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加环素治疗血液病患者继发感染的疗效分析

2016-01-26 15:02:20王丽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血液病环素恶心

王丽娜

替加环素治疗血液病患者继发感染的疗效分析

王丽娜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血液病患者继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血液病继发感染的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哌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P<0.05);观察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4.88%,高于对照组的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替加环素能够改善血液病患者继发感染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发应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替加环素;血液病;继发感染

血液病是由于造血系统的疾病使血液发生异常改变,通常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1]。由于血液病患者需要进行大剂量的化疗,使血液病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下降显著,造成患者免疫力低下,极易诱发继发感染,如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及日常生活。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血液病继发感染成为当今临床上研究的主要课题。作者采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治疗取得较佳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81例血液病继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肝肾功能、血常规、血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细胞分析、血细胞化学染色检查及免疫学检查等确诊,均符合陆再英等[2]编制的《内科学》血液病继发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并排除谷丙、谷草及碱性磷酸酶超过正常上限3倍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者、肺部恶性肿瘤、肌酐清除率<41ml/1.73 m2者、药物过敏者及中途退出者等。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3.65±7.46)岁,住院时间>21 d 31例,中性粒细胞缺乏(<0.5×109/L)30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淋巴瘤2例,多发性骨髓瘤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观察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3.65±7.48)岁,住院时间>21 d 32例,中性粒细胞缺乏(<0.5×109/L)31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淋巴瘤2例,多发性骨髓瘤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确诊后,所有患者依据病情积极祛除致病因素,补充患者所需营养,刺激患者造血功能,进行化疗及成分输血等一般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头孢哌酮(国药准字H50021456,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按C25H27N9O8S2计1.0 g)治疗,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2.0 g/次,溶于100ml生理盐水(国药准字H20013310,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0ml:0.9 g),3次/d,7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国药准字H20133044,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0mg)治疗,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首次100mg,然后50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每次需30~60min输完,2次/d,7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依据陆再英等[2]编制的《内科学》制定疗效判定标准。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实验室检查无好转为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实验室检查有所好转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甚至消失,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甚至检查无异常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不良反应。治疗期间记录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泻、肌酐升高、谷丙、谷草升高等情况,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41例患者治疗后显效30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50%。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5,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仅发生恶心呕吐2例,恶心呕吐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4.88%,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8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发生恶心呕吐1例,腹泻4例,肌酐升高1例,谷丙、谷草升高2例,恶心呕吐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2.5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的不良发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22,P<0.05)。

3 讨论

血液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随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3],血液病的病因有很多种,如化学因素、病毒、免疫功能异常、物理因素、污染及遗传等,但是从血液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看,血液病的主要病因是病毒、免疫功能异常及物理因素。大多数学者认为[4],血液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患者在病毒及炎症的侵袭下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使其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及干扰素γ等抑制系造血因子,作用于淋巴细胞及内皮细胞等抑制造血系统的造血因子,导致贫血的发生。中医认为[5],人的生存以正气为本,血液的化生有赖于五脏六腑的协调功能,其中脾肾两脏的作用尤为重要。若肾脏的毒性增加可使红细胞的寿命明显缩短,且与实验检查中肾功能呈水平相关,而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使其红细胞中的转酮醇酶及超氧岐化酶减低,Na+-K+-ATP酶活性下降,红细胞的抗氧化防御机能下降,由于Na+在细胞内长时间滞留增加了红细胞膜脂质氧化变质使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加之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内源性左旋肉碱在肝肾合成时减少,使红细胞脆性进一步增加,导致红细胞寿命的缩短,加上血小板的减少,致使出血的发生。血液病患者需要接受长期大剂量的化疗,造成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极易继发感染。其治疗原则是积极的为患者祛除致病因素,补充患者所需营养,刺激患者造血功能,进行抗感染、化疗及成分输血等治疗[6]。

替加环素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活性的静脉注射用抗生素,是已知甘氨酰环素类抗生素同时也是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半合成衍生物,该药在D环的第9位置上连接了一个甘氨酰氨基,既可维持四环素类的抗菌作用,又能对抗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临床研究表明[7],替加环素可与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阻止氨酰化tRNA分子进入核糖体A位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陈传欣等[8]研究表明,替加环素的稳定状态分布容积约为500~700 L(7~9 L/kg),且其分布范围要超过血浆的分布容积,可广泛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而替加环素的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71%~89%。吴玉红等[9]研究证实,替加环素在体内并不经过广泛代谢,而是通过双通道排泄,约有59%通过胆汁/粪便排泄消除,33%经尿液排泄,代谢的产物没有任何活性。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提示替加环素可改善血液病患者继发性感染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其他学者研究表明[10],结合患者病情程度及患病时间,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临床总有效率达88.63%,与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1],替加环素在临床中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的的恶心呕吐。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4.88%,略高于对照组的2.50%,表明替加环素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情况比头孢类抗生素更容易发生。但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说明替加环素可以使患者耐受,从而降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往学者研究证明[12],采用替加环素治疗,能够提高血液病患者继发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同时降低不良发应总发生率,与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替加环素能够改善血液病患者继发感染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发应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秦慧,汪延生,丁士华,等.替加环素治疗免疫力低下的血液病重症感染疗效分析.安徽医学,2014,35(3):278-282.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63-679.

[3]郝建萍,王蕾,朱震宏,等.血液科医院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208-4209.

[4]蒋春晖.替加环素抗耐药菌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药房,2012,23(42):4013-4015.

[5]周永明.血液病的中医病机探讨.中医药通报,2002,1(2):9-10.

[6]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中华内科杂志,2013,52(8):704-709.

[7]王玉昭,左雅蓓,林凤茹.继发于非血液病和非恶性病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荟萃,2010,25(5):456-457.

[8]陈传欣,张晓艳,马永超,等.替加环素对血液病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6(3): 353-357.

[9]吴玉红,胡志东,邢莉民,等.替加环素治疗血液病患者继发感染的疗效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14,94(34):2669-2672.

[10]谷月丽.替加环素治疗血液疾病并发感染的疗效.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6,10(2):227-230.

[11]郭晶,张民伟,陈菁,等.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9):1131-1135.

[12]高苏,李正,仇惠英,等.替加环素治疗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疗效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860-8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085

2016-09-05]

458030 鹤壁市人民医院消化血液科

猜你喜欢
血液病环素恶心
多西环素涨至800元/kg,95%的原料暴涨,动保企业也快扛不住了!
当代水产(2021年3期)2021-07-20 07:20:44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儿童血液病和恶性肿瘤如何救治
儿童血液病和恶性肿瘤
重视儿童血液病和肿瘤的防治
说说《通知》中所列的四种血液病
题出的太恶心
过表达亲环素J 促进肝癌的发生
癌症进展(2016年12期)2016-03-20 13:16:17
恶心的好东西
亲环素A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