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苏植苗引种要点探讨

2016-01-24 21:34:59王国华李亚鑫
种子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干热风防风灌水

王国华,李亚鑫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流苏植苗引种要点探讨

王国华,李亚鑫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 石嘴山 753000)

阐述了流苏树生长习性,通过对一年生流苏苗木引进、栽植、管理等过程的分析,总结出流苏引种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注意事项。

流苏树;引种;经验;方法

流苏(Chionanthus retusus Lindl.et Paxt),又名萝卜丝花、茶叶树、四月雪等,木犀科,流苏树属,落叶乔木或灌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全世界只有两个种,一个产于北美、一个产于中国,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我国主要产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北,以及河南以南至云南、四川、广东、福建、台湾等地。流苏树花形奇特、花色雪白、洁净优雅,是优美的观赏树种,群植、孤植效果都很好,也可制作盆景,亦能修整成行道树,非常值得推广栽植。

1 生长习性

流苏树喜光、不耐阴,耐寒、耐旱,忌积水,生长速度慢,寿命长,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通透性好的沙壤土中生长最好,喜中性及微酸性土壤,也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在pH值8.7、含盐量0.2%的轻度盐碱土中也能正常生长。

2 引种

2016年大武口区林技中心从山西省绛县(纬度35° 28′28″,经度111°37′32″),引进1年生流苏种苗6 000株,在本区西吉县兴隆镇下范村、中宁县清水河林场和大武口区沟口生态所栽植,进行促活适应性试验。试验设计为两因素多处理配对试验。A处理:苗木根系用生根粉、磷肥泥浆蘸根促活及不处理;B处理:苗木地上部分留1 cm平茬处理及不处理。

栽植后,安排除草、灌水等日常管理,并对受灾情况跟踪调查。栽植后一个月,即5月3日对流苏苗木的成活率及受灾情况进行调查,成活率为A处理平均94.2%,B处理95.1%;受灾等级(仅大武口),冻害约为1级,风害约为0级。7月15日,再次对流苏苗成活率及受灾情况进行调查,成活率为A处理平均89%,B处理94.3%;受灾等级(仅大武口),冻害约为2级,风害约为1级。

可以看出,根系处理对苗木成活影响不大,现将当前引种过程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3 引种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

3.1 适时引进苗木

山西绛县与大武口区地理纬度相差3°,物候期相对较早,流苏苗木萌芽早。从引种理论上讲,一个物种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引种,必须要考虑该物种生物学特性的适应性。3月11日,从山西绛县引进流苏苗木并进行假植,设置了防风障和遮阳网,并及时洒水降温,以防苗木抽干和过早萌芽,这一措施既延迟了流苏苗木的萌芽期,又充分保障了苗木质量。

3.2 根系保湿

这个环节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苗木的成活和引种的成功与否。起苗时,在充分保障苗木质量等级的同时,边起苗边用黄泥浆充分蘸根,蘸根后的苗木每50根一捆用塑料袋分装(只把苗木根部装到塑料袋内就行),装车后再用篷布遮盖,以防阳光照晒和风吹造成苗木失水,影响苗木质量。

3.3 防风防寒(防灾)

4月7日,按照流苏引种驯化试验项目设计进行流苏苗木栽植。栽植后,虽然及时进行了灌水、施肥、除草等日常抚育管理,但并未实施任何防风防寒(防灾)措施。由于试验地在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上,春寒和干热风较重,造成了流苏苗木平均成活率A处理由94.2%下降到89%;受灾情况(仅大武口)冻害由1级、风害0级提高到冻害2级、风害1级。因此,在流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引种时,必须要考虑防风防寒等防害措施。

3.4 平茬

在流苏引种试验时,设置了配对试验,即平茬处理,从栽植后的成活率和受灾情况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平茬后的流苏苗木受灾等级为零,成活率很高。究其原因,一是苗木平茬后减少了地上部的水分蒸发,促进了苗木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成活率。二是平茬后,从萌芽展叶到茎杆生长,错过了受灾时间。三是平茬后,降低了苗干高度,从而减少了受风面,避免了干热风害。

3.5 及时施肥灌水

栽植后及时灌一次透水,以后每隔7 d浇一次透水,共浇3次透水(这3次透水很关键),约一个月后,视墒情选择是否浇水。另外,在6月中旬至下旬,随灌水追一次肥,每株追施氮肥0.25 kg,促使苗木健壮生长。另外,在试验地整地时,每667 m2施农家肥3 000 kg、复合肥50 kg。

4 原因分析

4.1 改树适地

“适地适树”是林木引种基本原则,而“改树适地”是林木引种的措施之一。从流苏引种成活率调查可以看出,B处理成活率显然比A处理高出5个百分点,就是通过平茬的方法改树适地,延迟流苏苗木萌芽长枝的时间,促进根系更好地生长,使其错过了受灾时间,没有受到5月1号前后那段时间的低温和干热风的侵害,从而提高了流苏的成活率。

4.2 根系是苗木成活的关键

这次流苏引种从起苗到栽植,始终把“保根”放在首位,起苗时蘸根,到试验地及时假植浇水,栽植时按试验设计使根系舒展,这些有效的措施始终保障了流苏苗木的新鲜、不受伤害,从而提高了成活率。从成活率调查可以看出,提高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就是“保根”。

4.3 细节决定成败

通过调查流苏成活率不难发现,造成A处理流苏苗部分死亡的原因就是低温和干热风,如果在栽植后及时地设置防风障,或在低温大风来临前喷布防冻液(可防枝条抽干),也许会降低苗木死亡率,这是没有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情况造成的失误。

1005-2690(2016)11-0083-02

:S791.4

:B

2016-10-19)

王国华(1964-)男,汉族,大专,林业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干热风防风灌水
春天要防风防湿,避免湿热伤身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8
大楼的防风攻略
灌水取球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几种化学制剂对葡萄光合作用抵御干热风的影响
中国果树(2020年2期)2020-07-25 02:14:20
基于GIS的邯郸市干热风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15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干热风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生态学报(2018年19期)2018-11-14 12:38:34
65年来濮阳市冬小麦干热风灾害特征分析
河南农业(2018年9期)2018-01-17 16:52:05
ZTGC-TD-2011D便携式色谱仪防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