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晓梅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消化内科的常见病。 此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胃部遭受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2]。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对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这54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况:(1)其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且均经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3]。(2)他们均未患有呼吸道感染。(3)他们均未患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4)他们均不是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我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54例患者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27例患者。在常规组27例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2例。本组患者的年龄在35岁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6±6.2)岁。本组患者的病程在2个月至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2±1.1)年。在优质组27例患者中,有男性14例,女性13例。本组患者的年龄在37岁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2±5.9)岁。本组患者的病程在4个月至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9±1.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为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1)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2)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3)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输液护理和用药护理。
1.2.2 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优质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进行优质护理的具体方法如下:
1.2.2.1 进行心理护理 临床调查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受频繁胃痛、烧心、消化不良等症状的影响,常会出现紧张、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主动与其进行交流,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想法。同时,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情况,耐心地解答其提出的问题,以缓解其负面情绪。此外,护理人员要详细地向患者讲解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原因、临床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方法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以便使其能够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1.2.2.2 进行饮食护理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指导其多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免其发生营养不良。对于胃酸过多的患者,护理人员可指导其多进食豆浆或馒头,以保护其胃黏膜。对于胃酸分泌不足的患者,护理人员可指导其多进食新鲜的山楂和肉汤等食物,以刺激其胃酸的分泌。对于长时间接受抗菌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其多食用酸奶,以维持其肠道内菌群的平衡。
护理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护的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
(1)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胃痛、烧心、消化不良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完全消失。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胃黏膜腺体萎缩的症状基本消失。(2)好转:经过治疗,患者的胃痛、烧心、消化不良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明显好转。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胃黏膜腺体萎缩的症状明显好转。(3)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胃痛、烧心、消化不良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未好转。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胃黏膜腺体萎缩的症状未好转,甚至在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我们使用SPSS15.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false)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优质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护效果的比较 [n(%)]
优质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率的比较 [n(%)]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的优质组患者其治护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只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 周颖.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62-63.
[2] 顾小燕.护理干预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43-144.
[3] 张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