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妍丽
(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综 述·
中医药防治慢阻肺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进展
郝妍丽
(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本文通过介绍慢阻肺与肺动脉高压的的关系,探讨了观察中医药防治慢阻肺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中医药;慢阻肺肺动脉高压;疗效
慢阻肺肺动脉高压属于呼吸系统疾病,有着较高的临床发病率,相关研究证实中医药对防治慢阻肺肺动脉高压有着非常理想的效果,不仅可以对该疾病的急性发作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可以使患者的肺动脉压显著降低,抑制该疾病的发展[1]。本文介绍了该疾病的概况,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中医药对疾病的防治疗效。
慢阻肺即COPD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由于该疾病使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的状态,久而久之导致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PH)。肺动脉高压的发病率与慢阻肺的发展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临床上大部分心功能为Ⅳ级的慢阻肺患者其平均动脉压在20~35 mmHg之间。由慢肺阻导致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慢性缺氧,肺动脉压的具体高低状况直接影响着患者预后[2]。所以对肺动脉高压的及时防治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并对患者预后有着良好的效果,且在一定程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有防止作用。慢阻肺在中医学上属于“肺胀”和“咳嗽”等范畴,由于长期缺氧导致肺虚,患者常伴有浓痰较多,心脉受阻,肺气郁滞和瘀阻血脉等症状,而且这些症状会反复发作,随着这些症状的发展导致痰、水和血出现错杂,致使患者肺血管功能发生异常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形成[3]。因此采用中医理论和中医药对患者进行化痰活血的治疗,对于慢阻肺肺动脉高压有着良好的防治效果。
2.1 一般资料
选取慢阻肺肺动脉高压患者90例,男53例,女37例,年龄在45至85岁,病程最短的2年,最长的40年。所有患者均有该疾病的临床体征,例如气喘、咯痰以及咳嗽等,通过查体和听诊发现有肺气肿和干湿罗音等现象存在。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对平均动脉压进行估测均在20mmHg以上。所有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均有慢肺阻引起。
2.2 方法
选取5 g川贝母,15 g瓜萎皮,12 g法半夏,15 g茯苓,15 g丹参,10 g泽兰,15 g郁金和10 g泽泻等作为患者的基础中药配制,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患者的中药配制进行必要的加减,例如痰热郁肺型患者,增加15 g白皮,15 g鱼腥草和10 g黄岑;痰浊阻肺型患者增加10 g苍术,5 g陈皮和10 g白术;咳嗽严重型患者分别再增加10 g杏仁和苏子;气喘严重且肺部有明显的哮鸣音的患者增加10 g射干和6 g炙麻黄;痰粘且不容易咯的患者增加15 g生蛤壳和20 ml的鲜竹沥水;浓痰患者分别增加15 g冬瓜仁和生茵仁;痰中存在血丝的患者增加10 g藕节炭和3 g白茅根;胸痛且呼吸不畅的患者增加10 g当归和15 g玄胡;脾虚纳差的患者酌情增加炒谷、党参和麦芽各15 g。中药配制完成后熬汁口服,每天早晚各一次,治疗周期为21天[4]。
2.3 中医药治疗效果
治疗周期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复查和检测,治疗效果具体情况为55例患者得到了临床控制,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治疗后全部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平均动脉压下降到20 mmHg以下;21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治疗后虽然没有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但是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平均动脉压下降到20 mmHg以下;12例患者的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经治疗后有所减轻,平均动脉压较治疗前降低但还在20 mmHg以上;2例患者经治疗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平均动脉压等全部没有改善,治疗失败。
综上所述,慢肺阻是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诱发疾病之一,根据患者的病情应用中医药治疗可以对患者肺部炎症进行很好的控制,并减少患者气道分泌物以促进气导畅通,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循环功能以利于肺动脉压的降低[5]。从上文的实例中可以看出中医药对防止慢阻肺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较为理想,可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1]陈晓英.中医药防治慢阻肺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g(2):205-206.
[2]周宝银,郭晶晶,张 静,等.丹红注射液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6,2g(3):134-135.
[3]陈 晨,赵文清,安世英,等.三桑活血汤对肺肾两虚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动脉高压影响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3(5):45-47.
[4]张涌彬,肖超烈.参芪丹芎饮为主治疗慢阻肺继发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5(1):45-46.
[5]郑莉莉,李泽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中西医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4(6):757-762.
本文编辑:吴宏艳
R259
A
ISSN.2095-6681.2016.36.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