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东(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杭州310024)
浙江民艺的保护与活化
——以临安“天目窑”为例
胡晓东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杭州310024)
摘要:“地方”是民艺保护的原点,在民艺研究与管理的实践中,需要地方主体的直接参与和自觉保护,这是民艺传承、保护与开发的关键因素。文章以浙江临安天目窑为例,通过探寻它的烧造与使用轨迹、传播与交流途径、文化与宗教内涵,来研究天目窑保护与开发的对策,为浙江其他地区民艺文化发展、传统产业开发找到参考路径。
关键词:天目窑;民艺;保护;活化
民艺是由手工艺匠生产的一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工艺品,它除了有具体的艺术形态,也具备生活的意义和内涵,有着强烈的生活和文化底蕴。“从早到晚,或工作或休息。我们身着衣物而感到温暖,依靠成套的器物来安排饮食,备置家具、器皿来丰富生活。……因此,如果工艺是贫弱的,生活也将空虚……”[1]民艺作为民众生活内容的载体,实现了功能和审美的统一;民艺思想和民艺产品的普及,是基于民艺源于生活、根植于民众的理念,具有广泛的社会教育作用。
民艺品的存在与它生存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和地方风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功能和外观也随之形成了各自的区域性特征。因此,“地方”是民艺保护的原点。在民艺研究与管理的实践中,需要地方主体的直接参与和自觉保护,这是民艺传承、保护与活化的关键因素。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浙江丰富的自然资源,源远的人文历史,孕育了浙江的乡土风情、灿烂的民艺文化和精湛的工艺技术。例如地处浙江中部金衢盆地的永康,被誉为“百工之乡”,民艺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其中“五金工匠”有铁器、铜器、锡器、金器等;“五尺工匠”有木器、竹编、缝纫、石器、箍桶等;“编织工匠”有织布、草席、刺绣、蓑衣、制伞、棕绷等;“工艺工匠”有漆艺、砖瓦、制陶、毛笔、纸扎、灯笼、制琴、装裱、木雕、布龙、制烛等。据《永康县志》记载,民国18年(1929年),永康手工艺从工门类47种,其中从事手工或手工为主的金属加工、铸造冶炼的五金工匠有4827人,新中国成立前增至20000多人。[2]
然而,时代的发展,使一大部分与传统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手工物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劳动环境的改变,使匠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日渐贫弱,手工艺传承步履维艰、后继乏人、濒临消失。本文以浙江临安天目窑烧制的茶碗为例,通过探寻它的烧造与使用轨迹、传播与交流途径、文化与宗教内涵,来研究天目茶碗保护与开发的对策,为浙江其他地区民艺文化发展、传统产业开发找到参考路径。
中国对民艺的研究与保护起步于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浙江籍代表人物蔡元培、鲁迅、沈尹默、周作人等都曾为民艺研究的兴起作出重要贡献。由他们发起并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成立的民俗学会及风俗陈列室,都将民艺的收集、陈列、整理、研究作为工作的主题。
随着国人对民艺文化认识的加深,民艺正逐渐发展成集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艺术学、美学、历史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学术机构、艺术家等积极参与到民艺的实践中去:2013年浙江省将建设一千个农村文化礼堂列入省政府十件实事之一,这一举措使处于工业化之中的人们在情感与家园间的精神、生活疏离,以期改善民生、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2014年浙江美术馆实施乡村项目“艺游乡里”,在该活动基础上研究制定了2015年“艺游乡里”特别计划,推出了“乡村艺术公开课”,立足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际,结合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项目的宣传保护,将浙江美术馆的触角深入到乡村基层,将高层次的艺术课程送到基层群众中间,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艺术文化修养; 2015年9月,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天工开物——江南乡村工艺的世界”作为开馆展同步开启,民艺馆的建立是对中国博物馆体系的一个丰富,它集收藏、展示、研究、教学、传习于一体,面向校内外、国内外开展研究、展示传统生活之美,为现代手工艺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活化提供知识源泉。
中国的“民艺”一词虽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张道一发表的《中国民艺学发想》这篇民艺理论论文中正式提出,但至今学科建设缓慢且实践应用匮乏。作为一门新型交叉学科,它亟需从相关学科中获得经验和方法。浙江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早的省份之一,率先建立省、市、县三级非遗名录体系,率先对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实行津贴制度,率先开展全省非遗大普查,率先建立8个高校省级非遗研究基地、36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55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31个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并拥有443座非遗馆,基本形成省域全覆盖,其保护成果居全国首位。据统计,2011至2013年度,浙江省共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2614场,建立传习所3522个,收藏实物671057件、套。①参见浙江省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2—2014),浙江省文化厅编印。浙江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的经验,给浙江省民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路径和外部资源。
考察“天目窑”的历史渊源,先要从“天目盏”说起。“天目盏”系宋代日本僧侣来天目山寺庙进修佛学,回国所携天目窑生产的黑瓷茶盏之称谓。[3]990早在民国时期,天目书院曾组织到於潜绍鲁瓮街头考古,发掘北宋瓷窑,获得大量瓷器,称其为北宋天目窑,并将考古研究报告《天目考古录》刊登于1941年11月9日的《民族日报》上。20世纪70年代,上海博物馆蒋大沂再次对古窑址考查研究后,发现日本在宋代曾派人到天目山学习中国制瓷工艺。[4]42
20世纪80年代,由杭州市与临安文物部门考古发掘了“天目窑遗址群”,窑址群在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于临安县中部於潜镇境内发现窑址24处,主要分布在凌口乡、绍鲁乡和西天目乡,窑址群分布面积约6平方公里,多为龙窑窑床,残器碎片的堆积层厚度达0.5到2米。从采集的标本分析,“天目窑”主要烧制瓷器包括青白瓷和黑釉瓷,其中青白瓷的数量占70%,黑瓷占30%;器形有碗、盘、盏、壶、罐、钵、瓶、盆、碟、炉、等;装饰有划、刻、印和点彩等;器物主题纹饰有菊花、海棠花、莲花、凤鸟、双鱼等;纹样有蕉叶纹、玹文、垂叶纹、光芒纹、直线纹、复线菱形纹等。在众多天目窑产品中,天目茶盏占黑瓷产品比例的90%,其品种有金兔毫、银兔毫、鹧鸪斑、油滴斑等;根据器物形制和胎釉装饰特征可知,天目窑的烧造始于北宋,盛于南宋,衰于元初。[3]1002
宋代的天目山地区佛寺林立,香火繁盛。考古专家在古窑址群周边发掘多处寺庙遗址,其中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6.5公里,距绍鲁碗窑湾窑址仅l公里的天目寺遗址,规模最大,在遗址附近发现有一块治平年间重修天目寺的石碑,可惜字迹已无法辨识。[5]天目寺今属於潜镇田干村,至今仍有市街用此地名,其名称由天目寺集市街口而来,可知窑址中生产的黑釉瓷除供当地百姓日常使用外,寺院也会购买本地陶瓷产品供僧侣使用。“天目窑”烧造的鼎盛期,正值大批日本僧人来到禅宗临济宗圣地天目山参禅问法,他们在学佛期间进入天目山窑址学习制瓷工艺,并在回国时将天目黑釉碗一起带走。
最初传入日本的“天目盏”并非贸易性质,而是与禅林修行有关。据文献记载,元代已不再流行以黑盏斗茶的习俗,而寺院中盛行于宋代的禅林茶礼,因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年)《敕修百丈清规》的重修幸而保留。①参见陈宜君:《宋代的点茶法与茶盏》,此报告收于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藏品展览系列二:宋代茶盏特展,2007年.宋元时期僧侣这套通过茶礼进行禅修的手段,以及茶礼中需要大量使用的黑釉茶盏道具,从天目山的修行地被带到日本,并得以完整保留和延续,逐渐成为日本佛教美学的表现载体。虽然“天目”这一名称的来源在中国和日本、以及日本的陶瓷界和茶道界有待更多史料的发现和考证,但“天目盏”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例证,它印证了宋元禅林茶礼传播东渡日本,以及其作为禅院茶礼的茶道具所拥有的特殊佛教礼仪文化内涵,是“活化”临安“天目窑”的路径。
天目窑的活化,或可借鉴我国“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通过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发展。“一村一品”的传统涵义是指以村为基础,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有特色、价值高、影响力大的拳头产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以及更大的区域范围,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或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6]在这一思路引导下,建窑、龙泉窑作为与“天目窑”同时期的重要瓷器代表,它们从绝烧到恢复生产再到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其发展路径值得我们思考借鉴。“建盏”自1981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原福建省轻工研究所和原建阳市瓷厂等机构的专家在经数年研究试验后,成功烧制出仿古建盏; 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建窑建盏协会成立,并在厦门、广州、上海成立建盏宣传中心,同年,“南平市建窑陶瓷研究所”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制定“建窑建盏企业标准”,建立“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传承机制,规划集工艺展示、艺术创作、鉴赏交流和产品经营于一体的建盏文化街等。随着建盏文化产业改革的逐步推进,建盏企业由2013年初的15家增至200多家,从业人员近2000人,到2014年产值突破1亿元,并在各类国内外工艺品展销会、文博会中,共获金奖37件、银奖41件。[7]龙泉青瓷于1957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心下重放光彩,并在1972年成为尼克松访华时国宴的专用瓷。近年来,龙泉市政府除了对古窑址进行科学的保护外,还着手打造集青瓷文化研究、学习交流、现代服务于一体的龙泉青瓷文化创意集聚区,该项目于2007年实施建设,总投资达9.9亿元,并在2010年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工程。集聚区以博物馆为展示核心,通过大师创作园和国际陶艺村的交流平台,极大的促进了龙泉青瓷文化品牌的形成与传播。至2010年,龙泉青瓷企业达281家,从业人员达13760人,年总产值6.3亿元。[8]建盏、龙泉青瓷的活化与新生为天目瓷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范式。
如何打造临安“天目瓷”文化品牌,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提升地方经济,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扎实基础研究。建立天目窑遗址博物馆、天目窑烧造实验区和天目窑研究所,将收藏、陈列、研究、培训、制作、研发、销售、体验融为一体;建立天目窑遗址生态保护区、天目窑门户网站等公共区域,将天目窑的制作技艺、材料、工具、工序、技巧等进行展示或演示,吸引民众参与;创办以研究天目窑和禅茶相关的文化杂志,推动学术研究。以上是对“天目窑”保护与推广的重要基础工作。其技术路径是通过全面调查、发掘、收集、记录、整理等手段,获取与“天目窑”相关的文献典籍和文物等第一手资料,从而直观地认识“天目窑”的历史脉络和技艺形态。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临安地区生活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研究,例如临安的地理位置、地貌、土地资源与“天目窑”产生的联系,“天目窑”与民间文化、生活方式的联系,特别是它在天目山地区寺院中的使用意义等;再是对“天目窑”技艺形态的研究,在北宋至元的烧造历史过程中,窑工总结了造物活动的技能、技巧、技艺的经验和知识,并形成了区别于同时期其他窑口黑釉瓷器的技术内涵,如装烧方法、施釉方法、生产工具等;最后是对“天目窑”产品审美形态的研究,这是基于生活形态、文化形态和技艺形态下的实物研究,主要涉及天目瓷所具有的单纯艺术形态,如造型、色彩、工艺、审美等方面,这是在基础研究中最直观、最具感染力的。
2.明确产品定位。近年来茶道文化的推广,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股强烈的饮茶热;器皿作为茶道的重要载体,成为投资者、制作者、消费者热衷的对象。虽然“天目盏”一名称来源于日本,可是天目窑确是浙江天目山地区客观存在的古窑址群,根据我国窑口及其产品都以所在地名命名的传统习惯,天目窑生产的各种瓷器和茶碗产品就能称之为天目瓷,这是由民艺有与生俱来的地域性决定的。“天目盏”属于精湛的民窑器物,它们在本土的陶瓷发展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也缺少学者、艺术家在创作上的指导和理论推动,反而在日本由于禅宗和茶道的影响而备受重视。因此将“天目盏”作为“品”的选择时,应充分分析本地区优势,在产品的种类和品质得到保证的同时,深挖其文化附加值;同时分析“天目盏”与同类产品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发展趋势与潜力等,体现其自身特色和具备市场竞争力。树立“天目盏”的品牌意识,申请“天目瓷”商标,突出“禅茶”的自我品牌特色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天目瓷”既可以“继续以传统方式为人民提供生活用品”,又可以“作为文化遗产保存下来,成为认识历史的凭借”,同时“蜕变为审美对象,成为精神产品”,并接受“现代生产工艺的改造成为依然保持着传统文化的温馨的产品”。[9]尽可能地在旅游纪念品市场、礼品与工艺日用品市场等领域拓宽天目瓷的销售渠道。
3.深挖文化内涵。民艺产品的保护与传承,要与历史文化结合,注重文化底蕴,提高附加值。西天目山自古即为宗教名山,[10]是禅宗临济派中兴之地,有着深厚的禅宗文化基础。禅茶一味,参禅悟道离不开饮茶的实践体验,天目山的寺院僧侣素有“以茶论道”的清规和在筵席中以茶代酒的“茶宴”,作为禅院的茶礼道具,“天目盏”的宗教内涵和文化底蕴可见一斑。“天目盏”很有可能是入元日僧从浙江天目山与中峰明本有关的寺院或修行地被带回日本的,[11]因此在1997年10月21日,日本复兴天目山狮子正宗禅寺友好访问团抵达天目山拜祭开山老殿时,即用“天目盏”献茶,[12]体现了它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4.以民艺产业带动旅游。据《杭州府志》记载,西天目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13]西天目山古称“浮玉”“天眼”,又名“西峰”“西山”。“天目”之名始于汉,明时代名声大盛。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众多的人文景观,是宗教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木参天,环境幽静。[11]100“大树王国”天目山自80年代中期开展以保护为中心的“生态旅游”以来,始终以森林旅游、科学考察、疗养度假等为特色。西天目山旅游接待人数由1980年的2.2万人增至2008年的39万人(含西天目和天目石谷)。[12]308天目山今天的自然环境与寺僧营护密不可分,[12]168著名画家叶浅予对浙江天目山古树有这样的诗句:“人言名山僧占尽,荒山废寺谁问津;若非和尚勤护卫,何来天目古杉林。”[12]427临安市政府和产业部门在打天目山“生态旅游”特色牌的同时,应注重从本地资源中寻找新的时代亮点,推出新的旅游产品,以吸引游客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以“天目窑”为主题的天目山旅游项目开发中,首先要梳理好“天目窑”与天目山禅宗文化的传承关系,做好整体规划,避免零乱开发与宣传,逐步建立天目山禅茶的文化品牌;其次是进一步理解“天目窑”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开发民艺型旅游纪念品,丰富地域特色和手工魅力,确保天目窑遗址博物馆和天目窑烧造实验区成为免费开放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最后可以在天目窑遗址附近重建天目寺,将禅茶礼在寺院中重现,并有选择地在一些寺院中推广禅修营,通过禅茶礼去领悟禅的定义。
本文通过对临安“天目窑”保护与活化的个案研究,意在以点及面的发掘浙江历史文化的正面价值,重视民艺发展与地缘的关系,实现民艺活化和唤醒本土意识;其手段是立足地方寻求文化根源,使固有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强化地方文化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其基础是把传统技艺与当代审美趣味相结合,适应时代与大众需求,陶冶民众的思想情操;其外力是政府扶持和社会宣传,找到与经济产业、文化事业间的契合点,以期推动浙江全省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促进现代社会的转型。
民艺是国家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民的生活文化,它深刻地反映了民众的生活方式、文化素质、道德规范和社会教养。其内涵和外延已从其生存的地方领域扩展至公共社会,成为国家和民族认同的文化符号。在全球化时代,民艺承载着我们重拾民族文化精髓、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责任,并成为我们提升国民思想、提高国民修养、促进经济文化繁荣和进步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
[2]陈昌余.永康百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
[3]临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临安市志[G].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990.
[4]过婉珍.天目茶碗[J].中国茶叶.2012(5):40-42.
[5]姚桂芳.论天目窑[M]/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四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7.
[6]秦富,卢向虎,李瑾,等.“一村一品”与现代农业组织[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
[7]王晓.发展建盏文化产业的调查与思考[N].闽北日报,2015-07-27(03).
[8]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成果展示.传承文化瑰宝,打造世界青瓷文化创意产业标杆——记龙泉青瓷文化创意集聚区[J].浙江经济,2011(12):58-59.
[9]杭间.手艺的思想[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49.
[10]西天目山志编纂委员会.西天目山志[G].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100.
[11]方忆,水上和则.“天目”释名[J].东南文化,2012(2):77-84.
[12]重修西天目山志编纂委员会.重修西天目山志[G].北京:方志出版社,2009.
[13]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清雍正朝浙江通志[G].北京:中华书局,2001:453.
(责任编辑杨文欢)
Countermeasures Study of Folk Art's Protection and Activ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Take‘Temmoku Kiln’in Linan as an example
HU Xiao-dong
(The Vocational School of Art Design,China Academy of Art,Hangzhou 310024 China)
Abstract:‘Region’is the origin of Folk Art’s protection,local entities’direct involvement and voluntarily protect is needed in the practice of Folk Art’s research and administration.This is the key factor of Folk Art’s inheritance,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This article takes‘Temmoku Kiln’in Linan,Zhejiang as an example,through exploring its firing and using trajectory,propagation and communication,culture and religious connotation to study the countermeasures of‘Temmoku Kiln’s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and find the reference path for Folk Art’s development and traditional industry’s exploitation in other regions of Zhejiang Province.
Key words:Temmoku Kiln; Folk Art Industry; Exploitation; activation
作者简介:胡晓东,男,中国美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设计艺术教学及工艺美术研究。
基金项目:浙江省软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2013C25068)
收稿日期:2015-10-18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505(2016)01-00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