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增乐
勇猛与野蛮——浅析《水浒传》中武松形象
◎郑增乐
武松是《水浒传》中著名的打虎英雄。千百年来,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武松英勇刚毅、正直仗义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不过在光辉的形象之下,武松也有一些劣习,如蛮横、虚荣、嗜杀等。同时,武松的性格在小说前后也有巨大的变化。
水浒传 武松 刚猛 蛮横
武松是整部《水浒传》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大闹飞云浦、夜走蜈蚣岭等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可以说武松是一个典型的痞性英雄,在他性格中有两个非常明显的极端:正直仗义却又无赖蛮横。本文试着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剖析武松的形象。
武松形象中最光辉的地方,自然是他的力与勇。天生神力给予他的不仅是万夫不当之勇,还有一股蔑视一切黑暗污秽、敢于同其正面斗争的霸气,他是叛逆的代表。回乡路上途经景阳冈,面对一只伤了三二十条大汉的吊睛白额虎,不听劝告只身上山的武松在被逼入绝境的情况下赤手空拳将其打死,这是武松一生中最引以为傲的事,也是最能体现他力与勇的地方。意识到走法律程序不可能替武大伸冤之后,武松自己调查,自己审问,又自己审判,手刃了凶手潘金莲和西门庆,从这件事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武松粗中有细、有谋略的一面,也可以感受到他勇于挑战和反抗权威的态度,武松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也表达了人民的诉求,他的行为则寄托了不具备这种能力的普通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在小说中,武松可以说是一个宁折不弯的至刚之人,自尊心极强,受不得委屈。二十八回里,安平寨内众囚徒劝武松给狱卒些财物以保全性命,武松却说:“若是他好问我讨时,便送些与他;若是他硬问我要时,一文也没。”要打一百杀威棒时,营管相公故意给武松找借口,引他谎称路上害了病,寄下这顿杀威棒,武松却说:“不曾害,不曾害,打了倒干净!我不要留这一顿寄库棒,寄下倒是钩肠债,几时得了!”
武松生平的三件大事: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也是自尊心和好胜心驱使的结果,可以说打虎并非武松的初衷,他是在被逼入绝境时背水一战才成就了“打虎英雄”的美名,而这逼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他强烈的自尊心。在酒店喝醉后武松不听酒家劝告,执意上山过冈,还夸下了“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的海口,待到发现官府榜文、意识到真的有虎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紧接着便想:“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可见武松把尊严和名誉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也正是这“好面子”逼迫武松在之后做出了打虎的天人之举。发配孟州之后,施恩连日款待武松,却不说出缘由,等到吊足了武松的胃口方才请求武松帮助自己重夺快活林,先是劝武松休息半年三个月来恢复气力,接着又极言蒋门神之强,这样正好抓住了武松极强的好胜心,引得武松急切地要去挑战蒋门神。张都监同样是抓准了武松看重尊严和名誉的心理特点,差人来第一句便是“闻之武都头是个好男子”,以显示对武松的认同和器重,而他的假情假义也确实骗过了武松,以至于在他设计捉拿诬陷武松为贼之前,武松都有了“都监相公如此爱我,他后堂内有贼,我如何不去救护”的想法。而张都监这种玩弄武松自尊心的行为,也终于在其除掉武松的计划未遂后给他带来了杀身灭门之祸。
武松身上的另一个闪光点是他的仗义。打虎归来后县令要奖励一千贯铜钱,武松只道:“小人闻知这众猎户,因这个大虫受了相公责罚,何不就把这一千贯给散与众人去用?”打官司需郓哥作证时,武松给了郓哥十五两银子作为盘缠,为他父亲养老。十字坡上,张青要杀掉押送武松的两个差役,武松阻止他道:“这两个公人于我分上只是小心,一路上服侍我来,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还把张青给他的十两银子全都分给了那两个公人。
至于武松的劣习,第一当属痞气。在柴进府上,武松因酒后好闹事而招致满院庄客没一个道他好。来到阳谷县后,武大对他的第一番话里就说道:“我怨你时,当初你在清河县里,便要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时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第三十二回,正在投奔二龙山路上的武松酒醉之后蛮不讲理,大骂酒家,还醉打了孔亮。从这些事例中都可以明显看出武松性格中的蛮横,醉酒之后的武松虽然能完成打死老虎、打服蒋忠的壮举,也有不少近乎泼皮无赖的行径。
前文说到武松自尊心和好胜心极强,但是极度的自尊往往也意味着自负和虚荣。景阳冈上他可谓是使出了平生力气才打死那只老虎,打完手脚都酥软了。可是以后再提起这件事,他却说“三拳两脚打死了那只大虫”,虚荣心在这里彻底暴露。醉打蒋门神一节,武松在大闹酒店后心里想:“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他故意要把蒋门神引到大街上,在众人的围观下将其打倒,这体现了武松高调、爱炫耀的性格特点。
武松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但是他的原则很多时候并非基于道义,而是人情。十字坡一节,张青孙二娘夫妇每日残杀无辜路人,制作人肉包子,但是武松却因为张青好结交好汉而没有阻止他们,放由这夫妇的人肉包子铺继续开张。安平寨里,面对施恩的犹豫,武松甚至许出过“便是一刀一割的勾当,武松也替你去干”这样的承诺,还没有了解事件性质就做出这种承诺未免过于草率,而事实上施恩对快活林的所有权也是基于强权和暴力的。
武松是个真正的勇者,他是从不怕死的,然而有些时候,他的不怕死正是他最可怕的一点。因为不怕死,武松做事可以不计后果,凭借他的神力,那些“不计后果”的后果就更加残忍血腥了。在与施恩讨论重夺快活林的谈话里,武松曾说:“我如今和你去,看我把这厮和大虫一般结果他,拳头重时打死了,我自偿命。”鸳鸯楼一段是武松杀戮的高潮,自尊心受伤,对官方失望,同时几年里备受苦难的武松在飞云浦杀掉四个企图置他于死地的人之后达到了愤怒的极点,鸳鸯楼里,包括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在内的十五个人全部被他杀死,这其中武松的仇人不过三个,绝大多数都是无辜的。惨案之时,武松道:“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一百个,也只是这一死。”武松的力和勇令他功成名就,也驱使他制造了这一次大屠杀。对于生命,武松通常是持比较漠视的态度的,无论是他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与许多《水浒传》人物一以贯之的性格不同的是,武松的性格在整部小说有不小的变化。“武十回”里的武松好胜心极强,自言“平生只打天下硬汉”,这种心高气傲的性格几乎可以算是武松所有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全书最后,武松痛失一臂,并于六合寺出家,从一个斗士转变为隐士,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可以说武松拥有完美的身躯时,性格并不完整,而身体残疾后却收获了圆满的结局,这种转变颇为耐人寻味。
武松俨然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平民英雄的典型,有恩报恩,有仇报仇,面对压迫敢于反抗,并且拥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超武艺和天生神力,可以说是古代人民反抗压迫、惩奸除恶的愿望的化身。在武力崇拜的古代社会,武松自然成为人们敬仰的对象。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他身上的一些不光彩的地方,如蛮横霸道、暴躁残忍等。也正是因为这种多方面的描写,《水浒传》中武松的形象才显得丰满生动。在当代社会里,武松这一形象仍然具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
[1](明)施耐庵.水浒传[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3.
[2]金圣叹。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M].长沙:岳麓书社,2015.11.
[3]胡文俊.天人乎,凡人乎?——浅析《水浒传》中武松形象[J].内蒙古电讯大学学刊,2012(01).
[4]徐鸿冰.武松人物形象初解[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8).
(责任编辑 刘月娇)
(郑增乐,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