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化湿方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湿热内蕴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2016-01-26 14:35毛立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7期
关键词:炉甘石内蕴湿疹

毛立东

·中医中药·

清热化湿方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湿热内蕴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毛立东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方联合炉甘石洗涤剂治疗湿热内蕴型湿疹的效果。方法92例湿热内蕴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氯雷他定口服治疗,观察组采取清热化湿方治疗,两组患者均采取炉甘石洗涤剂均匀涂于患处,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EASI)及中医症候疗效。结果观察组的EASI积分为(1.32±0.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4±1.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76.0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湿热内蕴型湿疹患者中采用清热化湿方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湿疹;湿热内蕴型;炉甘石洗涤剂;清热化湿方

中医理论认为湿疹属于“侵淫疮”、“湿疮”范畴,该病的特点是渗出倾向性、反复性、对称性、多形性,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一种,也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1]。当前西医对湿疹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主要采取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胺类药物以及皮质类固醇激素进行治疗,但对症治疗的副作用较大,尤其是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时虽能较快控制患者的症状,但一旦停药极易复发,有的甚至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因此一般不适用激素治疗,若不得以使用激素治疗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只有在患者湿疹渗液较多、皮疹较广泛、湿疹较严重时使用。中医治疗湿疹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采用清热化湿方联合炉甘石洗涤剂治疗湿热内蕴型湿疹,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湿热内蕴型湿疹患者,其中男44例,女48例,平均年龄(38.64±3.32)岁,平均病程(15.54±3.32)年。诊断均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湿热内蕴型湿疹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辨证诊断为湿热内蕴型湿疹;③近2周内未服用过类固醇外用药剂及内服抗组胺类药物、类固醇药物等;④未合并严重的肝肾疾病。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及妊娠期患者;②对本研究药物成分过敏者;③皮损出现较多浸润肥厚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氯雷他定口服治疗,1次/d;观察组采取清热化湿方治疗,方剂组成:生地黄15 g,灯心草20 g,竹叶20 g,甘草12 g,白鲜皮30 g,茵陈20 g,枳壳12 g,泽泻20 g,栀子15 g,黄芩15 g,生白术12 g,赤茯苓皮15 g。随症加减:若患者合并胃脘满闷、纳呆则加广藿香10 g、砂仁8 g;若患者渗出较多则加滑石20 g、薏苡仁20 g。分早晚 2 次服,1 剂/d水煎服。两组患者均采取炉甘石洗涤剂均匀涂于患处。炉甘石洗涤剂药物组成:甘油、苯酚、氧化锌、薄荷、炉甘石,3~4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

1.3疗效判断标准 两组患者EASI积分,并根据EASI积分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计算公式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计算:[(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无效:积分值治疗前后减少<50%,患者的皮损症状未明显消退,且临床症状未出现减轻甚至恶化;有效:50%≤积分值治疗前后减少<70%,患者的皮损症状出现部分消退,且症状较治疗前有所减轻;显效:70%≤积分值治疗前后减少<90%,患者的皮损表现大部分消退,且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痊愈:积分值治疗前后减少≥90%,患者的皮损表现全部消退且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EASI积分为(1.32±0.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4±1.02)分(P<0.05);观察组痊愈35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6.0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湿疹属于中医“湿疮”、“侵淫疮”范畴,若临床表现以丘疹为主,则属于“粟疹”、“血风疮”;若病变部位位于耳部,属于“旋耳疮”;若病变位于乳头部,称为“乳头风”;病变部位在阴囊,则成为“肾囊风”;若病变部位在肚脐部,则称为“脐疮”;若病变部位在四肢关节部位,则称为“四弯风”[2]。湿疹发病主要与禀赋不耐,继而后天调养不足,外感风湿热邪,五志化火,情志不遂,或脾失健运,饮食失节,防护不周,洗浴淋雨,复因腠理不密,生湿蕴热;内外相搏,浸淫肌肤,充于腠理,发为湿疮。热、湿、风邪与湿疹密切相关。湿热导致急性发作;脾虚失运与亚急性发作相关;疾病的慢性反复发作主要与多病久耗血虚风燥,伤阴血,导致致肌肤的甲错,常发于小腿,导致青筋暴露、经脉驰缓,湿热蕴阻,气血运行不畅,肤失濡养,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3]。中医将湿疹辨证分为:阴伤型、血热型、脾湿型、湿热型4种证型。阴伤型:主要与渗水日久,导致阴血耗伤,血虚生燥生风所致,主要见于泛发性湿疹的后期及慢性湿疹。血热型:主要与外感于风,内蕴湿热,热重于湿,主要见于丘疹性湿疹。脾湿型:主要与湿从内生、脾失健运、浸淫成疮等机制相关,常见于泛发性湿疹或亚急性湿疹[4]。湿热型:主要与浸淫于肌肤,血热脾湿所致,主要见于慢性湿疹的急性发作期、脂溢性湿疹、急性湿疹。中医辨证施治对不同的证型治疗上也是有所差别的,对血热型主要采用利湿清热、并佐以凉血进行治疗[5]。对湿热型主要采用利湿健脾、佐以清热进行治疗,药用黄柏、泽泻、车前子、炒苡米、猪苓、茯苓、炒枳壳、炒白术、陈皮、厚朴。有学者对热重于湿的湿热内蕴型,采用祛风止痒、除湿解毒、清热凉血原则进行治疗,采用石蓝草方加减治疗;对于湿重于热的湿热内蕴型,治疗时采用清热、除湿清脾的治疗原则,主要采用清脾除湿汤进行加减治疗。随着中医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的不断融合,中医临床也不断融入现代医学理念。有学者在治疗慢性湿疹时除了采用养血祛风、利湿清热法进行治疗,同时还配合浸洗、外敷、冷湿敷等方法进行治疗[6]。中医外治法治疗湿疹的疗效也比较确切。湿疹的病位比较表浅,使用外治药物可达到调和气血、舒畅经脉、透达腠理、驱邪扶正的作用。另外,中医还使用针灸治疗湿疹,取穴位内庭穴、行间穴、三阴交穴、合谷穴、百虫窝穴、曲池穴,使用梅花针对皮疹部位进行扣刺,对于湿热内蕴型患者加以针灸丰隆、蠡沟穴。本研究采用清热化湿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湿疹,取得不错的效果。观察组的EASI积分、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清热化湿方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清热化湿方由生地黄、灯心草、竹叶、甘草、白鲜皮、茵陈、枳壳、泽泻、栀子、黄芩、生白术、赤茯苓皮组成。方中栀子、黄芩苦寒燥湿;生白术、赤茯苓皮渗湿健脾;枳壳化湿行气,宽胸理气;茵陈、泽泻清热、利湿、化浊;灯心草、竹叶、甘草利水清心;白鲜皮止痒、利湿、祛风;生地黄养阴,以保证祛邪但又不伤正[7]。诸药合用,清热化湿,止痒。治疗过程中配合炉甘石洗剂外用,使用内外合治联合治疗,能促进皮损的愈合,改善患者的皮损症状,提高临床效果。

[1]田艳,刘建,王庆海,等.清热化浊利湿法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湿疹50例临床观察.河北中医,2012,34(2):184-185.

[2]郭菁怡,张明.中医药治疗湿疹临床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240-244.

[3]张晓堃.皮脂腺及皮下脂肪疾病.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9(5):323-325.

[4]王微,张磊.复方秦艽丸治疗湿热内蕴型湿疹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4(2):103-104.

[5]李聪.清热除湿法治疗湿热内蕴型湿疹的临床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

[6]邴雅,孙涛.除湿解毒饮治疗老年湿热内蕴型亚急性湿疹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4):365-366.

[7]邴雅珺,姚明.除湿饮治疗老年湿热内蕴型亚急性湿疹31例临床研究.甘肃中医,2008,21(11):30-3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169

2016-06-14]

118000 东港市中医院皮肤科

猜你喜欢
炉甘石内蕴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贵州赫章矿物药炉甘石质量分析及炮制工艺研究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炉甘石洗剂:夏季“万能药”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炉甘石洗剂可用于下列五种皮肤病的治疗
炉甘石洗剂:夏季“万能药”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电影《老炮儿》内蕴的儒家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