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彭可兴
在文字的初始阶段,“少”与“小”是同一个象形字,字形像微小的沙粒,是“沙”的本字。“少”“小”两个字分化大概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事。分化后,“少”字末笔“丿”起着与“小”字相区别的作用,成为一个指事字,同时又借用了“小”的声音。东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小部》:“小,物之微也。”“少(读shǎo),不多也。”都是形容物体细微零星。“少”又是个多音字,读作shào的时候可以表示年龄幼小。例如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的第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正是用“少小”和“老大”对应。
唐代孙过庭撰写的《书谱》中有一段论述,他分析了在学习书法的过程里“年少”和“年长”的关系。原文如下:
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愈妙,学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时,时然一变,极其分矣。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今释:说到深入思考,领悟法则原理,少年不如老年;要是从头开始学习具体的成规,老年则比不上少年。研究探索,年纪越大越渐得精妙;而临习苦学,年纪愈轻愈有条件进取。经过不断努力,可划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要产生变化,最后达到很高的境界。例如初学分行布局时,主要求得字体平稳方正;已经掌握了平正的法则,就要努力追求形势的险绝;待熟练了险绝的笔法,又须回复讲求平正的规律。最初以为未能达到古人的规范,中期则会险绝过分,最后充分融会平正和险绝的规律,变化自如,书法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加老到了。
汉代人在《长歌行》中感慨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则是警醒我们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学习,以免长大后空自叹息悔恨。
大篆
小篆(中山王墓)
隶书(曹全碑)
草书(米芾)
行书(王羲之)
楷书(颜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