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做慈善不分贫富

2016-01-24 00:09牟正华
慈善 2015年6期
关键词:善事捐赠人瑞德

牟正华

据报载,美国小城伯瑞特波罗以前给人的印象,只是佛蒙特州东南角的一座普通城市,艺术社区颇具规模,活力和创意弥漫在空气中。而最近,这里的一家医院和一个公共图书馆忽然得到了巨额捐款,顿时引起了我的好奇。

两笔捐款来自同一位捐赠人。这位捐赠人生前大部分时间住在这座城市,极为简朴,用毕生精力积攒财富,最终捐献给城市。

捐款者名叫罗纳德·瑞德,并非巨富名流,而是一位极普通的美国人,参加过二战,做过清洁工和加油站员工,一年四季穿着一件法兰绒衬衫,头戴棒球帽。

瑞德就这样省吃俭用度过一生,最终在2014年离世,年逾九旬,身后留下超过800万元美元的财产,其中存款就达500万。他的律师劳里·罗威尔回忆道:“瑞德来到我的办公室,有时把车停得很远,就为了节省一点停车费。冬天一件外套的拉链坏了,他就用别针别起来穿,也不去修补,更不用说买新的。”

珍惜每一分钱,加上谨慎地投资股票,持之以恒,成就了瑞德的巨额财产。在遗嘱中,他写明了这些财产的去向:480万美元捐给伯瑞特波罗纪念医院,120万美元捐给布鲁克斯纪念图书馆,另有一些小额捐赠。当时对于这两家公共机构来说,瑞德所捐都是他们迄今为止收到的最大单笔捐款。布鲁克斯纪念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介绍说,图书馆之前也收到过遗产捐赠,或百或千,像瑞德那样的大数字捐款,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除了现金捐赠,瑞德还收藏了一台爱迪生牌古董留声机以及数十张珍贵的黑胶唱片。他将这些珍藏捐给了达蒙斯顿历史协会,因他自己1921年在达蒙斯顿出生,所以希望将心爱之物留给故土。该协会接收留声机时说:“这真是一件珍贵藏品。”

在美国,很多人都选择将部分遗产捐献给社区,尤其是自己出生和长年居住的社区,让当地居民直接受益。因为熟悉环境,了解人们之所需,捐款也更有针对性。

不仅是身后财产,人们在管理现有财产时,也会考虑捐赠,几乎已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美国家长教育孩子养成给予的习惯,从小开始为附近教会、穷人和慈善机构捐款,一点一滴积累。投资理财书籍也建议人们捐出部分财产,理由是这样能带来更大财富。有时,超市、卖场的收银台会备有捐款标签,对象为各类扶贫、医疗基金会,金额大多不超过十美元。结账时,若顾客临时想要捐赠,只须刷一下标签上的条码,即可付款。

总之,慈善行为在美国的根基之深厚、方式之多,远非其他国家所能及,而且,个人捐款多少与富裕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除了社会氛围,还有什么原因驱动人们给予与付出呢?哈佛大学商学院前不久做过一项研究,试图找出慈善行为给捐献者带来的实际益处。首先是税款抵扣:捐给慈善或非营利组织的款项可以全额作为基数,抵扣捐款者当年应缴的税款。就连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交通、停车、会务等费用,也可算在其中。的确,慈善捐款的避税功能已经被社会广泛利用,也成为人们做善事的动力之一。

其次,帮助他人的行为可以产生幸福感。付出时间、金钱甚至其他财产接济急需之人,显然与平日的工作生活有很大不同,可以获得新的人生目标,内心也获得极大满足。投身慈善的另一个好处是,让人们时刻关注社会问题,发现不平衡与不公之处,形成看待事物的新视角,这种角度可能是以往教育体系和社会经验都不曾涉及的。

而且通常在捐款后,人们会更加关注慈善事业,为相关团体、组织提供志愿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捐款人会形成新的社交圈子,可以想出更多更好的点子,甚至是新事业。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这两位商界大佬的交情,就因慈善而起。原本两人各自经营慈善基金,后来发现趣味相投,共同发起了“捐赠誓言”活动,善事越做越大,鼓励亿万富豪将个人大部分财产捐出,加入他们的“亿元慈善俱乐部”。截至2015年1月,已经有128位富豪以个人或夫妇名义签署了誓言,涉及金额动辄过亿。而在普通美国民众中间,或许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好心人,正在做着与大佬们同样的善事。

猜你喜欢
善事捐赠人瑞德
光影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误会消 获赠奇书乐逍遥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误会消 获赠奇书乐逍遥
Close to Heaven
Market Values
Acts of Faith PHOTOGRAPHY BY
民间公益组织与捐赠人的互动和成长——记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一个鸡蛋的暴走”公众评审会
有效实现捐赠者意图的慈善捐赠工具:捐赠人建议基金
多与少的随想
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