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坤(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黑河 164299)
中药配伍与辩证用药体会
王路坤
(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黑河 164299)
中药配伍是中药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在长达几十年的研究中也没有出现统一的中药配伍机制,中药的方是在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配伍和加减而建立的,配伍的意义在于多物质介导的整合作用发挥终末效应,为此研究重要配伍与辩证用药需要在实验药理的基础上融合相应的生物信息学综合理解,本文将从重要配伍的基本理念入手,分析研究中药的辨证用药。
中医配伍;辨证用药;作用
中医配伍的具体机制研究之所以停滞不前,笔者认为中医的理念有很大的关系,传统中药的靶点远不同于西医中的靶点,中医强调的是疾病表型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的是组合的靶点,对应的治疗也是根据多种中药的整合作用来实现。在研究中药配伍和辨证治疗是应该重点研究多组分多靶点的整合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的化繁为简研究整合作用中的分子机制。
1.1 中药配伍的基本原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药配伍不是药物简单随意的相叠加,而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整合治疗。一般的中药方剂可以分为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四个部分,其中对患者主证起首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为君药,用来辅助君药以加强治疗效果的为臣药,佐药一方面加强君药臣药的效果,另一方面削减君药和臣药中的毒性;使药的主要功能是调和君药臣药[1]。以麻黄汤为例,君药为麻黄,臣药为桂枝,佐药为杏仁,使药为甘草。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方剂只有君药和臣药,以左金丸为例,君药为黄连,臣药为吴茱萸。
1.2 中药配伍以及剂量控制
中药配伍是指同一种药物配伍不同的药物发挥出不同的作用。以麻黄配桂枝和白芍配桂枝为例,前者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后者却为和营止汗的作用。此外,中药配伍中的剂量控制是最为核心的环节,还以上述白芍配桂枝为例,若白芍量多于桂枝,则主治表寒虚证兼见腹满胀痛,兼具解表和里;若桂枝量多于白芍,则主治阳虚心悸或气从少腹上冲心胸[2],作用变为温通心阳和降逆,如若白芍等量与桂枝,它的作用又变为调和营位以及解肌发表。特别的对于某些方剂来说,只有按照方量才能获得较好疗效,稍有偏差疗效将大大降低,这也是古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的原因。
1.3 中药配伍的作用
中药配伍之所以占据较高的研究地位是因为它能取得显著的疗效,笔者认为它能从以下的三方面来说明。
1.3.1 增强疗效的作用
中药配伍可以充分发挥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药物药效。首先以六神丸为例来说明,六神丸中的麝香、牛黄和蟾酥三种药物都有较小的消炎作用,若单独使用很难治愈患者,若将任意两者联合使用,消炎作用会有倍级的提升,若将三者融合成六神丸,消炎作用得到了最大化[3]。再以张仲景的五苓散为例来说,其中的白术、茯苓和泽泻单独使用利尿作用差,三者联合使用效果也不显著,但将桂枝加入其中后利尿作用有了明显提升,而将桂枝与任意单味药结合却无利尿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中药配伍至关重要的原因。
1.3.2 祛除药物毒性和副作用
中药配伍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显著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从而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首先以常山为例来说明,常山作为常用的抗疟中草药具有显著地疗效,但患者常会产生严重的肠胃反应,制约了该药物的使用,利用重要配伍制成的截疟七宝散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肠胃反应[4]。再以石膏和甘草的配伍使用来讲,甘草可以通过加强石膏的水溶性来提升效果,又可以通过甘草来缓解石膏造成的肠胃毒性副作用。
1.3.3 中药配伍减少耐药性
在西医盛行的今天,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得病菌的耐药性成为热点问题,耐药性严重降低了药物疗效的发挥,但中药配伍可以有效避免耐药性的发生。这就是中医中的十八反和十九畏理论,首先以黄连素和连翘挥发油的联合来说明,黄连素的广谱抗菌作用使得它极易产生耐药性,但联合使用连翘挥发油后,不仅疗效得到了提升,还有效避免了耐药性。再以甘遂和甘草为例,张仲景的甘遂半夏汤利用甘草之甘缓和甘遂之峻泄,通过相畏和相杀来治疗痰饮留结和腹水。
2.2 辨证用药的内涵
辨证治疗是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它要求依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和病情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实践也证明一病一方和对号入组的治疗方法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例来讲,中医将其分为表寒和表热两种类型,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分为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种。如不加区分的使用感冒清和桑菊感冒片这类清凉解表药物,虽然可以治疗表热型患者,但对表寒型患者不起作用,这就是实施辨证用药的原因[5]。
2.2 辨证用药中的专药治疗
中医的辨证用药和中药配伍虽然强调药物之间的整合疗效,但也注重单种药物的治疗作用。以早期溃疡病和慢性胆囊炎为例来说明,两者都表现为气滞型患者,治疗是应疏肝理气。但在治疗过程中,溃疡病可以通过加乌贼骨来提高疗效,慢性胆囊炎可以通过加入金钱草来提高疗效,两者都是通过专药来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辨证治疗的结果,丰富了辨证治疗的内涵。总的来说,中药的辩证用药需要整合辨证和辨病两者来进行治疗,即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要重视基本矛盾,因此,在疾病诊治中,既要发挥中医所长的辨证,又要发挥西医所长的辨病,通过中西医的结合发挥最好的疗效,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所受的病痛。
近年来,国家逐渐重视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中医作为中华文明的精华受到了很多的赞誉,同时也有很多的批评,其中的中药配伍和辨证治疗是最为核心的部分,掌握中药配伍和辨证治疗也就掌握了中医理论,怎样结合中医理论和西医所长,解放中医理论的局限性是我们主要的研究任务,笔者在上文中简单了总结了自己对中药配伍和辨证用药的理解,以供中医研究人员作为借鉴。
[1] 马存娥,包延军.浅谈中药配伍与辨证用药[J].新疆中医药,2012,30(6):45-46.
[2] 段金廒,张伯礼,范欣生,等.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思路与技术体系框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3):1537-1546.
[3] 位亚丽.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文献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3.
[4] 周洪智,朱艳杰.中药的配伍[J].黑龙江医学,2010,23(3):444-445.
[5] 邵长荣.支气管哮喘辩证用药、配伍组方谈体会[C].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大会.2000.
本文编辑:刘帅帅
R942
A
ISSN.2095-6681.2015.011.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