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摘要·
肱骨近端骨折的分型有重要意义:可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利于同行之间的交流。常用的肱骨近端骨折分型有AO分型、LEGO分型、Neer分型等,作者更喜欢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主要包含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干四部分,判断标准为成角>45°或骨折移位>1cm。这四个骨折块之间的移位程度决定了骨折的Neer分型。需要指出的是在Neer分型中,所提到的移位程度是指其他三个骨折块相对于肱骨头的位置。Hertel2004年研究指出,连接肱骨头的内侧皮质长度非常重要,是判断骨折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大于8mm,则预示其内侧血运未被破坏,肱骨头发生缺血坏死的几率较小,如果连接肱骨头的内侧皮质长度<8mm+骨折移位>2mm,则肱骨头可能会发生缺血坏死。因此对于复杂的四部分骨折,只要连接肱骨头的内侧皮质长度>8mm,则应该考虑在良好复位的基础上进行内固定,这种情况下发生肱骨头坏死的几率较低。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只要涉及的肱骨近端骨折,均要拍肩关节创伤系列片,即肩关节正位、肩胛骨侧位、腋位或肩关节三维CT。以准确观察判断四个骨块之间的关系。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不论使用什么固定方式,应争取对骨折进行解剖重建、有效固定。肩关节置换尤其是反肩置换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
肱骨骨折,近端;分型;治疗
·视频摘要·
DOI:10.3877/cma.j.issn.2095-5790.2016.01.013
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四川省骨科医院上肢科(Email:josceph_xm@sina.com)
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向明
【摘要】 肘关节是全身最复杂的关节,其生物力学特性较肩和腕关节对上肢功能更关键。尽管不被认为是负重关节,其静力载荷3倍于体重,动力载荷6倍于体重,所以其负荷还是很重的。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是人可以自由的使用上肢。肘关节功能的丢失会明显减少手的活动空间。生物力学实验证明60%的应力通过肱桡关节传导,肘关节的稳定除了需要骨骼外还需要周围的软组织进行加固,其中内侧副韧带前束、外尺侧副韧带对肘关节致关重要。骨性稳定结构中,在肘关节屈曲<20°及屈曲>120°时,尺骨鹰嘴窝和冠状突主要对抗外翻应力。肘关节置换的适应证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肘关节,其他炎症性关节病、原发性退行性关节炎、晶体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和化脓性关节炎、复杂肘关节骨折、肘关节僵硬、骨折不愈合等。肘关节置换的绝对禁忌证有上肢迟缓性麻痹、神经功能障碍特别是屈肘功能缺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功能不能恢复、对活动和持重限制依从性差者、肘关节有开放性感染伤口或TEA感染者。相对禁忌证包括局部皮肤质量差者、肘关节融合术患者。常用的肘关节手术入路有劈肱三头肌入路、肱三头肌翻转入路、保留肱三头肌止点入路,肘关节假体有多种,各有自己的优缺点。选择哪种假体,术前术者应根据骨折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
【关键词】 肘关节;置换;假体
·视频摘要·
DOI:10.3877/cma.j.issn.2095-5790.2016.01.014
作者单位: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Email:shoulderchen@foxmail.com)
肩关节检查
陈建海
【摘要】 肩关节检查包括病史采集、一般检查、特殊检查及放射学检查。病史采集对于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一般检查按照望、触、动、量顺序进行。望是看肩关节有无畸形,肌肉有无萎缩,肩胛骨运动是否正常。触主要看肩锁关节、结节间沟、肩峰外缘及三角肌区有无压痛。肩关节的主、被动活动范围对于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特殊检查由Neer征、Hawkins试验、疼痛弧试验,二者敏感性高特异性低。而Neer撞击试验特异性较高。肩袖损伤的检查包括肩袖肌力检查。Jobe试验阳性多提示冈上肌腱损伤,冈下肌腱损伤时将出现外旋肌力减弱,外旋松弛试验多为阳性。肩胛下肌是维持肩关节稳定及内旋肩关节的主要肌肉,常用的检查包括Lift-off试验、内旋松弛试验、压腹试验。肩关节过度外旋超过90°,肌内旋力量减弱也提示肩胛下肌损伤。琴键征、体前内收试验阳性、O′brien试验及肩锁关节局部压痛则提示肩锁关节病变。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的检查包括结节间沟压痛、肱二头肌痛、Speed试验。SLAP损伤是年轻人常见的运动损伤,患者出现肩关节异响或绞锁,O′brien试验可出现阳性,主要确诊靠MRI及关节镜。恐惧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肩关节不稳。
【关键词】 肩关节;检查;诊断
10.3877/cma.j.issn.2095-5790.2016.01.012
100035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Email:chunyanj@hotmail.com)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
姜春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