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悦才
脑梗塞又叫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以及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该病的致死率高达40%左右[1],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肢体瘫痪、言语不清、口歪眼斜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等。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联用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治疗该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了进一步探讨联用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我们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7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7例脑梗塞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脑梗塞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被确诊患有脑梗塞。这些患者的家属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这些患者中,排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禁忌症的患者。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2例,其平均年龄为(57.3±3.7)岁。在乙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其平均年龄为(56.2±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我院对甲组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丹红注射液(生产企业:荷泽制药公司,国药准字:Z20026866)的用法为:将20ml的丹红注射液与25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我院对乙组患者联用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该组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方法与甲组患者相同。依达拉奉(生产企业:福建天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90)的用法为:将30ml的依达拉奉注射液与1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
①我院使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越严重[3]。②我院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降低92%以上,且其生活能够自理。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降低45%~92%,且其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无效:患者经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用SPSS13.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其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
组别 例数(n) 治疗前评分(分)治疗后评分(分)乙组 30 25±2.7 11±1.6甲组 27 26±2.3 17±3.5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脑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4],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依达拉奉是临床上治疗脑梗塞的常用药。丹红注射液中的药物成分主要为丹参与红花。丹参具有疏畅血脉、祛除淤血的功效,可有效地起到抗凝及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淤止痛的功效,可有效地起到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及保护脑组织的作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联用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这与李积军[5]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联用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
[1] 李阳春,宫伟民.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2011,06(2):236.
[2] 崔志武.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40例[J]. 西部中医药,2014,7(12):85-86.
[3] 冯晓军. 探析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有效性[J].中国农村卫生,2015,3(17):49-49.
[4] 郭军.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60例[J]. 陕西中医,2013,34(6):644-645.
[5] 李积军.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105例[J].陕西中医,2014,7(9):114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