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荣明 方 舟
·社区医疗·
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社区医院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袁荣明方舟★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1-3]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去进行教学新模式的教导实习。本院于2015年进行社区实习生教学模式改革,将植入日常教学中,开展一年多来,取得一定的成效。报道如下。
1.1构建该教师团队 本院安排1名青年骨干医生参加由医学院组织的专项师资培训班,同时安排青年医生参与学校教学课程的观摩与案例书写,通过系统培训,使骨干医生具备较好的以带着问题进行教学新模式的教学理念与带教能力,这样回单位后,由其牵头组建教师团队,通过前期的自愿报名、初试、面试等程序,在单位内部选拔出2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加入至带教师资队伍中,组成3人的教学团队,并进行任务分工,选定2人为主讲教师,负责课程的开设与实施,1人为教研室秘书,负责教学过程中的资料整理、教学环境布置及教学评价等工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定期邀请医学院老师来本院进行理念的专项培训并指导开展教学工作。
1.2撰写教学案例 结合目前社区医院常见的临床案例与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在医学院老师的协助下,教师团队着手撰写相关教案,初步完成撰写案例4个,分别是:《刘奶奶“头痛病”又发了》、《最近比较烦》、《“心”痛》、《遗失的“档案”》,将每个案例分为三幕,每一幕设计了针对社区、个人、专业知识三部分的问题,并进行了参考答案的编写。
1.3编排相关课程体系 是围绕问题去构建课程,目的是能充分发挥临床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其创新与逆向思维能力。在课程编排上,会在每个案例中穿插社区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一般讲教案分为3~4幕,每一幕的教学侧重点不一样,第一幕一般以社区问题为主导,设计家庭功能失衡、子女关系紧张、社区群体诊断、独居老人问题、慢性病管理等场景,第二幕以专业技能知识为主,场景以全科门诊的诊疗过程或家访过程为主线,设计疾病概念、诊断、病理、药理等相关知识问题,第三、四幕以专业技能、个人问题为主,场景一般是住院、健康宣教、慢病管理等为主,设计问题为疾病的个性化治疗、管理、健康随访等问题。教学小组对拟定的问题进行答案整理,在运用过程中作为参考资料使用。
1.4保障教学工作施行 根据学校安排,至社区实习的学生一般3~5人,适合开展教学,每组设置1名小组长,负责学习过程中的自学讨论与记录,同时做好通知、线上讨论等工作。教学场地安排在相对密闭的小会议室,有小黑板及笔记本电脑,方便教学。教学形式分为线上与线下2部分,线下教学一般安排在每周二、周五下午3~5点,在实习排班表中已做相关的标注和说明,线上的延伸课堂以组建社区PBL师生微信群、QQ群的形式开展,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由小组自行安排时间进行。
1.5丰富教学手段与评价 实际开展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场景再现、角色扮演、模拟诊室等环节,每周解决一幕场景,在下次教学课开始前对上次课程做一定的评价与反馈,每次课结束前10min,做一个小结,对课后需要解答的问题达成共识,然后查阅资料(要求为正规学术文献或书籍,并标明出处),统一解决意见后将答案以邮件形式发送给授课教师。在讨论与自主学习过程中,小组长对每名小组成员按照其贡献程度的大小进行打分,该分值计入每位同学的出科成绩中。
2.1设计问卷表格 参考相关文献,简单设计问卷调查表,表格主要分为两部分:(1)个人信息:年龄、性别、班级等。(2)调查部分:①在社区医院开展该教学的总体效果评价方面。②在社区开展的适应性评价。③开展能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满意度。④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满意度。⑤理念有助于扩大知识面的满意度。⑥引入项目的打分体系能较好体现其个人价值的满意度。采用了Likert 5级评分方法,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选项,分别计5、4、3、2、1分,分值越高,满意程度越高。共计发放问卷18份,收回18份,有效问卷收回率100%。
2.2问卷结果统计 对五批次18名同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社区医院开展带着探求实际问题的教学总体效果评价方面,72.22%同学选择较满意及以上,其认为社区开展此类教学是有益的;在适应性评价方面,55.56%的学生选择较满意及以上;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61.11%同学认为取得较好的提升;在团队合作方面,66.67%同学选择较满意及以上,普遍认为此类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是有效的;在学科合作方面,72.22%学生认为该理念有助于其扩大知识面,尤其是在生理学、药理学、医学人文等课程方面;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61.11%学生认为实施该教学形式项目的打分体系能较好体现其个人价值。
2.3统计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实习生对于在社区医院开展此模式是较为接受与认可的,普遍认为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有效提升其解决社区健康问题的能力等,但同时从学生与教师的反馈结果来看,也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1)该教学理念在社区带教中的运用需要有个接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不适应感。(2)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具有有效的中国特色模板还不够普及,参考性不强,对于该教学理念的成效评价尚还不够充分。(3)PBL需要学生与教师均有较强的综合知识贮备,但目前的现状尚不满足。(4)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原因,各自获得的效果不同,导致教学效果的同质性要求不一致。
通过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在运用此理念中所取得的实践经验[4-5],本院在社区带教中运用此模式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但存在的问题也明显。此模式的理念植入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并不能仅着眼于短期效应,通过在社区医院1年的运用,总结取得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学生在社区实习的效果评价体系,丰富学生社区卫生知识的学习途径,增强学生的社区卫生实践能力,希望为培养有良好社区全科理念的临床医学系毕业生贡献力量。
[1]董卫国,黄钢,夏强,等.临床医学PBL教程.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4.
[2]郭汝宝,万全庆,陈奇红,等. PBL教学法在中医临床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4(7):14-16.
[3]Tavako IK,Reichertet EA. The rol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enhancem entofallied health education.JA llied Health,2003,32(2):110-115.
[4]马如梦,马进,涂艳阳,等.医学本科生特色性 PBL临床教学新模式探索.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10):167-168.
[5]位娟,梅芳,沈晓佳.PBL教学法在不同临床实习阶段的应用探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4):314-316.
312028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卫生院(袁荣明)
312050 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平水分院(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