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00 北京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
局麻联合咪达唑仑镇静下行气管镜检查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安春鸽王斐陈杭薇
100700 北京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
【关键词】麻醉,局部;咪达唑仑;镇静;气管镜;观察与护理
电子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但因检查时气管镜的强烈刺激,对患者本身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体验,使患者对检查极为恐惧[1]。我科对128例患者在局部麻醉加用联合咪达唑仑注射液静脉点滴镇静下进行电子气管镜检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自2014年5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住院需行电子气管镜检查128例患者,其中男97例,女31例,年龄18~75岁,平均(60.8±11.3)岁,体质量50~80 kg,平均(67.5±9.2) kg。为防止呼吸抑制,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禁用此方法。
二、 实验方法
检查前常规雾化吸入0.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15 min,吸入期间间断向鼻咽部及两侧鼻腔内喷入1%盐酸丁卡因2~3次(间隔5 min左右),待患者咽部有麻木感后经鼻腔喷入1%盐酸麻黄碱1次。检查前遵医嘱肌肉注射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10 mg,抑制腺体分泌。
协助患者取去枕仰卧位,甲级心电监护,测量血压(血压高者遵医嘱给予硝苯地平10 mg舌下含服,待降至正常再行气管镜检查),鼻导管吸氧,氧流量4~6 L/min,检查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节氧流量最高至8~10 L/min。
建立常规液体静脉通道,抽取咪达唑仑注射液(临床应用10 mg,2 ml/支)2 mg壶入,余下8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内静点,采用可调输液器调节滴速60滴/min,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氧、呼吸、镇静状态。
理想的内镜检查镇静终点标准是清醒镇静,即让患者安静、无焦虑,注意力下降致遗忘[2]。气管镜清醒镇静要求镇静程度处于2~3级之间,参照Ramsay分级进行评估[2-3]。1级:患者焦虑、烦躁不安;2级:患者合作、清醒镇静;3级:患者仅对指令有反应;4级:患者入睡,轻叩眉间或对声光刺激反应;5级患者入睡,轻叩眉间或对声光刺激反应迟钝;6级:患者深睡或麻醉状态。
待患者镇静达到2~3级时,配合医师行电子气管镜检查,气管镜顺利进入气道后,下调输液滴速:根据检查所需时间长短、操作难易随时调整静点速度,检查前1/3为60~70滴/分,检查中1/3根据情况下调滴速至30~50滴/min,检查快结束时即刻更换常规液路,停止输入咪达唑仑注射液。
结果
128例患者均在清醒镇静状态下完成电子气管镜检查,结束后询问患者,均表示已遗忘检查的痛苦;其中124例患者定向力良好,能够很好地配合检查;有23例患者出现剧烈刺激性呛咳;4例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躁动、不配合,在医护人员按压下才基本顺利完成电子气管镜检查。
患者在检查结束后30 min~2 h内恢复正常,仅1例患者因分泌物较多,检查结束后血氧降至86%左右,通过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并给与吸痰处理,患者很快血氧即恢复至95%以上。
讨论
气管镜检查通常采用的麻醉主要有3种[4]: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镇静镇痛麻醉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联合镇静镇痛包含两种情况:①清醒镇静,不需要麻醉医师参与;②监护麻醉管理技术(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MAC),即监测下的麻醉管理,需要麻醉医师的参与。
欧美国家支气管镜检查时在局部麻醉的同时给与镇静、镇痛药已成常规,无论操作是否复杂,有时仅仅是进行很小的黏膜活检操作,也给予镇静、镇痛药物,因为支气管镜插入患者气管对患者来讲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体验,因此给与镇静、镇痛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人道主义行为[4]。
国内在局部麻醉下支气管镜操作的同时给与镇静、镇痛药物的并不多,且很不规范。研究表明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等药物单药或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内窥镜检查,起效迅速,镇静镇痛效果肯定,可达到无痛苦、较安全有效及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5-7]。我科近1年来应用此方法,局麻后联合咪达唑仑静点使患者镇静,注意力降低,但具有语言交流和合作能力,从而可提高患者的耐受性,降低应激反应,减轻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诊疗操作得以顺利进行。此方法不需要麻醉医师的参与,操作简单、方便。
在液体给入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节律的观察,因呼吸是可以随患者意愿控制的,通过观察呼吸的频率,可间接判断患者镇静程度,防止过多召唤影响患者镇静效果。检查中要注意询问检查医师的操作项目,在检查过程的后1/3阶段及时停止咪达唑仑注射液的点入,防止患者检查结束后过度镇静,影响患者恢复。
检查结束后协助患者安返病房,轮椅推入,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并告知患者和家属检查结束后2 h内禁食水,防止因麻药的吸入咽喉部仍处于麻木状态,引起误吸。
应用此方法检查中,部分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追问这些患者均有吸烟史,并且大于20包/年,可能是对麻醉药物不敏感;有的患者体重偏大,检查过程中出现躁动、不配合,考虑可能给予壶入剂量偏少,或静点咪达唑仑注射液速度不够,血药浓度相对未达标,使患者仅处于1~2级镇静之间所致,以后应考虑根据患者体重和镇静状态及时调节静点速度,以避免此不足。
总之,在电子气管镜检查及治疗中应用局部麻醉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镇静方法,患者术后即刻遗忘痛苦,如病情需要再次检查易于接受,既可提高患者的满意舒适度,又可减少医师的操作难度,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同刚, 顾兴, 张贵和, 等. 西北地区无痛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32(2):325-327.
2李爱君, 滕海风, 张文强, 等. 咪达唑仑和安定在气管镜检查中应用的比较[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4, 24(9):708-709.
3张金宝, 徐峰, 闫增强, 等. 无痛气管镜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J]. 中国医学工程, 2011, 19(8): 20-21.
4张杰. 支气管镜操作麻醉方式及无痛支气管镜相关问题[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5, 38(3):162-163.
5陈菲, 谢键. 60例小剂量咪唑安定、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分析[J]. 重庆医学, 2009, 38(5):567-568, 571.
6王必铭, 卢美萍, 杨平满.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支气管镜检查术[J]. 医药导报, 2010, 29(5):624-626.
7李威, 李国玲, 曾文强, 等.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在无痛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 医药导报, 2014, 33(8):1039-1041, 1042.
(本文编辑:张大春)
安春鸽,王斐,陈杭薇. 局麻联合咪达唑仑镇静下行气管镜检查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2015, 9(1): 110-111.
(收稿日期:2015-04-17)
中图法分类号:R563,R47
文献标识码:B
通讯作者:王斐,Email: wangf066@sina.com
DOI: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6.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