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君++李宁
[摘要]我国产业集群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产业集群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迫使其寻找一条新的转型升级道路;循环经济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成为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环境的重要方式。两者结合,优势互补,可以构建一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为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生机与活力。要想在产业集群中顺利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对集群产业链条进行改造,还需要政府、市场、科技等方面的支持。
[关键词]产业集群;循环经济;资源环境;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5)04-0023-0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而这最终要归咎于我国“三高一低”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受到了人们空前的关注。目前,我国许多产业集群仍处于产业链低端,资源依赖性较大,三废输出量较多,这些逐渐成为阻碍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具有高产出、低消耗的特点。因此,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应用于产业集群发展中,不仅能提高产业集群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改善集群对环境的压力,从而推动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一、循环经济及其基本原则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思想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其最初起源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博尔丁的《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一文。他认为地球就像宇宙中一只孤立无援的宇宙飞船,只能靠自身的资源来维持生存,资源一旦消耗殆尽,就会走向毁灭。因此,地球生态系统必须不断进行自身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以一定的资本存量来维持自身生存。在生产生活中,循环经济指企业群按照自然界中生物链的模式,将物质和能量流有机循环起来。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循环经济主要指对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次分配和利用;广义的循环经济主要指采用各种方式来达到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循环经济特有的“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流动系统,改变了传统的“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式,能够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利益。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循环经济有三大基本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它们共同指导循环经济在生产生活中的实施与利用。这三原则中的每一项对循环经济的实施都至关重要,在实施过程中,三大原则的先后次序依次是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该次序不能随意更改。
减量化原则主要体现在输入环节,它强调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实现人类生产生活目的,从源头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减量化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环节的物质和能量流量。例如,在生产中,尽量采用小型化、轻型化的生产工艺,这样不仅节约原料,减少企业的制造成本,而且产品报废后产生的废弃物较少,环境治理成本较低。在消费中,要尽量采用易降解,且可重复利用的包装材料,在满足保护产品、方便运输的前提下,减少垃圾的产生。
再使用原则主要体现在过程环节。它强调尽可能地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目的是延长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避免物品过早地变成废弃物。在生产生活中,再使用原则要求产品标准化、规范化,以方便产品的更新换代。例如,在电子产品生产中,同种设备采用相同的生产型号,使用统一的电池、电源适配器等附件,这样,在产品更新换代时,可以重复使用之前的电池或电源适配器,避免了更换整套产品,降低了产品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从而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再循环原则主要体现在输出环节。它强调将废弃物重新变为可使用的资源,从而减少废弃物的处置量。在生产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再循环本质上是废弃物的资源化。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资源化分为两种,一种是原级资源化,另一种是次级资源化。原级资源化是指将废弃物变为与原来相同的产品,例如,用废纸生产再生纸、报纸等;次级资源化是指将废弃物变为与原来不同的新产品,例如,用废纸生产酚醛树脂、胶合硬纸板等。相比之下,原级资源化比次级资源化的废物资源利用率高,作为消费者,要增强购买再生产品的意识,促进循环经济的实现。
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是生产消费的不同环节对资源的节约使用,其本质是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利用最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产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循环经济调和了人类欲望与自然界有限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引导人类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生产生活,使人类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
二、我国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一)产业集群给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
产业集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产业集群大多是传统型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按企业价值链的构成链条进行长期粗放式的生产经营,很少考虑企业间的生态链,给外部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再加上我国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的传统制造业和商贸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产品竞争力主要靠资源禀赋换来的低价格来维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环境压力。另外,由于产业集群中企业较为集中,集群消耗的资源与产生的废弃物相对较多,这就使得废弃物的排放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化能力,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出现了水污染、固废污染、化学污染等现象,这些已经严重威胁到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解决产业集群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关系其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资源的有限性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是一群企业的集合,它也跟单个企业一样,有着特定的生命周期,它将经历萌芽、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在萌芽、成长阶段,群内企业通过地理上的优越性不断地进行资源共享、能量互动,使得企业间交易成本降低,获得规模优势,竞争力突显。但是随着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大,群内企业消耗的资源越来越多,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企业生产所必需的能源、水电等生产要素出现短缺,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不断攀升,企业之间出现恶性竞争,进而破坏市场秩序,使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产业集群进入衰退阶段,成本优势丧失,集群整体竞争力下降,进而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三、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耦合
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式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一是两者都有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集中的趋势,二是两者都能通过行业间或企业间的网络关系形成产业链网,三是两者都能产生外部经济性。如果将二者融合为一体,既可以通过产业集群所具有的规模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产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对循环经济的吸纳能力,又可以通过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可以构建一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为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产业集群是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
产业集群不仅仅是一个个企业的集合,其内部纵横交错的网络波及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等主体。为了达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目的,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除了在地理空间上相对集中之外,它们之间也结成了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网络结构,形成了产业链网,这也就是产业集群网络(见图1)。
在图1的最内层网络中,产业集群上下游企业及互补企业间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产业链网。产业集群中不同链级上的企业对于物质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其链式效应也正好满足了循环经济对于物质能量的梯级利用要求,极大地提高了资源集约利用率,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由于空间上相对集中,行业相近或相似,因此,对于新技术的扩散或学习能力较强,当群内某个企业在自身努力或其他机构的帮助下,率先掌握清洁生产或替代技术后,新技术便会通过产业链诱发下游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再层层传导到终端。由于产业集群具有知识溢出效应,当竞争企业或互补企业竞相研究循环新技术时,这种趋势就会在产业集群中蔓延,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渠道。根据物质守恒原理,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要么再次被循环使用,要么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当废弃物不能被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循环利用时,就需要对剩余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集群企业空间上的集聚使得污染的治理相对集中,大大降低了单个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为循环经济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二)循环经济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循环经济的产业流程体系是一个纵向闭合、横向耦合的网络系统,它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把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使物质、能量、信息能够在不同企业间进行互换,将产业链中某企业的废弃物转化为另一企业的原材料,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最终形成闭路循环,实现生产过程中物质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自然应该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图2中,从资源到产品,遵循的是减量化原则,它强调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减少原材料、劳动力、资本等资源的投入,通过低消耗、高产出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集群内企业的资源配置。再使用和再循环原则体现在废弃物变为再生资源或产品的过程中,它强调要通过充分利用集群内部产业链条或通过“补链”引进“产品代谢型”或“废物代谢型”项目,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能够作为其他生产环节的原料或中间品,从而,大大降低副产物的处理成本,弥补企业循环生产中的不经济问题。此外,产业集群中错综复杂的产业链网络,也解决了单一企业在进行循环经济生产时面临的产业链条柔性问题。久而久之,产业集群中各企业都相互依存,相互扶持,这样不仅提高了集群中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集群中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使得产业集群的产业链不断完善和优化,实现了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四、以循环经济推动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产业集群是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循环经济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呢?
第一,循环经济要想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应用,政府就要不断推进体制创新。一方面要制定系统的行业环境法规和企业环境标准制度,设定绿色评价标准,完善绿色评价体系,对企业生产总值使用绿色GDP进行评价,依法对有关企业进行监督和测评,以规范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引导他们走上循环经济之路;另一方面要通过激励、奖惩手段把产业集群向循环经济方向引导。对产业集群生态化项目进行资金扶持、技术引进、人员培训等,促进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对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的集群或企业进行处罚。
第二,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一是要调整资源价格体系,使资源价格与价值对等,引导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改善集群现有的资源浪费现象,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二是将环保税纳入企业税收范围,使环境成为资源的一部分,消除环保对于企业的负外部性,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循环经济“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理论指导下,从价格、税收、资源、环境等方面推动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三,对产业集群进行循环经济改造。一是企业层面,企业要全方位宣传循环经济,对员工进行循环经济知识的普及及教育,树立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的观念,提高员工循环经济意识;建立IS0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并在企业内主动推行清洁生产。二是在产业集群层面,首先对产业集群进行分类。一方面要对已经形成的传统产业集群进行循环经济改造,通过“再使用、再循环”原则进行产业“补链”,引进相关企业入驻,促进集群副产物的吸收,减少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另一面对新兴的产业集群,要注意以“生态链”的方式引进入驻企业,同时通过集中供热、供水、物资采集、垃圾处理等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
第四,建立资源、信息、技术、监督平台。一是构建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减少群内企业谈判、交易费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二是设立监督平台,降低企业执行合同的费用和违约风险;三是建立技术交流平台,促进区内企业关于清洁生产、环境无害化、废弃物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等循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四是构建废弃物回收利用平台,改善废弃物的分类拆解及再资源化的处理体系,提高产业集群中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五、结论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循环经济的介入为产业集群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构建的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集群的模式,为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动力。两者的结合使得原本开放的物质系统变为闭环系统,从而优化了资源配置,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人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保障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中的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