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同发
2015年3月底,笔者在台北出席第二届光复钓鱼岛行动论坛时,经谢正一教授引见,专门拜会了台湾退役空军中将傅慰孤先生。因为我们之间有上海老乡这层关系,谈话几乎没有任何障碍便很快切入了正题。
聆听傅将军对他的人生旅程娓娓道来,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他谈到1949年经香港辗转到台湾,1958年入空军幼校第7期,后入空军官校第46期,以及历任国防大学空军学院院长、空军副总司令的经历,令笔者眼前豁然一亮;他还谈到自己坚持学习的一些事,并先后取得元智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台湾大学管理学院EMBA 硕士,也让人颇感羡慕;他更谈到在中华孙子兵法研究学会创会会长任上,依孙武“全胜”思想开创两岸互利双赢, 推动两岸孙武文化交流 ,为共创中华民族复兴之目的不辞辛劳奔走两岸,令笔者从心底升起敬佩之情。
提出钓鱼岛问题应对良策
3月28日,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会议厅熙熙攘攘,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由社团法人台湾钓鱼台光复会、中华两岸事务交流协会、辅仁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主办,《观察》杂志社、台湾《公论报》协办的第二届光复钓鱼台行动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香港、澳门、美国、祖国大陆和岛内的新老保钓人士、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提交论文15篇。
在原东吴大学校长、社团法人台湾钓鱼台光复会理事长刘源俊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后,与会学者在两场论文发表、四场座谈、四场综合讨论中,紧紧围绕会议主题,将保钓运动置于东亚国际政治架构下展开研讨,并检视中美日等大国博弈下的东亚局势以及对区域和平的影响,发表见解,提出建言,取得了丰硕成果。
整个研讨会亮点颇多,其中空军退役中将傅慰孤的精彩演讲赢得掌声最多。关于钓鱼岛主权,他明确指出,钓鱼岛及周边岛屿的主权不属日本,应可确认是两岸的立场。他说,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台湾也需要考虑很多现实问题,包括两岸、台美、台日等战略关系。他用孙子兵法对此做了解读,认为孙子兵法的“非利不动,非得(指取胜)不用,非危不战”,应可作为当前处理钓鱼岛的应对之策。他还透露一段秘辛:有一次保钓人士开赴钓鱼岛,他们在衡山指挥所一直密切关注,最后得到高层的指令是:确保保钓人士安全返航。
傅慰孤表示,中国大陆在过去这段时间,充分利用经济、国际宣传等多种方式对日本施压,甚至出动无人机作为宣示钓鱼岛主权的手段,这种多手段、多层次却没有让局面失控的方式,值得肯定。
会议期间,傅将军接受了笔者的访问。他除了延续研讨会上关于钓鱼岛的话题外,还提到曾在北京讲授《易经》的一段往事,并拿出纸笔,勾划出一个关于唯心、唯物的哲学思维架构,不由让笔者感叹,傅先生确实是一位具有高瞻远瞩谋略的儒将。
傅慰孤谈到无论是作为孙子的后裔还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都非常崇敬古代兵家的军事思想,将孙子尊为军事智谋的理论源泉,多次研读《孙子兵法》。他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亦吸取了中国兵家文化的大智大慧。傅慰孤对笔者坦言,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不仅在革命实践中运用了《孙子兵法》,而且在稍后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进一步弘扬了《孙子兵法》。在那个年代,对孙子其人其书的评价,对孙子文化现实价值的研究,可谓高论巨著层出不穷、蔚为大观。孙子兵学文化,也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
推动两岸孙子文化交流
2007年成立的台湾中华文化孙子兵法研究学会,是第一个在台湾内政部门申请立案的民间《孙子兵法》研究组织,有会员260多人,创会会长傅慰孤。学会章程明定,本会以研究、弘扬《孙子兵法》“全胜”思想为宗旨,并倡导《易经》对宇宙本体的认识,乃至军事思想的演进,进而创造两岸和平双赢之愿景。章程还宣称,拟赞助两岸国际研究交流活动,将《孙子兵法》原则传扬于世界各地。
傅慰孤在学会成立之初曾表示,中华文化瑰宝《孙子兵法》早已超越军事领域,引起国际社会重视。学会有三项努力目标:急起直追国际孙子研究风潮;创新应用兵法使之更具现代意义;弘扬孙子“全胜”之道,维护海峡两岸和世界和平。
为实现这三项目标,学会首先推动岛内孙子文化的传播和应用,深耕基层,在台湾北、中、南地区分别成立三个分会,吸收基层会员,每月定期召开研讨会。学会还成立了财团法人两岸华孙文化艺术交流基金会,开通孙子兵法网站,定期出版《华孙学刊》,致力于在岛内普及孙子文化。
傅慰孤更重视两岸孙子文化的交流研讨。从1990年起,由他率领的台湾地区的孙子学术团体,连续赴大陆参加了7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第一次临行前,蒋纬国将军接见了部分赴京参会的代表,对会议予以特别关注。那次,台湾学者提交了《孙子研究》论文,并入选会议论文集。
在以后大陆举办的6届研讨会上,台湾参加的人数一届胜过一届。在先后7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上,台湾学者共发表了36篇论文,内容涉及《孙子兵法》的战略理论与管理思想、中华战略文化、战争与国家、战争与和平等方面。
傅慰孤特别提到,2000年在苏州举行的第五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上,《孙子兵法》与两岸关系第一次成了热门话题。接着,在深圳召开的第六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上,又对此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两岸问题专家、台湾铭传大学教授杨开煌先生所撰《两岸“和平”之争议及其解决之道》,提出用孙子精髓化解两岸危机的设想,受到与会学者的肯定。2009年,第八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主题是“孙子兵法与和谐世界”,台湾所有孙子学术研究团体都有代表参加,提交13篇论文,为台湾学者历届参加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之最,展示了台湾孙子研究的广泛基础。
除了参与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外,学会还连续两年与孙子故里山东滨州联合举办“海峡两岸大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后移师台湾,成为一个由两岸轮流举办的常态性孙子文化活动。近年来,该学会还推动台湾宗教界与大陆河南省鹤壁县云梦山,在八卦庙落成典礼上举办两岸《鬼谷子》与兵法学术文化交流活动;以及接待大陆孙子文化学者赴台参访团,举行小型论坛等,推动了两岸孙子文化广泛深入传播。
一些孙子研究学者深有感触地表示,历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和台湾学者的广泛参与,不仅成为兵学文化研究交流的平台,更成为海峡两岸军事界交流的非正式重要渠道。
弘扬孙子兵法“全胜”之道
《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指导战争的兵法,也是一部指导和平的兵法,符合海峡两岸和平共赢主旋律,是解决两岸问题的宝典。傅慰孤说,《孙子兵法》的内涵博大精深,海峡两岸同根同脉,一道携手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挖掘其当代价值,对于两岸实现共利双赢具有积极意义。中华文化是海峡两岸共同的宝贵财富,两岸同胞都要做中华文化的传人。而《孙子兵法》作为炎黄子孙的智慧结晶,其内涵是王道与民本思想,全篇贯彻“慎战不战、全胜而无杀”主张,崇尚和平、理性、人道主义,将作战牺牲视为极大痛苦的理念,符合时代要求,也代表了海峡两岸民众期待和平发展的诉求。
傅慰孤表示,《孙子兵法》已超越了战争和有限空间的对抗形式,其思维的哲学意涵已经超越了军事范畴,被海峡两岸各个部门广为运用。对于如今的两岸关系,我们完全可以从《孙子兵法》中找到解决的答案。所以,对孙子思想的正确解读,将有助于运用孙子的智慧去促进两岸和平、稳定与繁荣,这也是孙子思想研究者的职责所在,需要为之不懈努力。
“自古知兵非好战。”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是“惨胜”,不值得夸耀,斩尽杀绝赢得战争却赢不了和平。傅慰孤说,孙子的军事理论,可以上升为一种战争哲学,并可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外交、经济等多个领域。
傅慰孤认为,对当前两岸的现状,《孙子兵法》早就有可以提供我们借鉴的方策。首先,《孙子兵法》开宗明义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一“慎战”的主导思想,正是两岸“不要轻启战端”的和平发展思维。其次,《孙子兵法》以“全胜”之道为核心思想,这一双赢互利的“全胜”和顺应天意、民心的“道胜”,是解决冲突的关键所在。再者,观诸世界发展趋势,21世纪以大中华圈为中心的世界潮流俨然成形,期盼两岸善用这有利的天时、地利、人和,共创中华民族的辉煌未来。
傅慰孤还特别介绍了老上司唐飞先生。唐飞从一个老兵的角度,谈到世界两部最伟大的兵学宝典《孙子兵法》及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并作了比较。他认为,这两本著作是古今中外享有最高荣誉的兵学巨著,克氏在西方兵学之地位正如孙子在东方,也只有克氏有资格与孙子比较。他评价说,《孙子兵法》篇幅简短,6千余字,辞意顺畅,广受诵习;而《战争论》篇幅冗长,洋洋60余万字,文辞晦涩,往往会令一般读者如坠五里雾中。更因为克氏的《战争论》求胜需使用武力遂行攻城掠地,是霸权思想;而孙子倡导的“全胜”思想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双赢共利”,是王道思想。所以,克氏兵学对后世的影响远远不如孙子。
抹不去的老上海人情怀
一般人或许对傅将军“慰孤”名字多感与众不同,追根寻源,它背后也的确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当年他母亲身怀六甲曾深入敌后,独立完成上级所交“慰问孤军”的任务,不仅轰动一时,更激发尔后“十万青年从军”的热潮。他母亲有感于该任务意义深远,特于长子出生时,取名为“慰孤”。
在淞沪抗战时上海出生的傅慰孤,其心头一直难以抹去一段老上海人情怀。他5岁时在上海外滩下象棋,曾引来不少路人围观,从而奠下他遣兵布阵的嗜好。他至今仍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对上海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他表示,随着时光的流逝,尽管一些老上海文化渐渐淡出记忆,甚至最后一家上海澡堂也早已关了门,使上海澡堂文化成为遥远的过去。不过,常年住在台北,却意外发现旧城区里依然隐藏着或多或少的上海生活记忆:上海旗袍、上海菜、上海店铺、上海老电影、上海怀旧老歌、上海老照片、摩登上海夜生活……傅慰孤有时徜徉在繁华的台北街头,竟然能看到不少逝去的上海画面,感受到老上海一些独特的风情。
傅慰孤说,台北与上海的历史渊源很深,文脉相通。上世纪30年代扎根于上海的现代主义文学,曾随文人南渡移植到台北。六、七十年前的“上海风”吹到台北,有许多上海文化落地生根在台北,曾影响台北的文化生活,带动这里衣食住行的时尚与流行。
在台北最具上海风情的当属旗袍。旗袍兴盛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被誉为“旗袍第一夫人”的宋美龄,让上海旗袍风靡台北。如今,台北旗袍文化会馆展示了“旗袍新娘”的万种风情,“旗袍蔡琴”形象被海峡两岸传为美谈,上海106名“旗袍阿姨”曾到台湾与台北“旗袍太太”进行交流,展示婀娜身姿,令台北市民大饱眼福。
傅慰孤说,上海在台北留下的怀旧记忆,远远不只旗袍,还有上海店铺和上海菜。台北的上海极品轩、隆记菜馆、上海联合药局、鸿翔呢绒绸布庄、汤姆西服、明星咖啡馆等一家家老上海店铺,依然洋溢着浓浓的上海海派气息。在信义商圈的音像书店,还有上海怀旧老唱片出售,《夜上海》、《甜蜜蜜》等怀旧金曲,仍回响在上海与台北。
让傅慰孤感到欣慰的是,现在的台北,“上海热”依然持久不衰,这不仅表现在台商投资上,也表现在台北市民生活中。在如今上海也难觅的“老上海文化”,在台北却还能找到一些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