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职业技能教学改革

兰鲜凤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 546199)



基于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改革策略

兰鲜凤(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546199)

摘要:目前,师范生在语文教学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口语表达不流畅,文学文化知识积累少。针对师范生的能力问题,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必须与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相对接,要帮助提高师范生的语文教学能力。为此,应该调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其教学应该围绕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终极培养目标即一个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并相应地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关键词:职业技能;《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新形势下师专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JGA286)

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比重不断加大,这种现状必须引起教学的高度重视,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功能性要有所变通,要调整自身的教学定位,理应在教学中尽力与中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衔接好。既然中小学语文新课改对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提出了挑战,那么高师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应如何应对呢?只有探索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对接的途径,对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进行系统性改革,才能构建新时期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新理论。

一、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期表现出的能力问题。

目前,师范生在语文教学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问题不少。首先是口语表达不流畅。没有养成儒雅的气质和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态度不够大方,谈吐要文雅,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文明地和他人沟通和交际,很多学生都认为在高校学习专业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较之专业知识语文知识显露出来的作用就比较小,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了高校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认知能力较差。缺少运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调控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感和兴趣的能力。其次是文学文化知识积累少,由于传统的阅读方式以及阅读习惯被网络等新兴的模式所取代,随之一些学生应该阅读的推荐文章被网络文章所取代,这些对于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起不到积极的影响,甚至对于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与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对接

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基本篇目主要由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与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对接品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其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约占百分之五十左右,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平分了另外的百分之五十,由此可见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对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挑战。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与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对接,要求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材建设等方面要进行系统性改革。而我们的实习生往往都是在讲解课文前进行例行公事的作家简介,按部就班地罗列课件中的知识点,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部分,仅仅是完成任务式地带领学生读一两遍作家生平简历和代表篇目,之后便草草转入下一个教学步骤丝毫不见对于文学的热爱,更不见与作家生命体验的共鸣,缺乏对作品的深层理解和个性化的解读可见,我们的师范生没能将作家的创作特点和文学风格溶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也无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地运用和转化。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要帮助提高师范生的语文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讲起课来才能辞藻丰富、口若悬河,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又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给人以视野的开阔.其次,语文老师应该有生活的情趣.现在的老师工作很忙,压力太大,非常辛苦.但是繁忙的教学工作之外,老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应该寻找生活的乐趣.一个有生活情趣的老师,其审美能力自然会高别人一筹,在教学中不自觉地就会派上用场.因此,提高教师的素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中小学生喜欢的教师要有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既要诚实公正,又要博学多才。具备良好素质的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要以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来自觉培养自己的素质。而阅读和教授文学作品,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情感在文学教育中有特殊作用,教师的教学情感、作品的创作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要用饱满地热情,真挚地情感,牵引着学生步入文学殿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创设一种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领着他们登堂入室,去发现美、认识美。现当代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画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它的内容无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文学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相比的。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现当代文学作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心理特点,能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儿童,接近儿童,能促成教师以新的观念来看待儿童,在教学中就会用心为学生营造充满快乐的学习环境,和谐的教学氛围在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现当代文学在激活教学,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面对21世纪新时代的转型,大学文科教学都面临如何调整步伐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不仅是师范班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成人教育函授课程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在进行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都在试图探索现当代文学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及人才自身发展的需求。一些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也纷纷表达自己的教学见解。华东师范大学的孔小波在《如何真正实现大学中文师范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的成功对接》认为:“如果说学校是真正实现大学中文师范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的成功对接的桥梁,那么中文系师范生则是穿越这座桥梁的真正实践者。因而,中文系师范生的师范素养则是决定大学中文师范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的成功对接的最重要因素。”他从师范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师范生语文素养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对接问题。曹亚明先生在《经典导读:连接高师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基础语文教育的桥梁》中直接论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基础语文教育的衔接问题,他认为:“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亟待与基础教育语文课改相街接不仅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中小学教材中的现当代经典作品进行阅读,还要注重文学经典的文学性,重视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从而架构一座连接高师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基础语文教育的桥梁,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他只是从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的角度阐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如何与中学语文课教学对接,比较单一。可是,就目前高等师范学校中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毕业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实践来看,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无论是从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看,都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无法适应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和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应该调整《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因此,确立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目标的意义不言而喻。它的教学目标应该不同于中文研究生教育以及其他非师范类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其教学应该围绕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终极培养目标即一个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中国现当代文学素养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是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环节,也是最终衡量和全面提升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然后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教学内容和中小学教科书紧密衔接起来,上下贯通,学以致用。要老师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所处的地位,熟知中学语文教育现状,关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和满足当今人才市场的需要。同时还要改革教学方法。我们要努力学习和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摒弃传统的、封闭式的单向灌输模式,运用开放的、多维的、研究型的师生互动方法,实现从继承性思维能力培养向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从陈旧落后的教学手段向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转变,培养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改革《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首先,注意课程内容的更新,吸收新时期以来富有学术价值的新的成果,加强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其次,注重教学互动的启发式教学;通过座谈、对话、讨论的方式解决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阐释的难题。第三,加强课外辅导,因材施教。利用课余课后时间辅导学生,对于在写作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实行“导师制”,对他们因材施教,充分发展他们的特长和优势。第四,高度重视校外教学资源的利用,重视与海内外文坛的交流,通过邀请知名学者和作家讲学、座谈,使学生对文学获得更直接、感性、生动形象的认识。第五,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指导学生参与诗文朗诵,话剧表演、小品创作与表演、文学创作、学术论文写作等系列活动。第六,改革教学手段,多数教师能熟练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第七,进行作业和考试形式的改革。

总之,教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中,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大胆改革,体现理论上“够用”,突出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适当删减原教材体系中理论性过强的章节,并加大实训力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角色互换教学、情境体验教学、分组讨论等方式,如播放相关名著改编的影片、学生上台介绍名家名作、分组探讨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学生改写并出演曹禺等人的戏剧片段,多元素支撑教学效果;尽量采用“多维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以及亲和力引导学生、感染学生,优化课堂要素结构,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如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以《车站》为例,作为一部荒诞派的作品,内容欠缺逻辑的剧情,没有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环境等杂乱五章,看不出有任何的进展和变化,不少学生觉得此文十分无聊,完全没有读下去的兴趣,如果教师能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分别扮演作品中的两个主人公,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将作品呈现出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同时学生为了在课堂上表演得更好,也更愿意花费时间去准备,而在反复朗读、揣摩的过程中,自然也就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及艺术特色,体会到文学之美。

因此,确立与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目标,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在教学上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接”的前提。而重视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和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相关度,是“对接”的基石。建立与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对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孔小波.如何真正实现大学中文师范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的成功对接[J].科学教育,2009(06).

[2]曹亚明.经典导读:连接高师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基础语文教育的桥梁[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4).

兰鲜凤,副教授,浙江大学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学、文化。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中国现当代文学职业技能教学改革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