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加味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2016-01-26 15:02:20朱海玲刘艳伟王莹石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牡丹皮单纯性阑尾炎

朱海玲 刘艳伟 王莹 石美

探讨加味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朱海玲 刘艳伟 王莹 石美

目的观察和分析加味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诊治,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大黄牡丹皮汤进行诊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无一例因为病情严重而进行手术治疗,且服药依从性较佳,均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平均疗程7.5 d,痊愈15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患者平均疗程5.3 d,痊愈21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具有治愈率高、疗效好、治疗时间短、无不良反应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加味大黄牡丹皮汤;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疗效

急性阑尾炎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引起,一般和饮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发病时有上腹部或肚脐周围隐痛,在发病的过程中有低热、乏力的症状,若早期不及时诊治,有可能出现穿孔的情况,从而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危急患者的生命安全。一般情况下,西医使用手术的方法或抗感染保守方法进行诊治[1]。本文旨在对加味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患者均满足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随机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16~51岁,平均年龄(36.7±11.2)岁;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15~53岁,平均年龄(34.9±10.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诊治,注射用氨苄西林3.0 g,加甲硝唑注射液0.5 g进行静脉注射,2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加味大黄牡丹皮汤进行诊治。药方组成:甘草6 g、大黄12 g(后下)、牡丹皮10 g、桃仁10 g、芒硝10 g、败酱草10 g、赤芍药10 g、枳壳10 g、连翘15 g、金银花15 g等。假设出现高热不退、心烦口渴情况,需要加生石膏30 g(先煎),知母15 g,用水进行煎服,3次/d;假设在诊治过程中,病情显著加重或者出现阑尾穿孔情况,需要手术进行诊治。在诊治后记录平均疗程时间,并对比两组的诊治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腹痛消失,腹部没有包块,压痛消失,B超以及CT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显效:腹痛消失,腹部包块显著减少,B超以及CT检查发现右下腹部炎性包块显著变小;好转:腹痛情况显著减轻,右下腹还存在压痛、反跳痛的情况,B超以及CT检查发现右下腹部炎性包块显著变小,血常规显示正常;无效:在诊治3~5 d后,腹痛情况没有明显减轻,体温没有下降到正常范围内,血细胞总数比正常值要高,B超以及CT检查发现右下腹部炎性包块没有任何的改变,压痛、反跳痛明显。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0例患者中无一例因为病情严重而进行手术治疗,且服药依从性较佳,均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平均疗程7.5 d,痊愈15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患者平均疗程5.3 d,痊愈21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比较多见的疾病,并作为一种多发性疾病,在任何年龄阶段均有可能出现。在众多的外科急腹症中,急性阑尾炎属于最为多见的一种,占所有外科住院患者的10%~15%。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在第一次发病时,症状体征比较轻,且发病比较缓慢,在发病的过程中有低热、乏力的症状,假设早期不及时诊治,有可能出现穿孔情况,从而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危急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来说,均表现在阵发性或者持续性胀痛与钝痛,通常情况下持续性剧痛所代表的即为化脓性阑尾炎或者坏疽性阑尾炎。在出现持续性剧痛危及到中下腹或者两侧下腹时,均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兆。很多情况下在出现阑尾坏疽穿孔时,神经末梢的感觉与传导功能会消失,或者由于腔内的压力下降,导致腹部疼痛减轻,但是这种疼痛的减轻只是短暂性的,与此同时其他所伴随的症状以及体征不会有所缓解,更有甚者则会使病情更为严重[2]。因此,在临床上对此种疾病进行治疗时应综合其临床现象进行分析,切忌被一些假象错误引导,进而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在中医学的领域中,此种疾病属于“肠痈”的范围内。在《外科正宗》中曾明确表示“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于小肠而成也。由来有三:……败血浊气壅遏而成者一也;……败血停积肠胃,结滞而成者二也;……气血凝滞而成者三也”。在《金匮要略》中曾明确表示:“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可起到活血化瘀与解毒的功效。在出现肠痈时,大多是因为湿热郁蒸,气血凝聚,热结不散而引发。湿热邪毒内结肠腑,血气凝滞,则右少腹疼痛拒按;热盛肉腐,脓液内蓄,故局部肿痞;病在肠,与膀胱气化没有关系,因此小便可以自调。六腑以通为用,因此应该泻热破瘀,促进消散。在此药方中,大黄可起到泻火逐瘀,通便解毒的功效;牡丹皮可起到凉血清热,活血散瘀的功效,将二种药物联合应用,则能够共泻肠腑湿热瘀结,为方中君药。余药合用,可起到荡涤实热,活血通瘀的功效。此种药方攻下泻热和逐瘀共同应用,可以促使结瘀湿热速下,痛楚减轻,痈肿消除,达到治愈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对8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诊治观察后了解到,其中没有患者因为病情严重而进行手术治疗,且服药依从性较佳,均配合治疗。80例患者中无一例因为病情严重而进行手术治疗,且服药依从性较佳,均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平均疗程7.5 d,痊愈15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患者平均疗程5.3 d,痊愈21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则能够说明,在应用加味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能够缩短疗程,显著提升治愈率,也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但是,因为在研究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研究样本较少、观察方式比较单一化等,若想更为全面具体的了解此种药物所产生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还需要不断探索与研究,方可为今后的临床治疗供应有力依据。

综上所述,加味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具有治愈率高、疗效好、治疗时间短等优点,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1]杨文君,伍刚,赵淑玲.生大黄保留灌肠联合施他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104-105.

[2]王瑞凤,雷海燕,臧璞,等.大黄酸对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初步研究.中国微生态杂志,2016,1(1):5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28

2016-08-23]

163461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牡丹皮单纯性阑尾炎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30
基于中药质量常数的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29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牡丹皮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牡丹皮及其主要成分丹皮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 13:12:19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