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凤琴
摘要:新时期要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创新大学生党建的教育形式,探索基于实践观的大学生党建平台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实践育人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围绕大学生党建实践平台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内化、升华,以提升大学生党建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关键词:实践;大学生党建;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51-02
切实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创新大学生党建的教育形式,探索基于实践观的大学生党建平台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实践育人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围绕大学生党建的平台建设开展研究,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内化、升华,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强化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党建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一、以实践观指导大学生党建是提高大学生党建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如今新生的90后群体已成为大学生主体,他们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他们成长在对外开放的年代,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效果,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日益增强。大学生党员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信仰迷茫、信念模糊、责任感缺乏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创新大学生党建的教育形式,使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党员心中扎根发芽,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建的时代感和实效性意义重大。
当前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理论学习与灌输体系已经日趋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预备党员培训,党的知识竞赛等等使得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已经深入人心,如何在实践中体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与崇高,在实践中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待于实践育人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党建工作中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以实践的高度来理解人类与客观世界的时代联系,即由以往单一的理论教育转变为以实践到理论的教育培养模式,让大学生党员从实践中获取相应的理论知识并予以升华,由以往被动接受到现今主动探索,在增强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其对于党的认识与了解,消除对于以往被动接受理论灌输的逆反心理,提高培养效果,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建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二、实践观与实践育人的内涵解析
“实践”一词源于古希腊。其基本含义是指“行”“行动”及其后果。“实践”在西方的思想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先贤柏拉图在其著作《政治学》中将“科学”划分为“行为的”和“理解的”,其弟子亚里士多德分析考察了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实践”成为西方的一个自明性的基本范畴。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关实践的概念,基本上都包含在“行”之中。中国古代孔子的“知行分离”、“学”在“行”中说;孟子的“知先行后、知行分离”论;荀子的“行高于知,知明而行”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观运用于中国古代的教育领域当推明朝中叶王阳明。“知行合一”在王阳明德育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亦非一日矣。”[1]需要明确的是,王阳明所说的知与行分别是“真切笃实”的“知”和“明觉精察”的“行”,区别于简单意义上的认知和行动,王阳明多次提到,“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真知才能真行,真行才能真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可分割,合一并进。
在西方哲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人的本质及异化、生产、物质劳动等视角阐述了实践概念,在后来创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地赋予实践概念以新的意蕴,标志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首先,实践创造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意义世界。由于人类社会是实践的产物,所以人就是实践中的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一句话,就是实践的产物。所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人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基于社会的实践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可以通过而且也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来改变的。其次,实践提供了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4]马克思将实践引入认识论,将实践内化为认识过程的环节,并用认识指导实践。他还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明确而深刻地提出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问题,特别是将实践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总之,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又有客观物质性;是认识的源泉,又是将认识转化为客观现实的活动;它能够提升人的认识,还能够检验认识。马克思正是由于彻底透视了实践的这些本质特性和作用,才最终确立起科学的真理标准,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育人也遵循了人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规律,在知情意行的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行”即道德行为阶段是品德形成的目标和结果。杜威认为“关于道德的观念”和“道德的观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有关道德的知识和信息,与行为无关;而后者是指指导行为,具有方向作用的观念,是能驾驭行为者的一种价值信念体系。因此不付诸道德实践的观念是毫无意义的。而实践育人的理念在观念和行为当中搭建桥梁,在实践的过程中,升华观念,强化行为。实践正是将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联系并结合起来的起始点和落脚点。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之于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大学生党建实践平台建设思考
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大学生群体的深刻变化,高校的发展变革都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富挑战的局面。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实践育人理念为指导,在大学生党建实践平台建设上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
首先,在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各级教育环节渗透全过程实践指导。在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普及宣讲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例如在学生党校培训中可采用时事政治大家谈,学习讨论小组答辩等形式提高入党申请人的主动思考与参与,同时注重入党动机的端正,通过大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宗旨意识。将入党积极份子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制度进行规范,完善管理体系,使志愿者活动真正深入入党积极分子的心里,从活动的参与中真正体会服务的价值。在高年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中,着眼于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平台建设,大学生党员通过深入的服务和奉献,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锻炼毅力、磨练品格,增强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忧患意识,进而不断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还可以通过给学生党员上党课,使成熟优秀的学生党员一方面外树形象,一方面内强素质。
其次,构建以学生社团,学生寝室,校外基地为基础的全方位实践平台。注重学生社团作用的发挥,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朋辈辅导的方式,强化理论学习环节实践平台的建设。活跃学生政治类社团的氛围,提高此类社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发挥在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寝室为阵地,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延伸,例如可以建立大学生党员之家,通过公寓内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实现党员宗旨;可以通过大学生党员寝室标识,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约束。党员校外基地建设以社区,社会弱势群体福利机构,专业对口企事业单位为依托,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的立体网络覆盖,通过走基层,走进最需要帮助的人,走进专业服务对象使学生党员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最后,探索有效的网络平台建设路径,实现大学生党建网络的有效覆盖。利用网络在大学生中的广泛渗透性,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其中,切合时代主题,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利用网络在大学生中的高接受度,弘扬主旋律。微博,微信作为新兴的即时通讯交互传播平台,因其便捷性、实时性、交互性的特点广受学生青睐,运用微博,微信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是信息时代大势所趋,是拓展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的需要,微博微信可以为党建工作提供更及时的理论信息,更轻松的交流空间,更开放的组织形式,更便捷的服务途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意义。
总之,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实践育人理念为指导,在大学生党建实践平台建设上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内化、升华,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提升大学生党建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加强实践认知,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大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把学生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完成高校的根本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阳明.传习录上 王阳明全集[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6.
[2][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7-140.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